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胶济线初期列车运行 1901年4月青岛胶州通车后,列车不是每日往返行驶,而是双日由青岛驶向胶州,单日反向行驶。由于当时全部建筑材料也由这些列车运输,经常出现30—40节车辆的列车。不久,每天有1列列车往返行驶。
1903年4月青岛至青州府(241公里)通车后,增加两对专门运输货物和建筑材料的区间车。当时每列车通常由1辆二等客车、1辆三等客车、4—5辆封闭货车和1辆邮政兼行李车组成。1903年9月起,又增加两对区间车。
1904年6月全线通车后,每天有14列列车运行,其中干线上1列客车在青岛—济南府西之间往返行驶;4列货车专门在高密—青岛、高密—潍县、张店—坊子和张店—济南府西4个区间段往返行驶;支线上两列列车在张店—博山之间往返行驶,支线上的列车可以衔接干线上的客车。1905年,高密—济南府、青岛—济南府和青岛—坊子3个区间段加开日用消费品列车。1907年,博山—张店段也增加了日用消费品列车。1908年9月,青岛—济南府西加开1列往返行驶的快速客车,该车只在大站停车。1913年,每天行驶2列客车、16列混合车和13列货车。
根据一份1904年11月的列车时刻表,客车早上7点整从青岛出发,中午12点45分到达潍县,下午3点59分到张店,晚上7点50分到达终点站济南府西;共运行12小时50分钟,平均时速约32公里。大站如胶州、高密、坊子、潍县、青州府、张店和周村等,停车时间约15—20分钟,中小车站停车约1—5分钟,停车点不停留(只有区间车在停车点停留)。
又根据1914年6月的列车时刻表,快车上午8点30分从青岛出发,下午5点50分到达济南府西;运行9小时20分钟,平均时速约44公里,比1904年提高了12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