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由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市民问政》直播访谈节目第四十三期。 为适应高铁建设需要,金华铁路西客站于去年年底开始重建。7月1日,杭长客专浙江段将进行联调联试,计划年底通车。老百姓都很关心金华的高铁站何时可以投入使用,金华火车西站又会变成什么样?本期节目让我们共同聚焦杭长客专与金华铁路西客站的建设。 首先介绍今天来到新闻演播室的嘉宾,他们是: 市建设局副局长、市铁路西客站改建指挥部副指挥长 蒋晓宏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市杭长客专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 李玉明 市规划局规划编审处处长 胡妙江 市铁路建设办公室 陈安 欢迎各位!
主持人:杭长客专金华段工程的开工,掀开了金华高速铁路建设的新篇章,标志着金华将进入新一轮铁路交通发展的“快车道”。这里,我们有请杭长客专建设指挥部的李玉明指挥长介绍一下目前杭长客专的建设进展。
李玉明:总体情况大致介绍一下,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是沪昆高铁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国家高铁建设四纵四横之一,杭长客专是横贯浙江江西湖南三省,铁路全长926公里,项目总投资1千1百61亿元,为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设计行车车速为350公里每小时,杭长客专浙江段工程项目组沪昆浙江有限公司,金华段建设单位三家,中铁四局五局和十一局,地方政府和沿线各级指挥部主要负责征地拆迁,保障无障碍施工,维护设备稳定的相关职能,杭长客专涉及我市浦江义乌金东婺城兰溪等五个县市区,全长99。65公里,金华段需要完成征地3839。12亩,临时用地2050。22亩,房屋拆迁涉及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共2982户,一共有70。37万平方米,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杭长征迁工作已全面完成。金华段的工程建设,包括路基、桥梁、隧道工程、通讯、信号、造房等,主要是由四局五局十一局三个工程局承建,到目前,金华段工程建设完成总投资111。26万元,其中路基完成90%,桥梁完成99%,隧道全部完成,已经完成主线铺轨,预计今年7月份可连通连试,年底可开通运行。作为市指挥部跟沿线各县市区的指挥部,这几年来主要是做了整体拆迁,和保障无障碍施工,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金华段的拆迁,在全省全市开创了多个历史之最,第一个拆迁总量在全省沿线四市中最大,浙江段沿线有四个地市,浙江段拆迁面积一共是200万平方米,金华段有70万平方米,占35%,这是为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四地市中最多的,第二个是市区房屋拆迁量是历史上最大的,杭长客专穿越主城区的只有金华段,金华城区段房屋拆迁涉及各类房屋980户,拆迁面积达20。8万平方米,也是全省最多的,也是金华市单个项目最多的,拆迁情况比较复杂,婺城区段涉及农房,城中房,和国有土地征收,情况错综复杂,政策平衡难度很大,当时还有大部分拆迁户是第二次第三次拆迁,工作难度更加大,东孝这一段涉及杭长客运主线,杭长客专与金温客专的主线及浙赣线的改集,线路特别复杂,线路说形象点象麻花,城郊结合部,征拆难度特别大。国家高铁受温车动车事故影响,国家对高铁政策建设进行宏观调控。金华城区的拆迁比其他地市延迟一年才进行的,城区启动之后是国家关于征收国家条例,新的法律实行,对我市来讲,在国有土地这么大规模的拆迁,当初也没有实施细则,执行办法,各级政府和指挥部工作面临全所未用的压力,总算如期完成。线下工程基本完成,主要是对轨道上的工程。从目前的进展速度,到7月份连岗连施不会耽误。
主持人:随着杭长客专的引入以及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接入,金华铁路西客站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针对铁路西客站的规划重建,大家有怎样的期待呢?这里我们看段采访视频【采访视频】 (1)金华铁路西客站现有站房是1996年建成的,在当时也算是设计等级为一等的车站,高峰聚集人数有3000人。发展到今天,西客站平时的高峰聚集人数已经有四五千人,到了春运高峰,更可达六七千人。此次重建后,候车室面积将有多大?可容纳多少客流量?预计能满足未来多少年的客流发展需要呢?请铁路西客站改建指挥部蒋晓宏指挥长结合这些网友关心的问题介绍一下未来铁路西客站的整体架构。(南北组合、高架候车)高架候车有何优势?
蒋晓宏: 蒋晓红:西客站实际上已经不适应,有这么几个方面表现,第一个的现在西客站跟金华的中心城市的定位不相适应,金华是浙中中心城市,同时省委省政府把金华做为都市区来建设,金华火车站又是全国48个,交通枢纽,铁路枢纽,是非常重要,现在跟周边比也好,跟发达地区比落后很多,第2个,现在车站功能上不相适应,功能单元是脱节的,没有链接得非常顺畅,很不方便,现有换乘的设施是不配套的,如果乘车过,就有身切的感受。第3个布局上不适应,现在的车站的布局按照平面布局,人车混杂,广场上比较混乱,原因是布局不合理导致的结果,第4个设施不适应,要求智能化,要求自动化,现在的火车站这方面都不具备,这些方面来看,这个西客站改造是势在必行,是必须要改的要加快。这次杭长高铁建设来了,市委市政府及时抓住重要的契机,铁道部向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借这个机会,要对西客站进行综合改造,同时确定西客站枢纽区的一个定位,确定综合交通枢纽区,它承担的功能,承担今后的城市交通换乘,疏解,以及商旅配套的功能,根据这个功能,铁路部已经批复西客站改造的初步设计的方案,今后建设的大致情况做个介绍,今后的建设分南北站房,现在的西客站是南站房,现在正在建设的北站房,南北站房,中间通过高架候车连接,实现南北组合,高架候车,分层疏解,零距离换乘,分解疏就是立体化,上进下出,南北广场今后也有一个设备通道进行连接,旅客出口现在很小的一个通道,不足4米,今后新建一个通道,要搞大到10米,从规模也好,档次也好得到很好的一个提升。这个最大的特点,今后是高架候车,高架候车在周边的火车站都没有实现。包括衢州义乌,铁路部门都没有同意,我们金华因为市委市政府积极努力争取,得到了批复,高架候车面积是1万1左右,70米宽,实际是机场化,今后是机场化候车,非常方便,现在在候车厅检票大家很匆忙,在候车厅只有一个通道上,从通道下去乘车,实际不方便,今后高架候车直接就在高架上候车,然后很从容的下去,通过自动扶梯下去,非常便利,好处非常明显,这个整个站房的组成是这样的,今后站房的建设是铁路部门负责的,地方部门只负责南北两个广场配套的,现在这个北广场马上要动工新建,北广场占地分地下地上两层,地上16000平方米,地下9000多平方米,地上主要是步行景观广场为主,同时也承担入客区和公交港湾站这个功能,南广场这一块还在设计当中,等一下规划部门还要做具体解释。现在的是站房面积1万3平方米左右,按照铁道部门批复,整个南北站房加候车达到3万平方米,也就是说扩大了一倍多,客流量现在如果高架候车可以同时容纳8000人,按照现在预测,二三十年都不会落后。
主持人:除了候车以外,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买票的问题,北站房建成后,售票区域如何分布,将有多少窗口?自动售票设备与现在比是不是会有不同?请市规划局胡妙江处长介绍一下。
胡妙江:站房部分是铁路部门设计,我们也在中间多方协调,从目前完成的设计情况来看,北站房是设置在一层,售票厅一层,售票窗口5个,自动售票机11台,北站房目前的一个布局,南站房方案还在进一步升化,初步预排方案是,售票窗口15个,分两层,进站夹层里面有一个售票区,夹层售票窗口比较多,主要的南广场都是通过夹层进去的,夹层售票窗口有10个,自动售票机有11台,上面是售票窗口有4个,主要有5个,自动售票机9台,这个是一个初步的布局,南站房的布局还要调整。
主持人:网友“HTT”在新金华论坛留言问到:北站房已经紧靠环城西路,北广场面积能有多大呢?公交车、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将如何进出、停靠?看金华日报新闻说北广场有9000多平米的地下空间,具体是在什么位置?环城西路下面会挖空吗?能否结合这些疑问谈谈未来西客站的地下空间开发和车辆进出安排。
胡妙江:整个火车西站紧临环城西路,用地是非常局促的,空间也是非常小的,在这有限空间里,又要满足高铁和沪昆铁路交通疏解的要求,设计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南北组合,南站房和北站房,南北组合,高架候车是在中间,分别设有南北广场,进行公交,社会车辆的换乘,北广场是一个很局促的三角形的用地,因为环城西路在改造的时候向西新增了两个桥洞,现在的环城西路增加了双向四车道,变成双向八车道,满足未来整个一环线交通的要求,我们的环城西路是往西扩建了,北广场在有限的空间和环城西路进行了一个综合的考虑,整个北广场基本上18000平方米左右,北站房北侧部分以景观广场为主,非常小,满足我们正常疏解要求,以地下乘车和地面换乘为主,从北广场地下空间,我们整个北广场从公交车或出租车,社会车辆进来以后,通过地面广场可以下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入客区,公交车在地面设了4个公交始发站,在环城西路还有一个公交的港湾,满足公交的换乘,从整个布局来讲,北侧广场是为辅的,南侧广场是未来的主广场,主要的一些交通设施都是在南广场为主。未来轨道交通也是在南广场。南北广场地下通过一个10米宽的通廊可以南北互通,这个通廊不在站内,站内都是凭票进站,站外为了方便南北联系,有一个联系通道。整个交通疏解是分层疏解,现在整个一个交通,到上海虹桥到杭州东站都去过,出站以后都是从地下出来,地下通过出租车、社会车辆换乘出去,这个大原理布局都是一样,符合我们现在高铁站一个总的布局要求,北面出站通道,通过就是检票,出来以后通过地下换乘中心,这里经过分流,如果是私家车开业的,可以通过通道到,再出去,如果你坐公交车,有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 ,在这个设计跟他们反复沟通,特别强调无障碍设计的要求,有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都是满足残疾人的要求。到地面上通过公交车换乘可以有效的疏解出去,还有一些检票出站以后,他的车停在南广场,可以通过通道过去。地下停车场分南北两个, 南面的停车场比北面的还要大,北面是9500平方米左右,社会停车108个,出租车入客和上客区大概有40个左右。 南广场初步的设想,因为南广场在人民西路和双龙北街下面分别有两个轨道交通,一个是3号线在双龙北街,穿过西客站往浙师大去,还有一个条4号线从人民西路过来,未来是接到兰溪的,这样两条主要交通线,在环城西路和双龙北街交叉口设了一个轨道交通的换乘站,这个换乘站和我们西客站的地下广场是相连的,我们未来轨道交通做起来的话,可以有效的和西客站,和国家铁路能够有效的换乘,这是地下的一个空间,在南广场大体的布局,中间是一个换乘大厅,西侧是出租车的一个上客区,在地下换乘以后通过换乘大厅出租车就可以走了,社会车辆做了两层地下停车。基本上和换乘的规模是相区配的。
主持人:前期规划时,相关部门提出过“零换乘”原则,在这方面,新的西客站将如何体现?
胡妙江:蒋局前面说的,因为整个西客站是一个综合交通枢纽区,在这个区域里面呢,实际上还有几个功能大家也要了解知道一下,因为这个区块除了铁路、高铁我们讲的普通铁路,还有高铁、轨道交通,未来还有杭金衢城际,城际现在还在考虑,在这个区域空间很局促,其他的选线的方案,金唐铁路金华到唐山的铁路这样的话,公路主要是汽车西站,离这里大概300米距离左右,城市的普通的公交车、出租车车辆,它是一个非常集中非常综合的交通枢纽区,对于这种交通枢纽区的话现在不管是大城市都在力求做到零换乘,达不到也是尽量去做,零换乘是什么概念就是:不同的交通方式在一个区域里给他分疏解出去,严格来讲叫做零距离换乘是做不到的,不管那个交通都有一个距离,一般控制在100-300米左右范围内,这样基本上实现零换乘,它不需要其他的交通方式发生干扰,这里未来考虑是这样的,轨道交通包括公交、出租车都在站区范围,汽车西站未来通过地下也预留了通道,地下和地上都有,未来是这么预留的。以后汽车西站扩建或改造以后通过地下的通道和火车站这边能够有一个有效的连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