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1-29 20: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宇星 发表于 2013-11-29 13:58 
1、呼和——满洲里的车在集通线没有修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此车是为了方便蒙东人民来往首府呼和浩特而开行 ...
快价慢速列车 发表于 2013-11-28 22:06 
呼和浩特到海拉尔的列车并不绕路,它原来在赤峰到北京间夕发朝至,而且在齐齐哈尔 白城 赤峰 通辽都有大量预 ...
兄,呼和浩特到海拉尔的列车开行于1979年(一说1980?)初为临客,1981年转正。这趟列车根本与集包没有八干子的关系。比集包通车早了18年。当然了,这种预留老百姓是买不上的,赤 通 白这三个车站和齐齐哈尔是必有预留的,这种预留,硬卧至少是处级干部,即县团级以上的干部,或相当于县团级的干部,软卧至少是地师级干部。非盟里五套班子基本上买不到软卧,一切空铺费用支付由内蒙古自治区支付给齐齐哈尔铁路局(现哈尔滨铁路局),这是千真万确的,白城站的硬卧预留主要针对乌兰浩特兴安盟的县处级干部。很多县处级干部都要排队等号,好几天才能买上,因为一趟编组过小的列车,卧铺很少。甚至当年连一些内蒙古内的县级单位都有硬卧预留(有师级单位驻扎的地方有软卧预留),当然这种预留老百姓见不到。当年的1468卧铺没有太多的预留,况且非省会的正线进京车时间也太垃圾,人们就全坐海拉尔的车到西直门下车,而不坐1468次。
K1115肯定是为了榆林,能走京广已经烧高香了,否则照老刘那会,是车不是车的都往京九那些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轰。
1717和我说的那些肯定有关系, 一趟延长的列车,没有特殊原因是不可能改线的,北京到满洲里,北京到图门,这两趟原来天津始发的列车,也是非常坚挺的走了天津,而没有改线,那些不是天津始发的列车,一律更改了运行线路。
1456肯定是,延长肯定是为了首府。T267也是照顾呼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