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2|回复: 3

铁路票价到底谁说的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3 21: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社会各界对铁路票价的问题较为关注。无论官方还是企业,一度的“众说纷纭”让票价迷失了方向。

一方是官方的发言:3月21日,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表示,铁路总公司作为企业应该对票价的调整有一定自主权。(3月22日《北京晨报》)次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还表示,铁路运价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这种运价管理方式没改变。(3月22日《搜狐网》)

另一方是企业的代表:原铁道部长、新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在两会期间就表示,铁路的平均票价是偏低的,火车票价今后要按照市场规律、企业化经营。(3月12日《中国新闻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21日也表示:铁路今后的调价,就像中石化、中石油一样,按照市场规律提价和降价。(3月22日《新京报》)

铁路运输是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公共服务行业。铁路票价既关系铁路正常运营发展,又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铁路究竟是由政府指导“稳”定票价,还是完全走向市场上下浮动,一时把刚刚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铁路推向了“风口浪尖”。

铁路票价无论是完全市场化,还是政府指导定价,都应符合当前的国情、民情,由国情、民情“说得算”。既不能完全依据市场借机提价增加民众的出行成本,也不能过度依赖政府走“回头路”,违背铁路企业改制的初衷。

我国铁路票价的定价机制还不能完全市场化,因为它还不是一个纯粹的商品,具有特殊性。一是节假日回家只能选择回或者不回,不能选择回一半家,火车票提价只能让人们回不起家,而不可能让他们通过少走里程去支付涨出来的成本。二是春节回家的需求是刚性的,或是一种弹性很小的需求。春节团聚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情节,因此不会因为车票贵就不回家了。这意味着,如果通过提价来抑制客流,那价格必须提得很高方可能奏效。三是正常的商品价格上涨可以拉动供给,但是铁路作为垄断企业,在铁路领域提供这一服务别无他家,无论人们愿不愿意都得向它买票,运力的紧张和车票价格无太大关系。四是票价的高低与企业效益关系甚微。目前,亏本或微利是中国铁路的现实,客运亏损主要由货运弥补,公益性运输也由政府“买单”,通过涨价转嫁成本的方式暂时行不通。五是火车票价打折拉动需求的实际意义不大。众所周之,铁路运输在中长距离上占有绝对优势,客源相对固定,千里迢迢只能乘坐火车。铁路实施票价打折优惠,只能在短途或改善需求档次上吸引少量客流,利润空间甚微。所以,不能完全依据市场供需上下浮动。

当前,首先要解决的是乘车难的问题,保证想回家的人能买到车票。火车票难买不是价格问题,而是车票太少供不应求,直白地说就是分配问题。解决分配的问题无非就是增加供给和减少需求。增加供给就是要提高铁路运力,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铁路一直在努力做好,短期内很难补上日均200万的运力缺口,即便铁路能在春运时将线路、机车扩大十几倍,满足数亿人次的运送,那在非春运常态下必将造成大量设备闲置和巨大资源浪费,赔本生意已是企业的铁路更是不愿意做的。

减少需求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其他渠道分流减少人们对火车票的需求。一是大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的协调发展,实现多种运输工具的“无缝衔接”,切实满足出行者“零换乘”的需求。二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平衡,尽快缩小地区间经济收入的差距,才能减少春节期间巨大的迁徙量。三是适当增加或延长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时间,最好覆盖整个春运,并下功夫治理拥堵、提高公路客运的安全系数。同时提高航空运输的
准点率并适当降低飞机票价,或在春节期间增开一些运送农民工和学生的廉价航班,增加民众的出行选择渠道。

“政企分开”的铁路理应按照市场规律、企业化经营,但是,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健全的今天,它还要继续承担许多的政府职能。即便它走市场获得了巨额利润,如果没有完成好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不能算称职。总之,铁路票价理应由当前国情、民情“说得算”,当铁路不再成为人们出行唯一或者最优选择时,再实现它的“华丽转身”也为时不晚。

(作者系中华铁道网评论员)
发表于 2013-3-23 21: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这个票价不是我说了算啊
发表于 2013-3-23 22:2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rious 于 2013-3-23 22:28 编辑

最终的根本问题还是铁路客运乃至整个中长途客运的根本定位问题——这个说应是基本保障没错,如文中所说;要说不应是基本保障也没错,因为食品医疗教育养老都事实上市场话了——“西瓜”们如此,作为“芝麻”的中长途出行怎的了又有何全局影响呢?
铁路客运价格该由 国情、民情说了算的话,又有啥价格可以不由 国情、民情 说了算呢?显然这就是一个公众心理范畴的问题!
发表于 2013-3-24 18: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是企业定价的,发改委只是负责盖章同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2 04: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