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6月9日在北京第二中级法院出庭受审
【编者按】
世人烧香拜佛,但求一个心安。贪官们沉迷于名利财色的物欲陷阱,精神境界往往污浊低下,再加上平时坏事做多势必“做贼心虚”,时刻害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乃至于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因而寄望于神佛庇佑者甚多。然而,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果一个人贪赃枉法、敛财好色、肆意违法作恶,却不能在行为上恪守佛陀所提出的最基本教义,那么无论多么“虔诚”地烧香拜佛,也不过是徒有其表、本末倒置,终究逃不开因果循环,终将自食其果。
近日受审的贪腐高官刘志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据媒体报道:为求“平安”,刘志军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一些项目的开工竣工,刘志军都会请“大师”选择黄道吉日。时至今日,虽然他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貌似无比虔诚,但最后也求不来“平安”。正如星云大师所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怎么能得豆呢?做了坏事要得到好的报应是不可能的。如同一块石头靠自身重量沉到河里,无论你怎么祈求这块石头都不会浮上来。同样的道理,做了坏事,无论怎么祈求、忏悔,都没有用,神明是不会原谅的。”
【事件回顾】
刘志军一案开审 媒体曝其长期烧香拜佛求平安 6月9日上午,原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刘志军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将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据媒体报道,刘志军所涉及的滥用职权主要是为民营企业主丁羽心谋取巨额非法利益。从1997年至2010年,刘志军通过运作中标铁路工程项目、投资高铁相关产业、获取铁路车皮计划等方式,为丁羽心提供帮助,造成34亿元损失。丁羽心及其子从中非法获利30亿余元。
为回报刘志军的帮助,丁羽心先后花费4千多万元,在刘志军指使下,运作“打捞”落马的原铁道部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何洪达。另外,刘志军还涉嫌收受南昌铁路局原局长邵力平等10人贿赂共计1482万元;收受他人所送价值1334万余元的贵重物品。
刘志军曾交代,他全力帮助丁羽心将企业做大做强,就是要把丁羽心的企业打造成自己仕途的经济基础,让丁羽心在他需要时,到处奔走,用钱铺路,大把花钱,满足他的私欲。为回报,丁羽心拿金钱为刘志军开路,满足刘志军的权欲和色欲。
为求“平安”,刘志军长期在家烧香拜佛,还在办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一些项目的开工竣工,刘志军都会请“大师”选择黄道吉日。
【众口热议】
@诛心:按说刘志军作为一个部级领导,应当具有较高的智慧和慎密的逻辑思维,佛祖要求的是清心寡欲,他却有8个情妇;佛祖要求的是消除业障,而他却贪污腐败,增加业障。拜佛却处处与佛祖作对,难道不怕佛祖降罪于他?
其实不仅是刘志军,几乎很多贪官、富商,都有类似的求神拜佛的习惯,这些人拜佛祖,其实不是为了修行、净化心灵,甚至连求心安的心思也没有,他们求的是佛祖保佑自己升官发财、不出事,所以刘志军们拜佛完全是一种惯有的功利主义行为。
刘志军拜佛的功利性有两层:
第一层是“有求于佛”,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宗教信仰与国外其他民族明显不同,国外大多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是一种祈求神灵拯救、净化自己的灵魂,获取精神世界的支撑,他们并不企图向神灵索取什么。而中国人则不同,没好处的事中国人是不干的,看看中国的庙宇里,求神拜佛的不是求升官发财,就是求子求孙,拿佛祖神灵当二傻子,用几文钱的买香钱,就要求佛祖回馈一大堆东西。
第二层,刘志军也不是浑浑噩噩的一般地方官员,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对不起佛祖”的,所以他长期给佛祖“送礼”,进行供奉,按照官员们的思维,收了礼就应该给人家办事、保佑自己,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已经在刘志军们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
@秦汉雄风: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是刘志军喜好烧香拜佛乃至走上违法乱纪的思想根源。“官本位”思想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腐意识,即以官为本、以官为尊、以官为荣,如今已演变并集中体现为“官气”加“铜臭气”,其核心就是把“升官发财”看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把获取个人私利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即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当官,都是为了发财,都是为了光宗耀祖,都是为了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当了官,就会拥有一切。做官者一旦上瘾痴迷,往往会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不顾组织及他人的名誉和利益。正是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的作用下,刘志军把权力作为追名逐利的工具,甚至不择手段创造政绩,大肆贪污受贿玩女人,并以烧香拜佛等方式掩盖其内心的不安与恐惧,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可悲下场。
从已查处的腐败官员中,有不少是“善男信女”,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为自己为亲友为情妇为利害关系人牟取了不正当利益,心里十分惧怕,总担心会被人发现,总想祈求鬼神来保佑他们不出事。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有一些人是在使用障眼法伪装善良,或借机大肆敛财。比如,在6年里疯狂敛财3200万元的内蒙古赤峰市原市长徐国元在家中设立佛堂,每天烧香拜佛,每收到一笔赃钱都先在佛龛下放一段时间,即使进了监狱,也每日手捧佛经念诵。刘志军也是如此。据悉,除涉嫌受贿6000余万元外,他还涉嫌帮助女商人丁书苗非法获利30亿余元;另外,他生活作风糜烂,包养了多名情妇。这些犹如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身上,他不去找鬼神帮忙行吗?!
@财讯网:刘志军从一个修建焦枝铁路的青年民工最终成长为铁道部部长,出身并非官宦子弟的他,靠自己的能力、苦干,外加机遇,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屌丝成功的神话。而他最初也是一派农民的本色,生活简朴,早饭常常是两根油条,一碗豆浆。生活简单,但是工作从不马虎,他抓铁道部机关作风,统一制服,统一动作,一板一眼,很得领导肯定。
但是,若干年后,仕途一路青云直上的刘志军,生活上不再是朴实无华,为追求奢糜生活,指使、纵容手下擅自动用财政资金,在北京市八大处公园和怀柔县违规建造了豪华别墅享用。落马之后,他还被曝光有18个情妇,并且都是娱乐圈的美女,新版《红楼梦》中的十二钗无一幸免。
他所辖下的铁道部,动车奢华采购,还有违规招标,扯出一连串的窝案。继刘志军之后,已经有罗金宝、刘志军、张曙光等一干人员落马。2万亿的铁路负债,竟然养出了如此诸多惊天大蠹。想当初,他们都是从基层做起,也曾兢兢业业,可是一旦手握重权,却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彻底蜕变。
刘志军案开庭审理,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审判。笃信神佛的刘志军,可曾参悟:有时候,佛与魔仅在一念之间。
@朱四倍:官员迷信,已经不是新闻。据调查,县处级干部迷信情况很严重,其中信“相面”的比例竟高达28.3%。这是当下官员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的典型折射,更是缺少科学理性的象征。部级官员刘志军的迷信是一面镜子。拜佛、请靠山,可以想象刘志军也受苦于官员任免程序的不透明、不确定。因此,当官员迷信“蔚然成风”,高级官员也中毒颇深时,背后该隐藏着多么可怕的潜规则!
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腐败促使了迷信行为的蔓延。如果官员腐败了,不问制度问鬼神,求助于神秘莫测的占卜,对权力制约制度是极大的羞辱。正因制度乏力,官员才迷信不迷民意,这是转型期社会的大问题。解决不当,社会必将付出沉重代价。
@午夜听蝉:家里烧香拜佛,办公室布置“靠山石”,却难保刘志军“平安”,教训值得深思。这已不是什么个案了。近些年,被媒体曝出的地方官员迷信风水的形形色色事例举不胜举。某市的骆马湖改名“马上湖”。某西部地区的国家级重点贫困县,耗巨资搬运一块被奉为神石的大石头,以寓意“石(时)来运转”等等,不一而足。人们不禁要问,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何如此迷信风水?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他们“心中有鬼”!
这些官员迷信风水,求神拜佛,迷的不是“风水”而是仕途,求的不是“菩萨”而是上司,烧的不是“高香”而是钞票。在他们看来,只有领导才是其职业生涯的终结者与拯救者,因此他们不辞辛劳迷信上司,不择手段跑官要官,送礼行贿。因此,针对神秘力量的烧香拜佛不过是唯上级是尊的官场迷信的一个延伸罢了。
身为铁道部部长高官的刘志军,应该知道自己位高权重,应该知道权力是人民给的,应该对权力心存敬畏,用好手中的职权。然而,官商勾结,让国家蒙受34亿元损失,他岂能心安。于是便惟恐东窗事发,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寻求一种精神支柱为自己撑腰,请冥冥之中的神灵庇佑,以求逢凶化吉。这就是官场中出现的“一边贪污腐败,一边烧香拜佛”的风水现象。
@燃灯者:刘志军有今天的结果,完全与拜佛不诚无关,更不是拜错了“佛”。而是因为其心术不正,未能树立正确的信仰。
信仰固然是一个人不能缺少的精神粮食,但是如果想借助“信仰”的遮掩,来行苟且之事,那么最终会被信仰所误。在我看来,信佛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如果信佛的目的是为了让神佛保佑自己免受罪恶的处罚,那么无论是共产主义的追随者,还是佛教的信徒,亦或是基督教的门徒,都不能避免被审判。
其实简单而言,所谓的信仰就是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颗仁爱善良的心,一颗自控自爱的心。这一点在世界三大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教义中清晰可见,亦是其主线。
真正能够庇佑人的是顶天立地做事、堂堂正正做人。遗憾的是,烧香拜佛的刘志军未能明白这个道理,他不但未能守住自己最初的信仰,反而是披着共产主义这一伟大信仰的外衣,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无论是烧香拜佛的信仰,还是伟大的共产主义信仰都不能给予任何帮助,因为他的行为已经偏离了信仰的轨道,甚至偏离了做人的本分。
一个人可以没有信仰,但是绝不能披着信仰的外衣行不轨之事,否则必将身败名裂、身陷囹圄。刘志军与刘铁男就是很好的佐证。
【法师评说】
宣化上人:烧香拜佛不是交保护费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么一种佛教徒,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你会认为他们是佛教徒,因为他们号称自己是信佛的,理由是他们每个月的那几天都会跑到寺庙里烧上一枝香,然后对佛陀说出自己的愿望(在我看来应该称之为“欲望”更贴切)。然后就回家等着理想变成现实。但是这些欲望并不经常能得到满足。
当理想没有变成现实的时候,他们就会充满抱怨和怀疑,这导致他们的信心变的摇摇欲坠。为什么我信佛这么久,我还会有这么多不顺和不快?为什么我的生意不挣钱?为什么我家里人得病?为什么我儿子早恋?为什么我没得到一个更大的有窗户的办公室?为什么很多不信佛的人却开着比我更漂亮的车?佛陀是否该为此承担责任?
我想说的是,虽然你认为自己信佛,但我对此表示怀疑,释迦牟尼没有教你去杀生,但是你却在杀生,释迦牟尼说不要做这些,不要做那些,不知道你做到了几点,假如你多数都没做到,那么我认为你的抱怨缺乏理由,你不太适宜宣称自己信佛,因为从你的行为很难看出你信佛什么。佛说的你全不照办。
还有的人抱怨说,他已经信佛很多年,每个月都要去寺庙烧香,但他还是未能避免噩运的降临。他想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知道,佛陀不是黑社会,你也不是在交保护费,佛陀并不在乎有多少人对他表示忠心,交多少保护费,他想要的是你照他说的去做,这就足够了。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佛陀说过什么,却声称自己相信佛陀,这就象是你宣称自己相信一个你毫无了解的人一样荒谬。
对于一个佛教徒来说,拥有过多的物质享受并非好事,你拥有的越多,需要操心的也就越多。过于优越的生活很容易击退你的出离心。
佛教是解脱之道,而不是给你套上更多的枷锁。所以在佛教徒看来,利用佛法来获取那些短期利益属于短视的行为,相当于你跑到购物天堂香港只买了一块肥皂回来一样。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信佛的人,那么你应该先去了解佛陀的话,然后照他说的作,这样你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佛陀不希望你为了短期的利益抛弃长期的利益,这样非常不明智。在你搞清楚佛法的用途之后,假如你还愿意留下来的话,你可以试着改变自己的行为。
智宗法师:“修整言行”才是真修行 在寺院里常常见到众多的居士大把大把地、一捆一捆地,甚至是整箱整箱地在香炉里烧香,他们认为多烧多福,多烧香说明我心诚。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偏见误解。这种偏见误解反映到生活中,就造成一系列的恶果,比如说,在行为上破坏卫生,污染环境;在信仰上,形成一种迷信现象,使我们佛教倍受现代文明社会的批评,成为落后不开化的代名词……
居士在家中供佛,早晚各一支清香即可,不必求什么三支九支的。敬佛关键在于心诚,学佛也关键在于学佛一样的诚心。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学佛修行当然更是这个道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佛菩萨虽然是慈悲喜舍,广开方便,但却是无私的、平等的,如果说你多烧香佛菩萨就给予你多一些,那佛菩萨岂不成了人人痛恨的贪官污吏?那还是佛菩萨吗?!
其实,类似于多烧香多得福的错误认识,在居士中还有很多。像有些居士就认为,是居士,家里就该有佛像;还有居士认为,是居士,手里就该常拿有念珠;更有众多的居士坚决认定,修行就是念佛打坐,不打坐念佛就不是修行,是白过……于是因这种种的认识,才有了有的居士不分场合,在单位开会发言也先来一句“阿弥陀佛”,搞得全单位人都怪怪的,觉得他别扭;也才有了有的居士不管大人怎么埋怨,小孩怎么哭闹,手头上怎么忙乱,他每天也要雷打不动地双腿往那儿一盘……我这样讲,绝不是说念佛打坐不是修行,更不是否认念佛打坐的实际功用,而是提醒在家修行的居士们,要切记念佛打坐只是众多修行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说法不在于嘴,禅修不在于腿”,这是在佛教丛林中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六祖也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打坐只是修心养性的基础方法之一,它并不是开悟的绝对方法,只有心的清净无杂、了了分明,才是证悟的关键。
古人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个修行人,如果行住坐卧四威仪都能够恒处定中,这才是了不起的修行。况且,对于在家居士而言,修行最起码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在社会生活中,修整规范自己言行,越修越行,越修越让家人欢喜,越修越让社会接纳,越修越让大众钦敬。这才是大修行,真修行!
正如法师:烧香拜佛的意义 首先要明白烧香拜佛的意义。“香”是表法,象征身口意香。所谓“身口意香”,是指身口意的正确的行为,简单说有“十善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因此,烧香需要早晚烧一次。早上烧一次提醒自己今天身口意行为要正确;晚上烧一次,反省一下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则改,对则努力。烧这种香必定感召诸佛菩萨、龙天八部护助。
应该要明白拜佛的意义,一是去除我慢,二是向佛学习,三是向佛发露忏悔,四是修行的一种方法,五是可获无量功德,等等。
圣严法师:“有所求的拜佛”无益 修行的拜佛,有三层意义:1.忏悔罪过,2.修持禅定,3.感恩礼敬。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所求的拜佛,不能算是修菩萨行,故对人格的成长亦无助益,甚至还有鼓励人去投机取巧,走偏锋的负面作用。
佛教中常有批评只知瞌头而不知忏悔、只知拜佛而不知惭愧者,那种拜佛,不过是如鸡吃米、如捣蒜头。只有动作没有用心,对于身体健康,虽也有用,对于人格的提升则不起作用。真忏悔是发自内心恳切的意念,不拘限在一定的场所,也不一定要在佛像之前。佛像是礼拜时的道具,是伟大人格的象徵。对于拜佛的凡夫而言,佛菩萨的圣像,具有证明我们正在修持忏悔功德的功能。只是佛与菩萨的法身,遍处都是,永远都在。
【来源:中华佛光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