赵 路 孔子赴海州(连云港)登山望海今有孔望山;淮阴(淮安)南船北马,漕政通乎七省,今有碑为证。 公元2014年5月20日,集团公司连淮扬镇铁路定测项目组从北京抵达淮安市涟水县,开展定测工作。如今,舍舟登高铁,高铁从北京经徐州、高速公路直达项目部驻地,可谓一日千里。 苏北的五月,遍地黄金,项目组用十天的时间完成现场踏勘及地方征求意见;六月,丰收的季节,方案稳定段落开始打线,各专业开展调查。初夏,白天气温已达三十余度,大家顶着烈日穿行在湿热的空气中,绕河跨渠,如孔子远赴孔望山;晚上,项目部办公室里稳定方案、整理外业资料,一片南船北马般的忙碌。 时至6月23日,项目组在集团总、专业总中检意见指导下,完成了全线正线114公里、相关线6公里打线工作,不论满脚泥土、满身汗水,跺跺脚、袖子一抬一甩擦去汗水,继续前行。 雨天,调查的同事们可以稍事休整,但是项目的进度又受影响。一个月左右时间完成120公里定测,对集团和项目组都是严峻的考验,每两天项目组晚上会召开碰头会,沟通项目进展情况及后续安排,群策群力,共同谋划如何保质保量加快进度。不巧,今天测绘人员在现场测量时受到当地执法人员阻拦扣留设备、以为是非法测绘,明天地质钻探受到民众阻工、政府部门阻挠,偶尔的小状况通过与地方铁路办的协调很快就解决了。连地方铁路办领导都说,县委书记都组织开过动员会了,下面的人怎么还不知道呢,大家相觑一笑。 晴天,调查一整天回来,整个人都晒的彤红,洗洗澡、冲冲凉,继续投入到晚上的工作中。技术队长兼线路专册李亮潜心研究董集疏解和淮安东引入方案,旁边的人和他说了几句话,愣是没听见。他说有时白天一直接打电话、与专业沟通方案,只有晚上能静下心研究方案,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半夜两、三点。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感觉他吃饭、走路时候都若有所思,他自己讲还真是满脑子的方案,于是利用饭后的时间强制他不去办公室,散散步或者打打扑克。就这样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结合现场情况定测方案在专业总的指导下得到了较好地优化。 连淮扬镇项目组的部分专册身背两个以上项目,线路李亮、站场唐浩、桥梁田明均同时兼连盐线副专册,路基刘德柱兼徐宿淮盐线专册,每天都要在多个项目间切换,甚至还要赶赴连云港、徐州参加连盐线的会议。地质专册孔宪金、测绘专册刘文吾更是压力巨大,一个先遣一个断后,工作量巨大,每天技术、队伍管理、地方协调问题紧锣密鼓,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几个专业负责人都是82~86年出生的,第一次担任大项目专册,遇到技术难题时和总体一起商议,一方面借鉴连盐线设计和配合施工的经验,一方面求助院里的老总们,及时化解。通过这次的定测,几个专业负责人学到了很多东西,大家对定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方案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知。若干年后,回想起这段经历,他们会很自豪地说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人生最黄金的时间有难忘的回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项目组已在秦淮大地驻扎一月有余,踏遍连云港到淮安乡间小路,麦子收完水稻开种,连淮扬镇定测工作也将于六月底结束。本次定测工作围绕连淮扬镇铁路年底开工的目标,集团公司、各分院、项目组齐心协力,顺利地完成了现场工作,为初步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很快,定测项目部将返京开始初步设计工作。虽然在登山望海、南船北马之地生活了一个多月,却没有时间去向古人一样登高、骑马、泛舟,细品秦淮滋味,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定会弃船舍马登高铁,回到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转自铁五院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