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联系,过年回家和家人团聚,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随着通讯、网络、信息的发展,即使跨越千山万水,甚至大洋彼岸,人们也可以实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感觉。然而,再多的电话联系,再多的短信联系,再多的网上聊天,也难于比拟面对面地和家人坐在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那种温馨是难以溢于言表的,是难于用语言来形容的幸福。纵然路途再遥远,人们也要回家去,就是为了圆心中的团圆梦。 长期以来,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一直承担着万千旅客的安全出行和大宗货物运输的“核心”力量,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腾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即使是铁路部门千方百计增加运力,千方百计改善服务,千方百计确保安全,千方百计关心一线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也很难改变全国运力不均衡状况,使铁路一到春运就陷入运力极度紧张的窘境。每年春节将至之时,很多人都开始回家心切,跃跃欲试,可一听到“春运”两字就犯愁。铁路,自然而然也成为了媒体、网络,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各种埋怨声,咒骂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各种埋怨可以理解,各种委屈可以接受,因为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回家过年。但大家可曾想过,当一列列火车在祖国大地平安驰骋,我们普通的民众除了最直接接触的售票员、列车员外,又有多少默默无闻为了列车的平安运行付出青春与梦想,付出多少艰辛与汗水呢?当我们因火车的晚点、春运期间遭遇“一票难求”时而忍不住抱怨时,也会想一想此时此刻,还有多少铁路人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是在自己回家的路上,而是在为了确保旅客安全回家的路上呢?也会想想正是由于千千万万普普通通坚守岗位的铁路人付出辛劳和汗水才得以使得铁路这个大联动机安全运转,即便再怎么艰难,也要确保旅客能安全到家呢?君不见,有多少铁路职工服从春运大局,奔赴在千里铁道线上,沐风滞雨抗击冰雪?君不见,有多少铁路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忙碌奔波在旅客需要服务的火车站、列车上?君不见,有多少铁路职工甘于寂寞,坚守在杳无人烟、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桥梁隧道? 2014年春运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之后的第一个春运,是其政企分开后的遭遇的首场考验。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表示,2014年铁路的春运预计发送旅客是2.58亿人次,同比增长7.9%,“高峰是在节前,特别是务工流、探亲流、学生流高度叠加,铁路运输的能力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非常突出。”今年运力矛盾仍然突出,一票难求的情况仍然存在,票价保持不变。 同时,铁路部门还通过优先办理学生票,降低务工人员团体票办理门槛,改善购票软件、完善网络、购票渠道,坚决打击“票贩子”等多种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迎接春运“大考”,努力实现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目标。 2014年的春运,旅客回家的路难,旅客出行很辛苦,旅客回家的路艰难,但铁路人回家路更难;春运坐车的旅客辛苦,为春运服务的铁路人更加辛苦。当然,也许有的人会说,确保铁路交通安全畅通,这是铁路人的职责所在。没错!笔者说这些,只是希望旅客也能站在铁路职工的角度,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国情民情的实际,就让我们满怀一份感恩的心,给予最大的理解吧。在春节期间万家团圆的时候,广大铁路职工仍然奋战在春运一线,一些客运职工在繁忙的火车站、列车上,身兼数职、忘我工作,实践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繁忙的列车上,有多少乘务员、检车员、服务人员在不眠不休地奔波忙碌,实践着“待旅客如亲人”的承诺。千里铁道线上,有多少线路工在风雨中挥汗如雨,整治线桥设备病害,确保铁路线路安全畅通…… 2014年的春运,注定要为铁路职工贴上辛苦的标签。辛苦就要有回报,铁路人需要得到的最大回报就是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理解。看着亿万旅客少排队就买到票,看着旅客顺利进站上车,看着旅客乘车时满意的笑脸,看着旅客下车时轻快的脚步……铁路人最开心的,是看到亿万旅客能安全、顺利地回家。辛苦铁路人,幸福全国人,这是时代赋予铁路的社会责任,这也是全国300万铁路干部职工的共同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