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情况说不清道不明,京沪正在划分资产,上市是以后的事。”在即将运营满三周年之际,面对外界对铁路干线公司上市融资的新一轮猜想,一位京沪高铁内部人士4月14日对记者如是表示。 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今年4月13日的旅客运输量正式突破2亿人次。按照原铁道部的设想,如果京沪高铁3年内能实现盈利,就要打造上市。 但显然,京沪高铁的上市时间已经推后。上述京沪高铁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正着手资产划分,主要是因为京沪高铁给沪杭、沪宁、郑徐等线路代建了一些同步工程,这部分资产要划给这些公司。业内认为,除了盈利之外,资产厘清也是影响京沪高铁上市的又一因素。 对于开启的新一轮京沪高铁“打折季”,由于目前的票价收益依然低于投资者预期,业内人士建议,可借鉴铁路货运改革,将高铁票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使之进一步市场化,这也是京沪高铁未来上市需要博弈的重要一环。此外,委托运营费也被认为是京沪高铁未来上市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客运量突破两亿 新华社消息,自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截至2014年4月13日9时30分,运送旅客突破2亿人次。京沪高铁以突破2亿人次的旅客运输量,作为送给自己即将到来3周岁的生日礼物。 记者梳理近3年来京沪高铁的旅客运输量发现,2012年6月底开通一周年之际,京沪高铁运送旅客5260万人次;到2013年2月底开通运营1年8个月之际,运送旅客突破1亿人次;再到今年4月份的2亿人次大关,客流增速明显。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正是如此巨大的输送潜能,虽然官方未公开过去3年盈亏数字,但此前一直被认为“亏损”运营的京沪高铁,其未来的盈利能力重新被看好。2014年被视作京沪高铁正式盈利的转折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相比去年7、8月份第一次试水限时票价打折,京沪高铁昨日起已经正式进入今年的“打折季”,从时间上已经比去年提前。 京沪高铁人士告诉记者,去年票价打折的申请在4月份实际也已经上报中铁总公司,但由于批准环节太多,层层审批下来已是6月。而后正值暑运高峰,虽然实现了价格浮动,但票价机制在当时依然被认为“不灵活”,而今年的情况显然有所改善。这也被外界认为是京沪高铁的市场化进程在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只针对商务/特等和一等座,在这次高铁打折季中,北京至南京的G205/G206次二等座也悄然打折。京沪高铁人士对记者表示,只降不升的高铁票价机制依然还是要改,被认为较为理想的方案之一,是希望高铁跟飞机一样,初始票价可以定高点,平时多打折,节假日不打折。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认同。他认为,高铁票价区别于普通客车运输的公益性,本来就应该由高铁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上下浮动,政府只要给予“上限”指导价就可以。而今年的铁路货运改革,也首次实现了政府指导价的灵活机制。 盈利前景可期 虽然京沪高铁的上市时间已经被推迟,但在记者昨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京沪高铁依然是最有潜质,最被重点培养打造的拟第一批上市的高铁公司。 去年公布的“383方案”建议:开放投资,探索适合国情的铁路运营模式。在原铁道部改革、初步实现政企分开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业务边界清晰、适合于成立干线公司的项目,率先引入外部投资或者直接上市融资,同时进行其他市场化的融资试点。“京沪高铁、沪宁高铁等,都是在人口高度密集、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最有可能盈利的线路。”赵坚强调。 而票价博弈之所以如此备受关注和争议,原因在于客票占据了京沪高铁收入的一半以上,也直接决定着京沪高铁未来的盈利前景。 据了解,京沪公司目前的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本线车的客票收入;另一部分为跨线车给京沪公司缴纳的线路使用费。据京沪高铁人士此前对记者透露,全线总收入本线列车占53%左右,跨线占47%左右。 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则认为,虽然淡季限时打折可以提高高铁上座率,进而提高票价收入,但从现存的实际票价水平看,受目前公众舆论等多重压力,要实现在原票价基础上的“上浮”依然很难,所以未来京沪高铁盈利不能单靠车票收入,近来刚被确定开启的铁路沿线土地开发,应该会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今年1月,中国铁路招标网发布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土地评估和土地授权经营资产处置项目评估机构选聘招标公告》。通过招标,聘请国内专业机构对全国18个铁路局、直属专业运输公司和铁道科学研究院的铁路用地进行价值评估,重点是摸清哪些地块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同时据《国家财经周刊》报道,中铁总副总经理彭开宙在今年2月底召开的资产经营开发工作会议上就强调,2014年在土地综合经营开发方面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赵坚对记者表示,如何解决委托运营费问题也是上市难点之一。 据了解,线路项目公司一般都是将高铁线路委托给铁路局运营,并向路局支付委托运营费。一般线路项目公司也因此要和路局就运营收入分成进行谈判,签署委托运营合同。目前受京沪高铁委托运营的是北京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和济南铁路局。赵坚担心,未来路局要价会越来越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