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93|回复: 9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5 06: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atermark]                                                   #### 前言 ####

     今天是2006年4月15日,整整二十四年前的今天,一个平常的生命诞生了,但这个平常的生命却有了一个极不平常的爱好,他就是我,后来成了一个让绝大多数人不可理解的火车迷!
     在我本命年的生日之际,我发表这篇我写了很长时间的拙作。写作本不是我的长处,绝不可能写出好文采,然而,我作为火车迷总有很多话不吐不快!我想真实就是力量,把自己作为一个火车迷成长过程中最真实的故事与感受写出来!我也想以此抛砖引玉,以自己的一篇拙作换来更多火车迷朋友们讲自己更精彩的故事,能让我们共同分享。
     下面要说明几点:1、文中记述的事,都是绝对真实的。
                     2、文中提到的技术问题若有错误的地方,请火车迷们指出,我向大家学习,共同进步!
                     3、我对一些问题的一些认识和感受是个人想法,大家即使不能接受也希望大家能理解。

                                                 ### 第一篇 走上车迷之路 ###

     一、全厂人爱看车

     我们家都是潍坊棉纺织厂的工人,我从小在这个距胶济铁路不到一公里的地方长大,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这个厂的工人,好像都是爱看火车的,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这段时间,每到了夏天晚饭后,大家总是出来散步,而且总是到铁路边看火车乘凉。我们小孩自然也与家长来到这里,来看火车。夏日的晚饭后,在潍坊站出站向东三公里处,在这个很短的地段内,来来去去总有100多人在铁路旁边,现在可玩乐的东西多了,家里也有空调了,到这里乘凉的人也就少了。
     很有趣的是,那铁路两旁还有别的村庄,但不知道为什么,看车乘凉的人,多数是我们厂的人。我想这里面的原因是这样的,这个厂是青岛国棉七厂的工人来建设并留下来工作的,而国棉七厂就在青岛沧口站旁,还有铁路通入大门,爷爷对我说,他在青岛上下班时常与火车同出入那个厂门,而上下班的路上正是沿着胶济铁路走。可能正是这群工人,把对火车的“情意”带到了这个新的工厂,也就把他们对火车“情意”传给了他们的后代。

     二、爷爷播下我这颗车迷的种子
     我出生后不到半年,爷爷退休了,与我们厂别的老头儿一样,总会带孙子或外孙来看火车,这也算是看孩子的好去处。爷爷不仅带我看火车的次数多,还在看车的过程中讲一些关于铁路的故事和知识,从现在看来,我那识字不多的爷爷给我讲的很多是不正确的,但对于童年的我来说,的确是引起了对火车的兴趣。我能走上车迷之路,首先是爷爷的功劳。

[UploadFile=DSCN4289_1132882_1145055262.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车迷小小所拍] 这里正是我童年看车最多的地方,后面的房子是这两年才有的,过去是空地,我就在那里被前进机车狂喷!)
[/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06: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 第二篇 童年的模糊记忆 ###

     一、大姨的“抱怨”正是我从小爱火车的铁证

     我小时很淘气,在三岁的那个冬天,与妈妈去了高密的大姨家住了一个月,我记不得什么了,然而大人们都还很清楚记得我淘气的事,时至今日,大姨常在我面前说我当年如何能闹,每次总是提到那个经典淘气事件:在大风雪之日,我硬是要去看火车,大人不同意,我就横躺在大姨家的楼梯上不起来,最后没有办法,我妈妈与大姨只能在风雪中带我去十里以外的高密站看火车!
     大姨每次说这事,我心里总是高兴,因为这证明了我自有记忆开始,我就是铁杆火车迷。

     二、记忆中最美的图画
     也就是在三四岁的时候,爷爷带我去了济南姑姑家住了半月,在这里,爷爷也是带我去看火车(因为几天不看火车我就要大闹),是坐18路公交从青年桥的山东医科大学到济南站的天桥(济南的标志性建筑),在那个年代,没有几条公路是从铁路上面跨越的,所以我现在想来,爷爷真是会找看车的地方。一个夏日的傍晚,从天桥上向西看车站,夕阳是红的,那么多铁路钢轨的表面也反射出与夕阳同样的红(当时没有现在在线路上的候车室),时而有客车进出站,就像一条长蛇折了好几折,这客车有的部位也反射夕阳的红光,看上去一片夕阳红的世界,最美不过这夕阳红的车站!这在我那童年的记忆中留下了最美的图画。我不是济南的火车迷,但我有幸看到了这济南火车迷也未必都见到过的美景。

     三、我想“用油罐拉大粪”
     四岁的那个春天,我跟爷爷回胶州老家照顾我的曾祖母,那村很穷,曾祖母住的是有二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纸糊的窗户还用油灯,房子虽破,但是院子足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就给了我一块大画布,画我心中的铁路。院子有个小桑树林,有两排地瓜垄,还有一个粪坑,爷爷对我说,在播种时节就把攒的粪运到地里,攒粪就是攒粮!
     开始的时候,我蹲在地上画,爷爷看我很不方便的样子,于是就给我找了个小树杈,截得正好我可以站立着在地面上画,两个小杈枝的距离(大约三四厘米)在地面画出来就是“轨距”。我画的是以一个车站为中心,向外发出几条“专用线”,有到桑树林的(当时正好有桑椹),有到地瓜垄上的,还有一条伸向远方“粪坑”的……
     当时我的车站画在了一条院子的走道上,有人来这里时我总要说“别踩了我的铁路”,我记不清是哪个大人在这里细细看了后问我:“还有通到茅房的‘铁路’?”,那时的我很天真,我说:“是啊,以后‘把铁路修到田里’,就可以把大粪运到田里了……”,大人笑笑对我说,“味那么臭,你用什么样的车厢运啊?”我想了想:“就用油罐拉吧,盖住上面的小盖,就出不来味了!”引来了大人们的笑。

     四、记忆中的蒸汽机车
     我小时候,这胶济线上还有很多蒸汽机车在跑,主要就是“前进”与“建设”,小时就知道前进五个大红轮子,建设是四个的,见的多的还是前进!现在都没有了,想见也难了,很可惜没能多照几张照!但我还记得不少关于蒸汽机车的事。
     被大前进“怒气”狂喷
     前面说了,那时总是有很多人在晚饭后看火车。好多人在铁路上看到车来了,不到最后一刻不下铁路,火车司机就很恼火,常向看车的人大放蒸汽,不知道车迷们是否都见过那个壮观的大放蒸汽,一下子能向一侧喷出20米远,出口速度很快的样子,能让很大一片笼罩在厚厚的蒸汽中,而且声音很大,如果你只见了但没有被喷过,几乎没有人敢去试试,总会感到不是被喷射出去也会被高温的蒸汽烫伤,我想大家没有体验过吧?
     司机向看车的人大放蒸汽时,很多人看到了这个很恐怖,快跑,但总是来不急,总会被喷到,我就是这样的,刚开始是我跑到距铁路大约10米处被喷到,但是发现被喷后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可能是雾化得好,那汽没有什么很大的推力,很快冷却也没有高温,而是与体温差不多,有时比体温还低点,于是我们几个小孩子就大胆了,见到大放蒸汽不再跑,而是站在那里让他喷,有时5米,很大的水蒸汽汽流温度稍热,但绝不伤人。大夏天被这个蒸汽喷了以后,身体湿了会感到凉快,于是所有的人被喷后,都总是乐呵呵的。后来想,司机也是知道这不会伤人,否则他也不能以一种伤人的做法“发怒”。
     吃蒸汽机车里用蒸汽蒸的芋头
     有一次爷爷带我到潍坊站里看车,当时蒸汽机车已很少,但是坊子那个机务段还有点蒸汽机车有时也跑出来,那天就见到一个,先是从坊子线进潍坊站,后来停了一会儿就去了青岛方向,就是在那停的一会儿,司机从驾驶室的下面的一个一尺见方的铁箱里取出了刚蒸好的一大饭盒芋头,原来那个铁箱是能通入蒸汽给食品加热的,是个很好的“蒸锅”,司机吃了一大半,就要开车了,把余下的一小半给了我与爷爷。说实话,这芋头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味道,但这是蒸汽机车里用蒸汽蒸的芋头,本身就令我感到新奇,令我难忘。
     搞不明白连杆
     蒸汽机车的连杆,其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成车轮的旋转,这点是很明白,但是我一直搞不明白在靠近气缸的地方,连在连杆上与连杆一起动的别的“杆”是干什么的,但我敢说一定有个是控制气缸两端通入蒸汽的机构,然而好像绝不仅如此。
     当时我还在小学,为了搞明白,爷爷带我去车站看。当时几乎没有蒸汽机车在路上跑了,但有趣的是,有一列普客是早晨八点多从坊子开到潍坊,然后机车再从另一头挂车,开向青岛方向,这列车早没有了,但当时一直是一台建设牵引的,进潍坊站前,机车是倒拉的,出潍坊才是正向开。我就拿好纸笔想去画下来研究,但总是还没画完,那建设就到前面挂车去了,现在想来,即使当时画下来了,我也不会搞明白,因为我现在上了大学,有车迷的照片都没有弄明白。看来,不找到专业的人士给我讲讲我是搞不清了。

     五、爸上班,有人对他说:“你儿在茅房里看火车……”
     我们那个工厂的生活区,有一条路横惯东西,外出生活区都要通过,路南侧是一道墙,墙外是田野,一公里外就是铁路。在这一路上,路南墙有公厕,厕所是开一个门在那南墙上,男厕是进入一米就右转,也就是说从门口看到里面是这个厕所的外墙,就在这个对着门口的墙上,有一块砖没了,出现了一个不到巴掌大的洞,从那个洞中就能看到远方的铁路。到了周日,爸爸就给我钱和粮票,我就走条这路去买油条。就在这个来回的路上,我常到那个厕所等待,从那洞里远望看火车,那时候我也就是5、6岁,还要找个砖头放在脚下才能看到“小洞”外。有一次,我在去买油条的路上,正那里看火车,爸的一个同事看到我,等我看完了问我干什么,我说是看火车。第二天,也就是周一,爸刚上班,那位同事上来就说:“你儿在茅房里看火车……”这事很快被更多的同事知道了,于是很多人在爸面前笑谈此事。爸又无奈又尴尬,回家问我,我也如实回答,爸哭笑不得,最后说了一句:只可以在去的路上看,回来拿着油条不能进去!!!

     六、记忆中的坊子线
     现在,从潍坊向下行出站的方向是正东稍偏南的方向,三道,从北向南依次是胶济上、下行、坊子线,大约在出站4公里处,胶济双线有稍向北转的曲线,转后就是正东,坊子线就转向正南,我家就是潍坊下行出站3公里处以北,所以我去看车的地方,就是三线并行之处。在84年(我没有记忆)胶济修复线,潍坊站与南流站(南流现在没了)间修了双线直通不再走原来的坊子,后来坊子到南流的线就不再用了,只有从坊子到潍坊了,叫坊子支线。
     从我有记忆,到五年前,坊子线上的运输是很少的,大约到94年没了最后一列前面提到的客车,然而一直有一个小票车,大约90年以前是两节22,由一“建设”蒸汽机车牵引,且车头总是朝向下行的,当时我不知道“通勤车”与“小票车”这类的名词,只知道爷爷对我说的那是给铁路工人上下班用的,那车是每天早晚一次,从坊子开出,到潍坊站,但还从潍坊向西开,到什么地方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到朱留店站(已没了)再向回折返到坊子,可以说每天晚上大约七点时总能看到,车箱里面没有灯。大约90年代初,这车改成了一节22,但还是那台蒸汽机车拉,车号我忘了,但一直总是那一台,当不再有蒸汽机在胶济线上跑时,这台机车,与潍坊站内一台用于调车的“建设”成了仅有能见到的蒸汽机车,一直到2000年,这两台机车都没了,由DF5代替了,无论是那两台建设,还是后来的DF5,上面都写的是“济局淄段”(淄博机务段归青岛机务段后这就写成“济局青段”了)。2004年夏天,我还见到了那个一节的坊子小票车。现在坊子的小票车没有了!作为一个常常见这车的火车迷,我没有坐过,实在是后悔不已!
     坊子线一直是有货运的,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潍坊机场的油料是用廿十堡站(从潍坊下行出站到坊子的第一站)引出的一条专线运进的,这货运车过去好像每天只有一对,上午10点左右从潍坊开出,就是那个廿十堡镇上,有个叫南屯的村很牛,开了个金宝集团,那里成了个大物流场,于是,坊子线的货运也因此多了起来。听说现在一天三对货运了。
     在坊子线还不到廿十堡站的地方,有个很大的荷花池,旁边还有个淹盐菜的地方,我与妈妈到那里好几次去买藕和盐菜,说来也巧,妈妈在高密的蔡家庄站旁长大,也特别爱走铁路,有好路不走,非顺着坊子线去,不巧,我们一次正走着,来了一台“建设”,可吓坏了我们母子俩,那段单线两侧全是很深的草无处可躲,没办法,我们只能蹲在深草与石子“交界处”,距车很近很近,就这样车过去了,我当时还很害怕。

     七、守车
     我小时候能见到守车的时,爷爷称之为小屋,当时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大约在90年代前期,有那么一个夏季,我们在铁路上看车,上行的没有守车,而下行的则不只挂一节,后来才明白,那是不再用守车了,从很多地方退下来的守车全都回青岛四方厂,下行的少则挂两三节,多则七八节,最多的一次11节守车,当时看到这一景也的确很有意思,一串守车!也就那一个夏天,后来就没有了,想看也没了。

     八、有记忆的第一次坐火车就有特大发现
     大约在我五岁到七岁的时间我一直没有坐火车,在这以前的,也快没有记忆了,在有记忆的第一坐车是大约在89、90年去济南姑姑家,当时快且时间合适的车就是烟台济南的特快94次,下午两点到潍坊,刚上车就找到面向前还靠窗的位子,我就这样开窗看了一路,这车跑得快,风很大,我被吹得第二天感冒发烧了,然而我看到的是我没有想象到的,我看到了平陵城站附近的一个追尾事故留下的残破的车箱,大约有5节车箱横七竖八地躺在了铁路南边的田野里。就在那半年前,伯父从青州回潍坊,没坐上火车就是因为这次事故,没想到我见到了这一幕。也是令人永生难忘!事后过了多年,我听路上的人说,那是两列货车,后面一列的两个司机都睡着了,于是出了这样的事。事发当天,恰恰是青岛局要完成一个很大的整数日子(3000天5000天之类)无重大行车事故的日子。好像就在那次事故不到一年后,胶济线上就改成了自动闭塞。可惜,如果在今天这样的信号技术下,这种事就不会发生了!

     九,见到了我认识的一个人的脑子(惨!惨!惨!)
     前面说到了厂里的人总爱去铁路看车,当然,我们这个厂里的人也有被车“踩”的。我在上小学时,一个与我家认识的小伙与他女友在铁路上被“踩”了,男的当场被撞碎了,女的双脚被切了下来,失血过多也没活下来。
     那天,爸爸一下班就去看了,回来又叫我去看,我不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小的年龄爸爸非要我去看,是煅练我的胆量?还是想以此警示我看车要小心?我去的时候,别的都没了,有一点没有清理的用草席盖了起来,本来以为看不到什么了,但是爸爸又拉我到轨内侧,看到了半块脑子,再向前十多米,又有一小块,样子就像是豆腐,只是上面多了血管。
     本不该把这样的事说出来,我之所以写这事,就是想警示火车迷们:看车一定要注意安全!!!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06: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 第三篇 中学时代 ###
   
     一、见到新机车

     说实话,初中我的更的课外时间放在了飞机上,没有过多关注火车,但也是夏天的晚饭后去看火车,关注了一些明显的东西,比如说,过去全是“西瓜”(DF4b货),这会儿突然有了外表一样但涂成桔红色的,就是车迷们所谓的“橙子”(不知道是过去就没有DF4b客,还是有这车但一直涂着西瓜的样子),当时差不多的时间还出现了DF4c,我当时记得那些DF4c刚来那两年,一直是机车顶上写着“中国大连”,我才知道大连有个生产火车头的厂,后来可能中修后就没有这几个字了。
     有一个我后来特别好的朋友,姓于,就是从这个时间开始与我同到铁路看火车、同到机场看飞机,从那以后,我在潍坊与铁路发生的事都由他陪同我。他的物理老师见过了“橙子”在上课时竟然说:“铁路为了环保,客运改用新的汽油机车,是桔红色的。”我当时就感到不是这么回事,但当时也不懂,现在想来,他“诈死”!

     二、高中时代,我炸停火车
   
     “爬飞车搞机枪,捅火车炸桥梁”这是传说中铁道游击队干的好事!你们信不信?我也干过炸停火车的事。
     童年,我见到比我大一点的小孩子,把鞭炮里的火药放到两个鹅卵石中间,用另一块大石头砸下去,就能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长大了,我就想探其原理,我当时是认为不用高温只有高压就能使火药爆炸,于是找能产生高压的地方,最后我想到了铁路上,车轮与铁轨之间的压强是极大的。
     刚开始,我把如中指大小差不多的鞭炮(我们叫大钢鞭)贴在轨道上,果然如我所料,一轧就响,在内燃机车下面响时声音很沉闷。于是我们俩人就常玩起了这种放鞭炮听响的好玩法,内燃机车跑的快,且隔音好,司机也见不到炸出的火光,所以,大多数司机没有反应,但是也有一个细心司机听到了,从座上站起来,向前看。由他的这个动作,我就想,是不是他听了害怕啊,有没有可能炸停火车?
     我想起了坊子线上的由蒸汽机车拉的小票,蒸汽机车向前了望正好能看到鞭炮爆炸时的光能听到响声,只拉一节车箱能在紧急情况下很容易停下,于是就决定去炸它了。
     第一次,是在相距10米的两个位置(左侧,为了给正司机看)各放了一个“大钢鞭”,我们俩退到了后面等着看,结果轧上响了两声,响了后不过10秒就停了,但是停了也不到10秒就开了。后来我们就常用两个鞭炮如此炸它,它就不再停了。第二次,我们想了想,得来个逐渐加强才能再吓坏司机,才能再停下,这次我们在百米的长度里,开始前面放的是几处小鞭炮,后面是大约20米一个间距分别放了三处,分别是两个、三个、四个大钢鞭。这次我们在大约200米外看,车开过来了,刚开始的几个小鞭炮远远听去声音很小的,很快轧到那三处大的了。一个闪光,半秒后一声爆炸,再一个闪光……,就这样三次,一次比一次响,刚过了第三处,停下了,这次不仅没有马上开,而且还下来一个人,到前面拿着灯去查看铁路,还用手里的对讲机对话(我们听不清),就这样,两分钟后,车还是开了。从那以后,无论如何炸,他们都不再停了。
     后来有了《技规》我才知道,有个叫“响墩”的东西,能放在铁轨上,外型是个扁圆柱型,直径大约就是与铁轨的宽差不多,四五厘米高,有磁能吸在铁轨上,里面有火药,一轧就响,安放时每20米一个,放三个,中间一个是放在右侧的。《技规》上说:响墩爆炸声要求紧急停车后如无防护人员,机车乘务人员应立即检查前方线路,如无异状,列车以在瞭望距离内能随时停车的速度继续运行,但最高不得超过20  km/h。在自动闭塞区间,运行至前方第一个通过信号机前,如无异状,即可按该信号机显示的要求执行;在半自动闭塞区间,经过1  km后,如无异状,可恢复正常速度运行。
     一定是司机是把我那三处鞭炮当成了响墩。

     三、高考前一年,见到了“铁路圣经”
     紧张地高考复习中,同学从家里拿来了一本《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我见了这本小书非常高兴,于是那很长的时间,那本小书就成了我的“掌中宝”,有趣的是,有一个女同学问我:“你整天拿了本什么?”我想了想说出这个名她也不知是什么,就开完笑说:“圣经!铁路圣经!”于是她们也好奇得看看,特别是上面的那些有信号的页面,因为那本书是八十年代初的,都成老黄书了,但是图里的色灯信号还是很鲜艳的。竟引起了几个女生的好奇。
     我那随口说的“铁路圣经”,事后越来越让我感到有道理,因为我从《技规》上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也让我感到了铁路技术的博大精深,对铁路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也就从那时开始,我就把课外爱好的重点从飞机转向了铁路,而且特别关心技术问题。可以说《技规》让我在车迷的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在我心中,《技规》就是《铁路圣经》,就像基督徒要看《圣经》,火车迷也应该必备《技规》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07: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个贴子最后由机车电传动在 2006/04/15 07:04am 第 1 次编辑]

[UploadFile=DSC00336_1136588_1145055598.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我拍] 我们学校里的关于机车车辆方面的期刊,共有八种,只有我看。)
(图片介绍:下图[源自当时胶片相机所拍] 这是在刚到日照站,我添乘的N479次的本务机车DF11  0040内。)
[UploadFile=DSC00923_1145055658.jpg]



                                                ### 第四篇 我的大学 ###

     可以说,我的大学就是:本来想得到的全没得到,得到的都是本没有想到的!特别在车迷之路上,无论是这所大学本身给我的,还是在这四年时间从校外得到的,全是我上大学前没有想到的。

     一、图书馆里,发现了这么多只属于我的“处女”期刊。
     我上的这大学很是令我失望,唯一让我满意的就是我这大学的图书馆,特别出我意料之外的是,我们学校不办铁路方面的专业,但却有好几种关于机车方面的期刊,《机车电传动》《内燃机车》《国外内燃机车》《城市轻轨与电力机车》等等,因为不办这方面专业,这些又是很专业的学术期刊,所以,我就想这些期刊一定很少有人看。这些期刊中,有的在过刊库都有20年前的,就在这些过期的合订本中,有很多在学校合订时页边被极少量的胶水粘在了一起,还有一些就是当时剪切页边时就连在了一起,于是我就常常要用小刀一点点割开来看,也就是说,很多都是几年甚致是十几年来就只有我才看这些书,于是我回去告诉宿舍的同学们,有位舍友开玩笑说:“你是割开才能看的?这可是你的处女啊……哈……!”
     这些期刊十几年来这么多人只有我看?是的,这是无疑的,我心情是复杂的。学校这么些年来花钱订的书成了我的专用了,我很高兴,但是,这么多年这么多人只有我来看,难道我这个火车迷就真是孤家寡人,就真是林子大了才有的那特别的鸟?
     从大一开始看那些期刊,一直到今天,虽然这些学术期刊里面大多数学术文章我还是看不明白(大都是硕博、高级工程师甚至院士写的),但是里面少数不太难的还是能渐渐看明白了,还有些是普及性的。这些都让我大开眼界。在大一时看到的一些专业名词,例如:三相鼠笼式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力电子、PLC、单片机、现代控制理论……都是我从没有听说过的,然而就在随后的几年大学的学习中(我学自动化专业),这些都成了我们学的专业课,如此,我也能有机会能多一点理解那些学术文章,也正是能看明白一点,也就更能感受到铁路这个大系统的深奥。
     图书馆里的这些期刊是继《技规》之后,铁路技术又一次震撼了我的心灵,这种无声的震撼远超出了电视上那些追星族的欢呼与球迷的疯狂,又一次让我深刻感受到铁路的博大精深,更让我坚定了我的这个爱好——学习铁路知识,感悟铁路内涵!

     二、我的2005

     2005年,是我在火车迷路上进步最大的一年,就是在这年的春节前,我在很短的几天里有特别大的收获。
     1、感动了司机,他让我驾驶DF11在兖石线上奔驰
     多年来,能跟车添乘是我一大心愿,很想体验一下从机车上看机车飞驰前进的感觉。认识的一位叔叔是N479/480(济南/日照)上的列车员,他答应带我去日照的路上把我送上机车,也就这样我们上路了,从下午开始,一直在车箱里看风景,到了兖州后天黑了,两个多小时后刚过临沂,叔叔突然过来对我说:“给你说好了,下一站莒县南就能上去,这就跟我到靠机车的车厢去。”
     到了机后第一位车厢,透过接头处车门我看到了机车背向车厢的一面,令我想不到的是机车上有几个很亮的字母与数字“DF11  0040”(车迷们都知道DF11、DF8b系列机车的车号在暗处特别亮),由于机车与车厢间有相对晃动,这几个字母与数字在不停地上下左右晃动着,我的心也随着晃动在激动着,因为我从车辆段上的车,没见本务机车,在这之前还有曾对我说以往都是DF4D牵引,我真没有想到第一次添乘就能上传说中的DF11。
     就这样上了机车,司机很高兴地迎我上去,让我坐在了驾驶室中间靠后壁的那个小座,车开了,很快到了115km/h,但没有我曾想象的那种高速,于是我就问司机,司机说是这风挡玻璃是特制的,看上去不那么快。这令我很失望,因为我本来就是想找那种飞驰的感觉。
     也就这样与司机聊了起来,我盯着车上的运器(过去见过橙子上的一个小的),司机还问我,你知道这上面都是指示什么?我就从上到下说了一遍,最后我说到:最下面的是桥涵与曲线的指示吧?主司机很惊讶,对我说:“我还不知道那是干什么用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我也知道开车用不到那桥涵与曲线指示)我就按前方线路上曲线与桥涵的出现与运器上的指示对应着指给他看……,于是他很高兴并向我要手机号码。
     我们继续聊,聊我是一个火车迷,当我说我曾去过不只一个编组站并走遍画下来“研究”,他不太相信,我就从包里找出了我画的东风站的图,他看了后站了起来,很激动地对我说:就凭你这种精神我也要让你来开一会儿,于是我就上了主驾驶的位置。(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我这算是:坐,手机号,你来开车。)
     我坐上以后,司机给我讲:“看速度与限速,太接近限速了就回一挡,如果慢下来就加,见会车就要鸣一下,见了人也鸣,……,快回到2上,前面是连续多个下坡道了……”也就这样我在用手控制着速度,我特别爱用右脚踩鸣笛……很快,见到了远处的遂道(兖石线上唯一的遂道在莒县以与日照西之间),副司机很快用手指堵住耳朵,还对我说:“快堵住,进遂道耳朵不好受……”正司机在后面说:“不要堵,你就感受感受吧……”于是我就想感受一下。进遂道的那一刻,的确感到了耳膜被压了一下!也就是十秒就出了遂道,在进出遂道时,可能是因为有这么明显参照物,显得火车运行得特别快。
     后来我就不用司机多提醒油门大小了,盯着运行监控器尽力维持速度更接近120KM/H,最后还赶回了两分钟的晚点。快到了日照西时,我开始收了点油门,然后机车里那个自动的女人声音提示“黄2灯信号”,我就只能主动让出了,因为我很明白,我头一次跟车,是绝不可能做好停车时的制动的。
     就这样,我在机车里到了日照。晚上还激动得给我爸爸打电话:我开火车了!
     当晚在列车员住的地方住下,次日一早又蹬上列车,看了柴油发电车。发电车里有三台柴油发电机组,由机务段的人员在里面工作。有一个小的控制室,我进去看了看,不到五平米,除去设备面积就更小了,控制台上很多仪表与按钮。我特别注意的是“功率因数表”,工作人员说冬天多用电热,大约是0.9,夏天用空调0.7左右。
     开车前,又上了机车,日照的天空很蓝,清早出发心情特别好,两侧有很多不太高的山与丘陵,曲线很多,多数是R1000与R800的,这样的曲线上允许通过122km/h是我没有想到的,总感到这样的曲线太小。兖石线上有多座特大桥,总是过好常时间才能通过。路上我看到了上行在一些小桥处比较直,但下行总是用两小个S曲线与上行隔开一定距离然后修一个单独的桥,于是我判断这一定是因为上行是早期单线时用的桥,而下行是后来复线时加上去的,这事我对司机说,他感到很惊讶,开车走过了那么多次,从没有想过哪条是新修,哪条是后修的。他们只管开车,这些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
     到莒南站,上来一个司机添乘到临沂上班,是临沂机务段的,还出示证件,这人很有意思,上来后给大家讲他们副段长如何偷备用钢轨,然后被判刑的事。又到了临沂,两个司机要上来添乘,于是本机的司机不得不让我下去,毕竟我的添乘是不被允许的,上级知道了对司机很不好,再说司机是比我大不太多的年轻人,的确在这些事上应该小心,他要我从另一侧的门下,并为了拖时间还故意向站台上的司机做鬼脸。但我一看这一侧的轨上来了货车了,我不能下,只能下到站台上。最终还是被站台上的司机看到了我拿着相机与望远镜的样子,还好,最后没有人通报上级。
     就这样我的第一次与DF11亲密接触结束了,到现在想起来我还很兴奋,真没想到第一次就上了我久仰的DF11,而且还开了一段时间。
     2、进调度室
     回来后,次日,那位列车员叔叔休班,于是又带我去济分局的调度室,因为调度室里的几个领导是这位列车员叔叔当年同干守车的同事,很熟,我也才有了这样的机会,那里的领导问我:你怎么想看这个,这真得没有意思(他哪知道我们车迷的心啊),但还是让我进去看了,否则也没有人敢把外人这样放进去,外门都有专人看守的。
     调度室里的工作,是分线路,分区域的,我进了一个十几平米的房间,里面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在忙着用手在纸上画电脑上正显示的图,我正看着,它对我说:现在还要人画,明年就不用我动手了,电脑自己画了。
     我看了一会,看到屏幕上的站名、红线、黑线,这些红线与黑线都是从左上向右下,不断地慢慢地隔一段时间就延伸一点点,有些黑线在一个左端标有小站名的横线上只向左水平延伸,还有不少红的从这段水平黑线上穿过,……于是我就轻声了问了一句:“这就是运行图?”那位正在画图的叔叔高兴得说:“你会抢答了!”我从很小就听说运行图,但我一直不知道运行图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开了眼了,很可惜的是,当时很激动,竟然带了相机忘了拍照,要不然也能给车迷们看看这传说中的运行图(在调度员的电脑上的样子)。就在这两张大桌上,还有四台电脑,上面是济周围的几个站的股道占用情况,有两台是上面有多个小站的,还有两台是合起来显示了济南西站的。
     后来,出了这房间的门,在走廊里,看到墙上有“警世录”,写了一些由于调度失误而引起的本不应该有的事故,很多,但是我只记得一起是:有车轴已超温,但调度得知后没有及时让车停,导致切轴,使京沪线中断了六小时。[UploadFile=DSC00926_1145055822.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当时胶片相机所拍] 这是在日照西站,是次日我又添乘N480次的本务机车内。)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07: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UploadFile=DSC00917_1145056002.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我画] 我走了一天才画下来并整理的东风站的图,看上去这车站不大,但要是想走遍并画下来,是件很麻烦的事,就是用它感动了DF11的司机。)
(图片介绍:下图[源自我拍] 这是东风站的办公楼,刚建了没有几年,我童年时没有,所以我当时就认为这是个很小的站。)
[UploadFile=IMG_0043_1145056025.jpg]

                                                   ### 第五篇 我与编组站 ###

     我也忘了什么时候我听说了“编组站”这个词,但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意思,不知道山东什么地方有。也就在这十多岁的时候,《新闻联播》总是会报道:XX铁路局完成XXXX天无行车重大、大事故……就在讲这些话时,电视也总是有相关的每次都差不多的画面:从驼峰(双推)顶向下拍,在峰下的渡线上有两辆单节的车厢,一个从左溜到右,很短的时间紧接就是一个从右溜到左,就好像是时间掌握不好就能在那个交杈点能相撞一样(现在想来是不是故意做秀啊?要不然如何会这么短的时间这样溜?)。还有就是在峰下,轧到减速钉的地方拍几个镜头。由于拍摄角度的原因,从电视上还真看不出峰顶向下是个坡度,我当时就以为是什么自动化能让车厢自己走,特别是那个减速钉,我就以为那是用来给车箱加动力车箱才能自己走的(后来才知道那减速钉是使车箱快点停下来的,正好与我以前想的相反),现在想来实在可笑。
     后来有了《技规》从那上面看到了关于驼峰信号、关于编组站的一些规章制度,我才大体了解了编组站与驼峰,同时也听了铁路上的人给我讲了许多,于是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东风站
     东风站,在淄博市临淄区,淄博站以东约十五公里处,一级三场编组站,在胶济复线时所建。我对编组站的目击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且还要追溯我在七八岁的坐车过东风站的时候。
     小时候,潍坊站总会卖一种时刻表,很小,就几张纸,我们家总是有新版的,就在这些时刻表的最后一页,总会写“注意:东风为慢车不停站”,我就想:这东风站一定是个很小的站,以至于连这每站都停的最慢的车都不停。就在七八岁时去济南回来的路上,看到了有个站,写着“东风”但就是没有见到有站内的侧线,列车通过的主干线就紧靠站台,于上我就想起了列车表上的那几个字,心理还对自己说:“难怪慢车都不停,原来这小站小得连侧线都没有。”后来才知道,原来东风站是干线在外的,这种设计是为了在进出站时不再切割逆向运行的干线。当时,我也多次在济南与潍坊之间的车上见到了一个很大的车站,但是,看到有很多线路时,也就吸引得我不再回头看另一侧写了什么站,而看到“东风站”且这边没有侧线时就不再回头年另一侧。也就是说,能看到“东风站”我就没看到那么多线路,能看到很多线路时也就看不到“东风站”,初中以前,我心中最小的站恰恰是我见到的在潍坊与济南间最大的站,现在想来实在可笑啊!
     后来可能是听铁路上的人对我说的,东风是个大站,后来坐车也就注意到东风站,但直到有了《技规》后才注意到了从那个峰顶向下溜放。
     在我上大二开学的前一天(2003、8、31)早晨,我与同学坐火车到东风站,一开始我们就用望远镜看,用手画线路与信号机,但事实上,在车站里这样画图比我想象得要难得多很多,因为线路多了,很容易看混,我们从地面而不是上空俯视就很难分辩出远方的线路道岔……于是我们画了大约整整一天,非常累,全天都把精力集主在了分辩远方的线路与道岔上,以至于当天晚上回宿舍后,一合眼,满眼里还是线路、信号机、列车。我们在东风站快画完的时候,一个站上的工作人员问我们干什么,后来还把《站细》里的那张东风站的平面图给我们看,早知道有这个,我们就不用忙了一天了,但是站细上的图还不如我画的详细。
     那次去东风站,终于看明白了什么是驼峰溜放+尾部编组,我不得不说驼峰是个无比高明的“裂解重编组”的方法,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太聪明了!我服一个!
     过了几天,我把东风站的图就整理了出来,研究了好常时间,从线路分布与信号机的设置上看出了很多的信息,真是奥妙无穷。从那以后我就对编组站的线路与信号机特别有兴趣,总是想方设法搞到图然后自己“分析”。

     二、青岛西站
     青岛西,又叫蓝村西,二级五场编组站(没有下行始发场,由下行编组场峰下外则八道兼做始发)。
     那是04年的夏天,与在青岛上大学的同学去了青岛西站,遇上了多个很热心的工人师父,有一位给我找《站细》上的图,目录上说在XX页,打开XX页,上面写了个“略”字,他说:“我一定要让你们看到这图!”于是打电话给下行信号楼,信号楼上也同意我们上去,我们走进了信号楼,两位也很热情。我们很快把墙上的车站线路图画下来了,但没有把信号机画全,因为当时我们还有点不好意思在里面多呆,现在想来是没有必要担心的。
     还给我们详细讲了他们的工作。我本以为这是个很神圣的工作,总认为能把道岔拌正确不出错是多么难的事。我看到那信号控制台上的钮还问:“你们如何控制十字交分岔开向?……”后来他解释了半天,我才意识到我过去的认识全错了,信号楼里的人不是考虑如何拌道岔,而是只把进路接通就行。这下问题就简单多了,也正向他们自己说的一样:“这信号楼里的工作,让你们来,也就是一天生、两天熟、三天就出徒!”
     回家整理出了青岛西的图,看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东。比如说,由于下行的车在这里裂解重编组然后发向青岛与烟台方向,而上行是这两个方向来的车大多是直接挂上就能发到济西,所以下行裂解的工作量远大于上行,于是就没有上行始发场,而是由上行编组场峰下外则八道兼做始发。而且也正是主要为下行裂解编组,所以上行部分也可以向下行始发,但下行部分不能上行始发。由于下行到达青岛西的为大列,而从烟台与青岛上行来的车,多是小编组但车次多,所以下行到达场只有四道,而上行到达场有六道。我的这些看法,后来也得到了在青岛西工作的人员的印证。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07: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UploadFile=IMAG0212_1145056141.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第三次去济南西我拍] 当我看到它时,我仿佛革命青年终于来到了井冈山。)
(图片介绍:下图[源自第三次去济南西我拍] 济南西到达场的驼峰复示信号机,这只是一侧四道上,共12道。这里看到我童年在电视上才看到的成排的方型背板信号机。)
[UploadFile=IMAG0217_1145056166.jpg]
[UploadFile=IMAG024700001_1145056219.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第三次去济南西我拍] 济南西上行驼峰信号楼)
(图片介绍:下图[源自第三次去济南西我拍] 济南西上行驼峰信号楼的门,要想上去要有从上面放下来的钥匙,我第一次上去时正愁不能开门,突然有人从下面放下来。)
[UploadFile=IMAG0249_1145056234.jpg]
[UploadFile=DSC00925_1145056282.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第一次去的时候胶片相机所拍] 在驼峰信号楼里,从图上看,左侧的有线路还有大红钮的控制台听说是用来设定自动抱轨器的,右侧两台电脑,靠近我的一台是专门显示峰下线路占用情况的。右侧最上面的屏幕是能看到峰顶情况的监视器。)
(图片介绍:下图[源自第三次去济南西我拍] 能看到峰顶情况的监视器。我第一次去,从峰顶走向信号楼时信号楼上的工作人员通过这里看到了我走错了路,用对讲机告诉了峰顶,有人从峰顶跑出来对我讲,我才找到了信号楼!)
[UploadFile=IMAG0250_11450563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07: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三、济南西站 到信号楼里看自动化驼峰
     一次,我在去济南的K494次车上与运转车长聊了一路,他对我说济南西是个很大的编组站,双推双峰,很值得去看看。
     2005年的春节前几天,也就是去添乘DF11的前两天,我在打听了好几天后,终于坐上了78路公交车。在打听如何到济南西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令车迷向往的地方在大多数济南人眼里是一个不知道的地方,就连济南的铁路工人也有很多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济南西,开始有人对我说去济南站的那个小货场去坐一个班车,说那是到济南西的……,后来我多方打听了好多人才知道那个班车是去张夏站的,我差一点就上了“贼船”。
     到了担山屯公交站,我下了78路,看到了一个铁路桥,这是下行出站的干线,再向西又是上行进站的桥,也就是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济南西铁路枢纽”,一看到这字,我心里很兴奋,终于来到的这个我向往的地方(仿佛革命青年对井冈山一样的向往)!
     从台阶走上去,看到的是12道的上行到达场,远处我还看到了过去只在《新闻联播》才能看到的成排的“驼峰复视信号机”,方型背板,特别明显,我心里想“没错,我这个‘革命青年’终于来到了‘井冈山’。”再向北走,走向上行驼峰,一路上,以及后来见到的济西的师父们都非常热情,还总是嘱咐我注意思安全!
     来到峰顶,旁边房子里的几个叔叔就主动打招乎要我进去,进去后聊了一会,他们很热心,给我找出了《济南西站细则》,但目录上说有全图的那一页也是写了一个“略”与青岛西的一样。
     峰上DF7调车机车的司机也在这里面休息,后来带我上了车上一起“参加调车作业”,跟这调车机看他们裂解了两列货车,就是这两次推峰,还是比较开眼的。我把头伸向窗外,能看到驼峰信号机的指示(四个色灯的八种信号),同时还能回头看车内的自动化推峰的机车内的指示。过去只在《技规》上知道机械化驼峰与自动化驼峰。我在机车里看到,这里的自动化驼峰能在正式推峰时不需司机看信号控制机车,到了一定位置后就可以不用再管,机车自动按信号楼给的信息推进。当时司机每到了这个不用管的时刻就吃几口米饭,只不过由于在推峰过程中有突然地制动,我还看到司机把一勺米饭“送到了鼻口上”。在这两次推峰中,有一换长比较长的车(可能是超过了1.7)不能过峰顶而进入“禁溜线”,于是我知道了“禁溜线”是干什么用的。还有不少油罐,因为里面是易燃易爆品,就不能溜下去,而是机车推着整列车到峰下,脱钩油罐后再牵引着回峰上,再进行溜放,当然这个过程中下了峰顶就是人工操作了。
     下了机车,我在峰顶上看工人提钩摘挂,刚开始我只看到他们按照“调车作业通知单”用手中的长钩去拔那车钩,看时间长了,我发现有时推到峰顶的已提出钩舌鞘的车钩应该脱开但脱不了,于是调车工人向胸前的对讲机说几句,车就停了并退回重推。有的退回重推就能脱开,然而有的退回重推两次还脱不开,于是工人竟然爬上了这正在运动的列车的车钩上,在上面试着把钩脱开,在这过程中,列车不断得前进后退,他们的位置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坠落到轨上后果就不敢想……,他们在这里不分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干着这样危险的工作,我不得不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深深地敬意!想想我的父母同样是劳累的产业工人,想想我也是工人家庭的孩子,我能见到工人对社会的贡献之大,工作环境之差,工资之少,我越来越不明白什么是按劳分配…………
     一位特别热心的工人告诉我信号楼上有好东西看,并主动给我与驼峰信号楼上联系了一下,说是:“有个大学生想上去看看……”信号楼上也欣然同意,于是我就按那位工人师父指的方向走去,但我也不知道那个“二层楼是信号楼”,还走错了方向,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那位工人在室内能看到我走错了地方(后来知道了)并出来喊我。很快,我来到了信号楼下,有个很好的防盗门,我正自己愁如何才能开这门上去,突然一把钥匙从上面用一条绳放下来到我面前,我抬头一看,二楼上有人放下了钥匙(他们真热情),我来到了二楼,看到了三位工作人员,有两人坐在两控制两个峰的电脑前,还有位在他们的后面,是区长,年龄较大。有位年轻的叔叔还对我说:“欢迎参观”实在是令我受宠若惊。我看前台的设备,上面写着“铁道部科学院通信信号所”他们告诉我这是我们国家最新的自动化驼峰设备,全国也就是几个大编组站刚用……,他们还告诉我,我刚才走错了路,他们从指向峰顶的摄像机上看到了我,于是用对讲机通知峰顶上告诉我。
     开始控制推峰,而且是双峰同时推,我特别记得,电脑屏上有全部的峰下线路,线路远方辆占用的情况都有(占了多长的线也大体表示出来),在溜放时,溜下的车辆通过哪一道都显,减速夹的工作情况也显示,到那一道,以及到峰下时在速度控制到多少都是用“对话框”输入的,我记得当时我看到的是输了个10km/h,从峰上到峰下有三级减速夹子,有雷达测速还有测重,然后算出抱轨器的动作时间,自动工作。那叔叔一边工作,还一边给我讲,但当时激动得也记不得太多了……,突然电脑上显示有个测重设备坏了,于是说有那么几道不能“自动化”了,我说这怎么办?他说只能让下面再用铁鞋了……。
     后来在听他们给我讲了很多,听的越多越是惊于自动化的程度之高,这次可算是知道什么叫“自动化驼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07: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个贴子最后由机车电传动在 2006/04/15 07:23am 第 1 次编辑]

[UploadFile=1B81B41BC1FE120I_1145056479.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我拍] 铁路知识也在感染了我的朋友们(过去不是车迷的人),这是我带两个同学去了淄博站的DF4C上。)
(图片介绍:下图[源自我拍] 这是DF11的轮子,我们可以看到传说中的DF11的三大新技术之一“空心轴六连杆传动”,这技术是我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图纸,在济段看到实物我才搞明白的,结构巧妙!在我的车迷之路上,常常对这类技术问题探索发现,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了那些常见世俗爱好所没有快乐)
[UploadFile=IMAG01250000001_1145056496.jpg]
[UploadFile=liuyoumei15B115D_1145056545.jpg](图片介绍:上图[源自网上] 刘友梅院士,中国电力机车之父,他的工作史就是中国的电力牵引史。毕生献给了中国的电力牵引事业。是“中华之星”的总设计师!)
(图片介绍:下图[源自我拍] 济南西的一位普通调车工人,我本要为这位在调车工人拍一张正面的,拍拍他那沧桑的面容,但是他不同意,我只能在停车等信号的时候从机车上“偷拍”了一张,我们仔细看看外表,想想他们的工作,他们真是太辛苦了,他们在这里不分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干着这样危险的工作。)
    (我们是火车迷。我们不搞个人崇拜,不搞集体疯狂。不论是科学家工程师还是最普通的调车工人,在爱好中,我们敬重的是那些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建设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人们。)
[UploadFile=IMAG0218_1145056573.jpg]
[UploadFile=IMAG0102_1145056636.jpg]
(图片介绍:上图[源自我拍] 我的数码拍车处女作!这是在济南机务段。来到海子后,我看到了别的火车迷拍车拍那么好,我也开始学习,虽然我技术很菜,但也用自己的视角拍着自己喜欢的画面,特别是别人没有拍过的东东,并按自己的所知给大家介绍图片中的内容。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希望大家能对我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6-4-15 07: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 第六篇 我是火车迷 ###


     一、从感观的认识到知识的感悟

     我童年心里的火车,那是一种完全的感观的认识!傍晚看到那远处的蒸汽机冒着黑烟+两缕小白烟,还有那“噗噗”声音,由远及近,看到它挥舞着连杆,五个比我还高的红色轮子,飞快驶过,那是一种震撼(有时一声鸣笛还真能吓一跳),它们有情有意相得互牵挂,那么长那么远,还能听到车轮与轨缝间那么有节奏的声音:咯哒、咯哒——咯哒、咯哒……
     我是个从小就特别爱观察的人,也正是因此,铁路上的“技术”也就开始吸引我。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才七八岁),胶济线自动闭塞改造完成,在我看火车的地方,过去我看到的“进站预告信号机”(这些名词是后来知道的)没有了,不远处有了“通过信号机”,有趣得是车头一过信号灯就能变红。
     于是我就开始思考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要自动变红?二、是如何能知道车过了信号机?
     前者很快就明白了,就是为了防追尾!当然更确切得说是闭塞运行,而且也很快注意到了通过信号机之间信号变化的关系,但对闭塞运行(别的闭塞方法)的认识是在看了《技规》后才建立起来,当然,也是看了《技规》我才知道那叫信号机,而不是信号灯。
     那么信号机如何对能知道机车过了信号机?信号机之间又是如何“联系”的?后来渐渐得发现没有信号机的地方,如果有轨接缝,总是有两根金属线联接缝两侧的轨,于是我想到了,一定是用钢轨来传电信号,这样才能把信号机联系起来(一直到有了《技规》才知道还有机车信号机)。但过了很长时间,到了刚上高中时,我才有一天突然想起来在信号机下的那个轨缝是专门绝缘的,还有导线接到信号机里,才恍然大悟。后来还去试了试,把两个轨缝用口香糖的铝箔纸导了电,信号灯就变红了,当时非常我高兴!(但后来特别到了现在,我才知道铁路的通信信号是门多么大的学问,我才知道那时搞明白的只是沧海一粟!车迷们注意:我说的这把信号变红的事一定不能去试,成年人了,也知道这事的性质
     后来,我得到了《技规》,在大学里看到了关于机车方的专业学术期刊……,一步步感到了铁路的博大精深,也真正得开始了我的车迷正路——学习铁路知识之路!

     二、铁路知识也在感染了我的朋友们(过去不是车迷的人)
     高考后的第二天,我们四个同学就按很早定好的计划去了潍坊火车站看车并画车站的线路图(当然潍坊站不大),这是我第一次带同学去车站看车,而且也是我第一次上机车,这也给同学们更大的新奇。在大二开学的前一天,我又与另一位同学一起去东风站画了东风站的线路图……后来又多次带同学去看车,我把我的十多位好朋友带去了火车站,也让他们对铁路有了一点认识,他们大都还是知之甚少,但也真正地感悟到了铁路博大精深,也能理解像我这样的火车迷们对火车的特殊感情!他们虽然没有成为像我一样的火车迷,但也开始关心铁路,坐火车时也开始观察外面的线路……有那么两位同学特别让我高兴——回家的前主动问我这一路上有什么特别值得看的,让我告诉他们,也好“欣赏”,后来还告诉我,在路上看什么样的机车,什么样的信号机……。
     一位女同学对我说:“能让这么多人与你去火车站在,石子枕木上走上一天,并开始对火车也产生些兴趣……这说明你的话很有感染力!”她这么说我当时很高兴,后来想,这哪里是我的话的感染力,分明铁路丰富的知识与内在的底韵感染了更多的想充实自己的有志青年!
     我不是块金子,我只是发现了“铁路”这座被大山压在下面的金矿,我只是无私得把这笔精神财富告诉了更多的人!

     三、我想反问:火车有什么不好看的???
     我的爱好可能也是特别了点,引来了极多不可理解我的目光!当然,这些不理解的目光里有两类,一种是真诚想知道铁路的什么魅力在吸引着像我这样的火车迷,甚至想来分享这份快乐。我常常在几个对此稍有兴趣的朋友面前讲我的爱好,给他们讲驼峰溜放,给他们讲闭塞运行……。
     然而,有些人对火车迷的爱好就是不能容忍,总会以一种鄙视的口气说:火车有什么好看的……。我听了这样的话很不高兴,而且我还发现这些人里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他们大都有且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皮球”!后来静下来想想,这也是必然,当他们只有这一个泡沫一样的爱好时,头脑也就必然像皮球一样空,也就只知道疯狂,哪能理解充满知识内涵的铁路?
     我们是火车迷。我们不搞个人崇拜,我们不搞集体疯狂。我们的爱好中敬重的是那些为铁路技术进步而努力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我们敬重的是那些开山架桥的筑路大军和独自走在铁路上的巡道工;我们敬重的是那些不分节假日都奔驰在第一线的司机和不分风霜雪雨严寒酷暑都奋战在编组站的调车工人……,总之我们敬重的是那些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建设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人们。
     从线路勘察到场站设计,从岩土工程到桥遂建造,从通信信号到闭塞运行,不论是机车车辆结构还是电气传动,不论是内燃机车的柴油机还是电力牵引的供配电……哪一点不是蕴涵了我们一生都学不完的知识?哪一方面不是全世界各大国为了设计研究开发,专门设立研究所,甚至是相互技术竞争?
     每当我想到上面这些,我就感自豪,我们的爱好是多么有知识底蕴是多么有文化内涵!每当我想到这些,我就想大声反问那些不能容忍我们的人:火车有什么不好看的???


     四、从孤独到共鸣

     在整整二十年的车迷之路上,我感到的真是一种孤独,虽然也有同学与我同去看火车画火车站的线路,但还是没找到一个能像我一样如此执着的火车迷,一个人不被理解那是一种痛苦。
     05年的夏天,为了查中国历史上的火车事故时发现了海子铁路网,发现了这个车迷的家,我真想对着这网页说那句革命电影里所常用的那句话:“同志,我终于找到组织了!”当时我就很自责,我为什么就没有想要利用网络来找知音啊?可能是我过去孤独惯了,不被别人理解得也怕了,把找火车迷知音当成了一种遥远的奢侈。
     很快,在华北中原论坛里我结识了很多火车迷,或许我们相隔千里,不曾见面,但共同的爱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朋友,让我们亲如一家人!我总结了下面的三个原因(后两个是我们特有的):
     1、作为共同爱好,我们有共同语言。
     2、我们在社会上特别不受别人理解,很多车迷也是像我一样,在没有见到网上的车迷朋友以前都有那种孤独感,一旦找到知音就         特别亲切。
     3、不像别的爱好有专门期刊杂志,电视上也从不报道我们火车迷,我们自己能从这么一个孤独不被人理解的环境中各自成长为火         车迷(就像牛顿与莱布尼茨各自发明微积分),这说明我们自身有许多共同点——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对生活充满激情、执         着于自己的理想……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革命目的走到了一起来了!

     五、我是火车迷我自豪   我是火车迷我骄傲
     我常常站在铁路旁,一列列火车奔驰而过,从有我有记忆开始,而来二十有一年矣。二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火车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火车充实了我的生活,火车让我品味到了更多的人生……当我失去的时候,我就想:还好,还有火车陪伴我。当我郁闷的时候,我也想:没关系,我还有作为一个火车迷的快乐。每当我看到长龙驶过,每当我看到编组站里那望不到边的线路,每当我看到林立的信号机,我就把一切烦恼扔出了宇宙!只有快乐!
     我是火车迷我自豪,我是火车迷我骄傲,我今生有幸,能成为一个火车迷,能走自己的车迷之路!也许我没有什么才华,也许我不可能轰轰烈烈,但我心中有你,我同样可以走过充实的人生。因此,不论别人给我多少误解,无论我们要经历多少曲折,能成为火车迷,我们终生无悔!

                 铁路,你是快捷、经济、安全、环保的运输方式,200年来世界的发展因你更精彩!
                 铁路,你有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20年来我的成长也同样因你更精彩!

                 火车,已熔入了我的生命!


                                                    ###  尾声  ###


     最后我送给车迷朋友们下面的话来结束我的拙作:

                                   学习铁路知识,感悟铁路内涵,知而获智,智达高远。


                                                                                     ----全文完----
                                                                                            机车电传动 拙作

                                                                                                   2006.4.15清晨
发表于 2006-4-15 07: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我与火车不得不说的故事

[UploadFile=DSC08815_1145058495.jpg]祝贺lz生日快乐,楼主比我大1岁。但是我感觉咱们应该是同一个年级?
与你比起来,在我成长历程中几乎没有怎么看过火车~
这张照片lz应该知道在哪里拍摄的。很想看到1年后这里变成什么样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5-2 06: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