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新浪微博
湖北日报讯:经过整整4年建设,武咸城铁即将成为首条通车的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它在技术上有何特点?将采取何种运行模式?
最快3分钟可发一趟车
从武昌站出发,武咸城铁沿途共设有汤逊湖、庙山、咸宁南等13座车站,其中汤逊湖站与庙山站间距仅3公里多。“这个区间带有城市轨道交通的性质,列车时速约控制在70公里左右;从纸坊东站往南,就可达到时速250公里。”铁四院武咸城际铁路设计负责人孔德华介绍。
根据客流需求,武咸城铁有望实现公交化运营,其特点是小编组、高密度,即一趟只跑8节车,不会两列重联。乘客可选择一站直达和中途停站两种方式,最高发车频率能达到3分钟一趟,最快运行时间仅半小时。
同样穿梭在武汉与咸宁间,乘坐武广高铁与武咸城铁将是两般感受:武广高铁更像在高架隔离带之间“贴地飞行”,而武咸城铁能让您饱览秀美的自然风光——从武汉出城后,依次经过汤逊湖、梁子湖和斧头湖,碧波荡漾,湖景怡人;进入咸宁后恰从十六潭公园穿过,远处潜山耸翠,一派山水园林美景。
这正是城铁设计时最大的难点。“武咸城铁沿线除部分岩溶地段外,地质结构并不复杂,最大难度是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汤逊湖、梁子湖、斧头湖都是生态敏感区,施工期间污水不能流入湖中。且沿线地下管道纵横,建设时需要避让。”孔德华说。
由于沿线城镇化程度较高,土地资源宝贵,在站房设计时还得最大限度利用地形,并与城市及城镇规划相适应。“如汤逊湖车站是个悬空的车站:地面是公路,第二层是站厅,最高一层则是站台。咸宁东站、咸宁南站均沿十六潭路铺设,减少对规划用地的影响。”
曾为沙特麦加轻轨做样板
武咸城铁于2009年启动时,最早开工的是江夏土地堂到咸宁贺胜桥19.6公里长的武咸城铁综合试验段,这也是次年通车的沙特麦加轻轨的一比一模拟试验段。
为何选择武咸城铁做试验段?孔德华介绍,国内铁路坡度一般未超过20‰,但沙特麦加轻轨线路最大坡度达到40‰。在土地堂-贺胜桥段建试验段,坡度可满足这一标准。
麦加轻轨铁路的建设,是为缓解每年朝觐期间的交通压力,因此,其行车密度为每隔70秒发车一趟,这对铁路基建、通信信号、列车控制系统等均是全新挑战。由于车站密集及列车速度等条件限制,要求列车到站前能很快刹车;出站时也能很快提速,对轨道和车辆性能要求很高。
中铁十一局与中铁十八局顺利完成土地堂-贺胜桥段铺设任务后,为中国铁建承建沙特麦加轻轨铁路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建设者因此顺利完成了麦加轻轨这条世界上设计运能最大、运营模式最复杂、同类工程建设工期最短的轻轨铁路项目。
麦加轻轨通车后,武咸试验段顺利完成历史使命。武咸通车后,人们是感受不到这一段坡度的,因为后期建设中,武咸城铁已将这一路段的坡度垫平。
连续箱梁在武广高铁上转体对接
在横沟桥东站附近,武咸城际铁路从武广高铁上方架越。我国首座跨高铁的连续箱梁桥就建在这里。这也是全线的重难点工程之一。
中铁十一局湖北城际铁路项目部总工袁定安介绍,由于武广高铁行车密度大,直接在高铁上空架桥,极易影响运行安全。如何解决架桥与高铁运营两不误的难题?
他们采用桥梁“转体”的思路。先从两边桥墩上分别向远离高铁上空的方向浇筑出连续箱梁,再将桥体如时钟指针般转体到高铁上空对接。
2011年4月3日凌晨,2幅重达4500吨的连续箱梁,经过近1小时的精确牵引后,在武广高铁线上空一次性对接成功。这一成功转体,为武咸城铁按期通车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同类桥梁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袁定安介绍,武咸城铁在施工时,还有几桩“有惊无险”的故事。
江夏至咸宁段地下岩溶发育,桩基很难打实。“在十六潭特大桥桩基施工时,头天晚上刚灌好桩,第二天一看,不见了!下沉了足足七八米。在栗林特大桥施工时,一根桩足足打了2个多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