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overeal 于 2013-10-8 13:12 编辑
昨天经过商丘,又想起了这个话题。商丘站破烂不堪,商丘南4等小站,不仅没有始发车,过路车也很多不停的。商丘在这件事中是彻底的输家。这事按说是盖棺定论了,不过突然想到,当时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事情的过程,大家都挺清楚,这里就不细说了。一开始,商丘地方政府和百姓的确操蛋,把端上门的鸭子踢飞了。阜阳抓住机会,趁虚而入。我想:事情到了这里,其实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今天的惨状是一开始机会主义自我膨胀和后期投降主义自乱阵脚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代社会,所有的大型经济活动都是博弈的结果。博弈靠的是是双方实力与运用实力的技巧。实力决定了底线,技巧决定了在这个底线基础上能往前走多远。
一开始的规划,京九陇海共站、扩建商丘站、建大型编组站,是个让商丘收获最大化的方案。这个方案因为机会主义和自我膨胀而流产。但是,是不是就只剩下后来实际运行的那个方案了呢?立交跨越陇海线,在沿线建设一个小站,这应该说是商丘收获最小化的方案了(更差的是不经过商丘,但那样绕得太远,就不符合铁道部本身的利益了)。在这最大和最小两个方案之间,有没有找到中间方案的可能?我认为还是有的。
对铁道部来说,虽然被前期商丘地方政府和百姓的愚蠢行为伤透了心,但商丘的地理位置摆在那里,如果惩罚得太过分,比如绕过整个商丘改走砀山淮北,不仅大幅增加建设成本,其他地方也不会同意。人是理性的动物,看中的是利益,感情在博弈中是最不重要的因素。既然一开始这个项目里商丘人的家乡感情不能起作用,后期对商丘的厌恶同样不是决定性因素。
阜阳介入抢夺的是编组站、客技站等枢纽设施,这个是阜阳利益所在,逐利是人的本性,无可厚非。但是阜阳不可能决定线路在商丘境内的走向。阜阳在这个项目里是白手起家,手头的资源并不算多,跟铁道部进行充分利益交换之后获得这些收获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不会再有多余的利益可以拿来换取铁道部把商丘往死里整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对商丘来说,即便失去了编组站,只要京九线还进商丘站,哪怕不扩建商丘站,都比后来的方案好得多。因为商丘站客流量大,不仅是一等站,还有开行始发车的条件。如果京九进商丘站,就不会有那么多车跨越商丘。当时的大郑局实力雄厚,这也是当初商丘方面胡来的资本之一。后来改成阜阳方案后,郑局实力还是一样,只是心态变了,慌了,乱了阵脚。希望靠拆迁发财的老百姓,如果根本不拆迁,他们也是不愿意的。百姓的漫天要价到后期应该是不难解决的问题。
所以,只要商丘和郑局方面当时冷静分析一下自己手里的牌,玩好这幅牌,打好心理战。京九线进商丘站还是有可能争取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