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晚报报道,链接安徽南北、运送重要战略资源煤炭,自1933年开始勘测建造以来,因其战略地位重要,淮南铁路成兵家必争之地。这条诞生于战争年代的铁路大动脉几经易手,从国民政府到日本侵略者,再重新回到人民手中,沿线至今还留存大量战争时期遗迹。 铁路沿线留存碉堡炮楼
在长丰下塘集、朱巷镇,肥东桥头集,淮南大通区,巢湖菊虻幕茨咸费叵撸鼓芸醇4嬷两竦牡锉ず团诼ァ
长丰朱巷镇的炮楼保存最为完好。整个炮楼呈圆形,5米多高,直径约4米。炮楼分上下两层,砖墙上的弹孔清晰可见。炮楼上方,每隔一米多有半块砖大小的射击孔,二层除了有射击孔,还有两块砖大小的t望口。炮楼的入口现在是个半米多宽的豁口,一把大铁锁挂在用铁丝拧成的门鼻上,很显然这里曾经有过一扇门。走进这个豁口,发现里面几乎被各种垃圾填满,原先隔开炮楼一层二层的木板不知去向,炮楼顶部已经坍塌,露出了腐烂的木架。
谈到这座炮楼的历史,朱巷镇老居民左先发说:“当年日本人占领长丰后,淮南铁路沿线就成了他们的守卫重地。这个炮楼里驻扎着四个鬼子、八个伪军、他们轮流站岗,守卫火车站和沿线铁路。为防止游击队化装成老百姓破坏铁路,一般老百姓不允许靠近铁路线。”
战争时铁路多次被炸毁
淮南铁路曾经多次被毁坏。据地方史料记载,1938年春,日军进犯南京,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全线炸毁刚修建几年的淮南铁路。1939年4月21日,日本“兴亚在华联络部”合并商办大通矿与九龙岗矿,与汪精卫政府一起组成淮南煤矿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总部设在上海,归日军军部控制。这时的淮南铁路运输已被破坏,用人力或马在铁道上拉煤车,将矿上生产出来的煤炭运送到田家庵码头,再途经淮河运送至蚌埠。
1940年,由日军华东铁路株式会社修复了被炸毁的九龙岗到裕溪口的铁路,并调用32台机车,恢复从九龙岗至田家庵、九龙岗至裕溪口的铁路运输。以后又修通水蚌铁路(水家湖至蚌埠),与津浦铁路相接,方便将煤炭运至南京、上海。这样,淮南铁路的运输煤炭的功能就被津浦铁路分担了一部分。
抗战期间,位于肥东的桥头集镇、长丰境内的下塘集镇,附近的淮南铁路均在抗战时期被当地游击队炸毁过。据肥东桥头集镇83岁居民李立鹏称,1941年农历九月,游击队在桥头集附近的淮南线上炸翻了一列运煤火车,日军为了报复,在附近大肆烧杀,桥头集镇一个村子整个被烧毁。
八旬老兵曾守卫淮南铁路
解放战争时期,淮南铁路同样命运多舛。83岁的淮南市离休干部苏洪姗,见证了1949年接管并保卫淮南铁路的那段历史,当年19岁的他是人民解放军江淮军区一名班长。“攻淮南的时候,驻守在九龙岗的国民党一个警察中队早早向西逃去,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解放了淮南矿区。但接手之后,遇到的麻烦却不少。”
苏洪姗回忆,部队刚刚驻扎下来没多久,他便带着全班人在淮南铁路线大通站附近巡逻。一天,在大通火车站附近,他远远地望见铁轨上蹲了一个人,便猛地一拉枪栓,朝着那人大喝一声:“搞什么的?”那人听见喊声,迅速跳下铁轨,钻进了附近小树林。后来,他们发现此处一段铁轨螺栓已被起开,若不是发现及时,途经列车很可能发生脱轨翻车事故。
苏洪姗说,刚解放时,淮南铁路受到的威胁除了特务破坏,还有国民党军队派来的飞机轰炸。那些飞机主要目标是田家庵电厂,并顺带轰炸电厂旁的淮南铁路。他们投弹时飞得很低,但只有轻武器的驻军无可奈何,只能炸断了再修。后来,上级紧急从合肥调来一个防空营,高射炮对着天上的飞机,“咚咚咚”一顿狂轰,虽然没打下一架飞机,但从那以后飞机再也没有过来骚扰过。
相关链接
淮南铁路
淮南铁路自安徽省田家庵(今淮南)至长江边的裕溪口,全长214公里。它北接京沪线,南隔长江与宁(南京)铜(陵)、皖赣两铁路相望,其间有轮渡相连。该路1935年底全线竣工,耗资450万元。当时,淮南线分两段筑成:裕溪口至水家湖段于1935年筑成;水家湖至蚌埠、大通至八公山,系1944年日本侵华时期筑成。此线连接了两淮(淮南、淮北)煤炭产地,对支援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