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oshong 于 2013-12-5 16:14 编辑
那是针对原铁道部观点说的气话。”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吃掉安全余量”的求证,周翊民强调。
2011年6月,京沪高铁降速,这位原铁道部科技司司长就此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高铁350公里时速,是吃掉了引进外国技术的安全余量。
时隔两年多,他解释说,此话原意是反对把高铁技术发展“政绩化”。他始终认为,中国交通运输行业中自主能力最强、技术水平真正走到世界前列的就是铁路,“完成中国铁路客货量所用的机车车辆,95%以上都是中国制造,这是非常令人自豪的成绩。”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担任铁道部科技司司长直至2002年从铁道部高速办副主任退休,在整个90年代那段火热的岁月里,周翊民都是中国铁路装备工业自主创新,尤其是高速铁路自主道路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之一。
采访中,回顾中国高铁发展的戏剧性变化,周翊民认为,“高速列车的制造技术完全引进,对不对呢?对。否则,我们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在其看来,“因为我们过去搞了中华之星,搞了先锋号,做了大量充分的技术准备,已经有几百个工程人员参与了高速列车、高速铁路的研究设计,引进国外高铁技术后,才能消化吸收掌握得这样快。”
对此,一位对周翊民熟悉的业内人士向本刊记者解释说,“毕竟他已经离开高铁研制一线十多年了,业内发生的巨大变化,没有亲临,无法体验。
这些人太没节操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