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3|回复: 0

民资入路可缓解高铁负债压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2 2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铁道网)   近年来,高铁在中国磅礴兴起,到2012年底,中国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高铁里程已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将是高铁建设更加跃进的一年,预计新增的高铁路网(包括城际线)达到5209公里。高铁建设的投入相当惊人,京津、武广两条客运专线,分别耗资206亿元和1200亿元,而于2011年6月投入运营的京沪高铁,以2209亿元的投资超过三峡大坝的2039亿元,成为中国最昂贵的工程。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铁路大发展所带来的债台高筑,到2012年三季度,铁路负债高达2066万亿元。随着大量高铁(客专)投入运营,铁路又将迎来还债高峰。

高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究竟有多大?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茹认为,现在一公里高铁投资近2亿,建成3000公里高铁,可以拉动国民经济1.5个百分点,影响上千家企业数百万工人。根据铁三院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的分析测算,仅京广高铁京郑段2030年前对全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就将达2758.44亿元。香港财政司原司长梁锦松是高铁建设的支持者,他认为,发展高铁建设,从经济角度看,可以带动沿线城市脱贫,因为有研究显示贫穷距离和大城市中心的距离有正相关关系,建设高铁并不在于是否能在短期内获得更好回报,作为基础设施可以有更多辐射效应。梁锦松的观点在湖南省耒阳市得到了印证,耒阳是一个资源枯竭的县级市,高铁耒阳西站作为一个县级站,目前停靠的高铁列车45趟,比地级市的高铁咸宁北站还多。如今正计划耗资百亿元围绕高铁耒阳西站大造新城,这座被称作“武广新城”的新区规划面积和人口也在不断扩大,已由当初的规划11.8平方公里、9.2万人扩容到现在的30平方公里、30万人。建成后,耒阳就融入了长沙一小时经济圈,武汉、广州2小时经济圈,实现成功转型。

高铁建设在现阶段中国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不足,高铁成本巨大,回报周期较长,不适合做短期投资。以往高铁的投资都是靠铁路自身融资进行,巨额的投入在延长了高铁运营里程的同时,也增加了铁路的负债数字。尽管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但距离民资真正进入铁路建设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可以预见,随着铁路的改制,高铁建设亟待解决的融资问题将成为决策者考虑的头等大事。换句话说,只有真正实现了融资方式多元化,高铁建设有可靠的财力保证,建设步伐才能加快,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4-30 2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