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年轻的80后,年青富有青春的朝气,他像一粒尘沙毫不起眼,但是从他的身上能体现出的是平凡、是干练、给人印象最多的是他那种具有不笑不说话的招牌式微笑。他很平凡、从不张扬,无论寒来暑往,还是天气恶劣,每当为旅客列车上水的时候,他总是显得那么从容,默默的在列车背后、用自己那双勤劳的手和那颗真诚的心为每趟列车、每节车厢上好水,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旅客有水喝,我们最苦最累也无怨无悔”。他就是供水车间一名普普通通的给水员――张伟。
要服务好就要业务好
2002年,张伟从部队转业到供水车间,就在郑州车站供水车间当上了一名上水工,这一晃11年过去了,他也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变成了老上水工。这些年来,从列车大提速,动车组、高速列车的开行,他经历了供水工作的大变迁。接发列车对数增加了,列车站停时间短了,业务技能要提升等等问题在年轻的张伟面前呈现出了一个成语,形势逼人。铁路的飞速发展促使业务技能更要跟上快车道,严峻的挑战让张伟深深的感到压力,一定要跟上发展的速度、时代的脉搏,发挥自己年轻的优势,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张伟一方面积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特别是对于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调图后,郑州站始发、路过的高铁客车增多,到发时间密集的情况,他的衣袋里深刻装着列车时刻表,坚持每天背诵,熟练掌握列车的到发时刻,特别是对站停时间短的重点列车更是做到心中有数,张嘴说出,为更好的为列车上好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在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工作技巧,特别是高速列车,做到车停上水及时、准确,动作整齐、规范。在对高速车和动车组的上水中,他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工作技能,同时向班组提出高速列车上水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防范措施等合理化建议,积极消除事故隐患,受到了车间和班组的认可和采纳实施,赢得了周围同志的好评。
要服务好就要素质好
在工作中,张伟同志总是风里来雨里去,坚持在最艰苦的岗位上为旅客列车上水,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2012年春运期间,他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坚守在第五作业区北一岗的岗位上水。北一岗离职工休息室达500多米之远。春运加开临客多,他往往在股道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用体力、用毅力、用顽强、用热情服务着每趟列车。1月21日张伟值夜班,极低的气温使股道里已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天寒地冻,步履艰难,这时一趟临客车进入10道,列车停稳后,列车背面的车门打开了,列车员焦急的左右张望着,当看到张伟就焦急的向他诉说水荒。由于一路上天气的寒冷,列车的注水口已经上冻了,坚实的冰柱堵住了上水管,已经好几站都无法上水,能不能想想办法给列车上水。为了确保列车供水,张伟想尽了办法,“敲、打、掏”,终于把上冻的注水口打开了,随即他为列车开始上水,水快速的通过长长地黑色胶管冲上了水箱。水满了,列车员看着因忙碌汗流满面的张伟再三表示感谢。在今年春运期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段记者采访张伟画面,张伟诚恳的说到:“郑州车站供水车间就是旅客列车用水需求的坚实保证,由我们在一切没有问题,我们每个给水员都会用我们的热情为你们真诚的服务”,这就是给水员张伟。
要服务好就要品质好
张伟执著的坚守在上水岗位上,默默的履行着“用自己勤劳朴实的双手,为过往旅客列车上好水”的岗位格言,作为一个年轻人,他热爱网络,注册了自己的微博,在他的留言中,可以经常的看到更新的话语,“祝朋友一路上出行平安、好运”、“ 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觉得寂寞,但是还好有旅客在身边通行”,一句句简单的话语,展示出了他的品质,一条条微博体现出了他的热心。张伟的家在许昌,每天下班后坐火车回家,当班再从许昌坐车到单位,两地来回跑,他没有迟到过一次,在车站和车间举行的各项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用自己的青春和微笑展示着自己的才华和潜力。在他读完《平凡至伟》一文中写下了这样的心得:“对照先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些被大家称为“平民英雄”,正因为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平凡的铁路一员,成就”终身事业不是偶然间就可以做到的,机会也不会主动送上门来,机会和荣誉永远青睐那些安全生产的‘多心人’,安全生产是铁路的永恒主题,优质服务是铁路人的至上追求。我坚信,安全无止境,服务无终点”。
张伟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水工。他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在他平凡的工作中,却孕育着一名给水员的高贵品质和对列车上水服务的热情。
(作者系中华铁道网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