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若菲正在为旅客服务 
平时的余若菲特别小清新,与工作中判若两人。被访者供图 余若菲,昆明铁路局的一名列车长,目前负责从昆明到柳州的线路。曾经因为仅21岁就当上了列车长,她被网友戏称为“中国最年轻的美女列车长”。 4月13日,余若菲在自己的认证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亲们,这个男孩子自述叫王海,七岁,父亲叫王建云。目前已被图上这家福利院收容安置……如果孩子的父母正在找他或有人认识他,请尽快联系这家福利院。我们大家都转发起来吧…… 作为微博红人,余若菲在新浪的粉丝达53万多。这条微博一经发出,网友纷纷热心转发与互动。最终,经过约60个小时的努力,余若菲终于开心地在微博上告诉网友们:孩子的父亲已经找到,他已经重新回到自己温暖的家。此间,云南本地及一些国内媒体均持续报道了此事。 余若菲很爱做公益,微博寻人只是她热心肠的一部分。大旱时,她捐自己的工资买水送灾区,在救助的对象中,她最关注的是禄劝县新槽村新槽小学的孩子们。同事们都说,余若菲真是“最美列车长”,这份美,更多是来自内心的大爱。 列车就是社会大学 “列车是社会大学,我们永远都毕不了业,它只是加快我们成长的速度。”余若菲回想做列车长的经历,感慨地说。 一般说来,列车长的职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以及超过3年的铁路行业客运乘务经验。但由于2003年铁路系统改革的原因,只要专业对口,再通过考试,就可以破格录取,所以,余若菲21岁就顺利当上了列车长。由此,成为昆明铁路局最年轻的列车长。 上任不久,余若菲就被分到“夕阳红班”,这个团队的成员大多是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共有26人,其中18人都因身体不好在吃药。领导资历深的同事,对于一个21岁的黄毛丫头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刚开始,很多乘务员想到要被一个小女孩领导,都有不屑乃至抵触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余若菲主动情感投入,提高作业质量,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慢慢地建立起了威信,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慢慢地,团队里的氛围越来越融洽,余若菲烂漫的一面也不时流露了出来,她给这些可爱的“夕阳红”乘务员们分别都取了一个以“二”开头的名字,“二姨妈”、“二舅舅”、“二叔叔”、“二蛋”……大家觉得她更加亲切。 列车上,突发事件总是不可预知的。 去年,在一次晚上巡查时,余若菲发现10号车厢7号床下铺,有一个怀孕的少女大出血早产,疼得哇哇大叫。她闻讯赶到时,已经围了一群人,还有两个乘务员,可是他们都不知所措。见状,余若菲一面迅速采取相关应急措施,安抚她的情绪,联系前方医院,告诉她前方站已经安排好了救护车。此时,怀孕少女更加疼痛难忍,叫声越来越大,对此同样也毫无经验的余若菲告诉自己:“我是列车长,必须把这事儿处理好!必须保证母婴平安!” 于是,她端起一碗糖水,跟孕妇讲:“我现在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喝下去,喝下去就不疼了!”对方一口一口地喝下了糖水,叫声也渐渐有所缓和。当晚,火车晚点了90分钟,所幸的是,这个怀孕的少女坚持到最后,在到站医院产下了孩子。 在列车这所“大学”里,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余若菲清晰地记得,前不久,一位80多岁的美国华侨来中国旅游,上了柳州到昆明的列车后,却发现行李落在了柳州,焦急万分找到了乘务员请求帮助。余若菲向老人了解了情况后,得知他要去澳门,便告诉老人不要着急,并及时联系柳州火车站。当晚,就托人把行李寄到下一班列车上,送到了昆明站。 余若菲说,“别人掉的东西,哪怕是一串钥匙,我们都一定会想方设法联系失主。”还有一次,一名澳门大学的大学生把身份证落在了火车上,她亲自与澳门大学取得联系,查到了对方的电话,3个小时后,就和对方联系上,让他拿回了自己的身份证。
列车长就像指挥棒 余若菲知道,列车乘务员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工作,每天重复做着相同的事,整天面对的是窗外同样的风景,甚至每一次列车停站的地方都一样,“固定的车厢,以及车门前的那个沟,从来就没有变过。” 身为列车长,余若菲还要经常处理乘务员被旅客刁难的问题。就在接受采访时,她刚刚给一名同事做完思想工作,给旅客做思想工作也是经常的事。她说,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得耐心,不管怎样都不能寒了自己人的心。所以,很多时候,哪怕不是乘务员的错,作为列车长她也要亲自去和旅客道歉。 “列车长就像列车上的指挥棒,只有指挥棒发挥到很好作用时,整个班组才会团结。”在管理方面,余若菲走了很多的弯路,才有了今天的成熟。 还记得刚刚当列车长的时候,大年初一那天,余若菲见领导在责备她的乘务员,她什么都没想,冲上去就和领导大吵一架。如今回想起这件事,余若菲总是说,“毕竟当年太年轻,太过于冲动,要是换做现在的话,绝不会跑去找领导吵架,而是向领导诉说乘务员的苦衷。” 每逢春节,也是乘务员最忙,压力最大的时候。为了减压,乘务员们经常相互开玩笑,渐渐地,娱乐精神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余若菲说,有一次同事带了对象去,长得有些小胖,结果同事们就开玩笑地说:“怎么长得跟莲藕似的,有点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了。” 休息的时候,余若菲会绘声绘色地讲各种趣事,《甄嬛传》热播的时候,同事们也开始自创各种“甄嬛体”,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 除了工作上给手下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外,余若菲常常也转换自己的角色,有时候是领导,有时候是大姐,甚至曾经有人还戏称她为“妈妈”。而她有意无意间还做起了红娘,热心于帮助手下人介绍对象。 做萤火虫照亮他人 相对于工作,余若菲的生活有另一番景象,工作之余的她喜欢做些公益。 据余若菲介绍,曾经因为云南干旱,她整整捐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6000瓶矿泉水送到灾区。在所有救助的对象中,余若菲说自己最关注的还是禄劝县新槽村新槽小学的孩子们。那儿海拔4000多米,只能种一些青稞,在那里的50多名学生中,每天只有两块钱的生活费,特别艰苦。所以直到现在,余若菲依然关注着孩子们,有时间就带领同事一起做些捐赠。 为什么会做爱心公益?她说了一个故事:在温泉镇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收养了一个小孩,为了省出20块钱来给小孩买一双鞋,整整吃了30多天的洋芋。“我捐得也不多,几百块钱对我们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如果捐给那些需要的人,对他们来说就不一样。”余若菲说道。 在公益的路上,余若菲也曾遇到冷眼,那是她至今难忘的。“你活得只比萤火虫亮一点点,期望能照亮别人什么?”听到这样的评价,余若菲的内心始终没有动摇过。因为在她眼里,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生活中的余若菲有很多爱好,她经常会去跳拉丁舞,从初级到高级,不管是老人小孩,她都陪他们跳。在大观楼附近,她还免费给60岁以上的老人开了一个舞蹈班。余若菲说,和老人在一起,哪怕是他们只剩下半截玉米了,都会给你,而小孩更是有趣,他们要是给你东西,如果你不要的话,马上就会哭。 余若菲也喜欢养宠物,她家养的那只小狗,就是从流浪狗中心收养的。余若菲给她养的猫取了“小玉”的名字,这个名字来源于日本。“曾经有一只流浪猫叫做小玉,天天都会蹲在一条铁路边上,一副守望的表情,后来知道的人多了,纷纷前去观看,使得原本冷清的旅游路线又恢复了生机”。余若菲希望她的生活中也有这样一只“小玉”。 不管是爱心捐赠、收养动物,还是帮老人办舞蹈班,平凡的生活中,余若菲认为自己过得充实而幸福。她总是说,“幸福不是说出来的,是过出来的”。
来源: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