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3-20 04:47:11
|
|阅读模式
铁路逐影兄:
兄长此番推出“传说中的KT15型蒸汽机车“一文,给我们车迷一个很
有趣话题,从文内所贴的图,这台机车很有特别感。从主观上看,这台机
车既有SY型(定型后)大部分外形结构,又有保留“工农“型(前SY型设
计方案型,即SY型雏型蓝本)某部分外形结构,亦有SY型和“工农“型所
不存在的外形结构。从图中看,机车外形结构,除属SY型外形结构在此不
再重述,现将原“工农“型既有外形结构和SY型和“工农“型所不存在的
外形结构略作一番图解:
1.在文内图中可见到机车的蒸汽机主蒸汽管,是呈曲形管状,进入汽室,
这是“工农“型基本外形结构设计之一,也是其个性特征之一;后来定型
(SY型)后这个设计改为直线管状进入汽室,长度缩短。
2.在文内图中可见到机车的左主风缸位置高度比现SY型机车左主风缸偏
高,这是原“工农“型基本外形结构设计之一;后来定型(SY型)后将这
个设计高度降低,并将“工农“型右主风缸改为放置前车架上。
3.在文内图中可见到机车的煤水车是以方框形设计,这是原“工农“型
煤水车基本设计;后来定型(SY型)后将其改为“欧洲“式煤水车(SY型
样板机车除外)。
4.在文内图中可见到机车的左右走桥高度,是比SY型机车(“工农“
型)机车的设计要高,因为从图内机车的动轮与走桥距离和司机室是在走
桥水平线以下,相对与SY型机车及“工农“型机车的动轮与走桥距离和司
机室是均在走桥水平线上的比较,后两者均比其低,再者“工农“型机车
的左右走桥在左右主风缸处是以呈马鞍形设计,由此说SY型机车及“工农“
型均不存在的这种设计。
从以上四点略解,证明这台机车本身均具备SY型(含“工农“型)基
本外形设计,它是除唐山机厂外的有样板机车外,在当时还要求其他机厂
在条件许可下,也提供可行性样板机车或改良型作技术论证试验机车(等
于JS型机车,都是有由各机厂提供样板机车做法;这种做法在当时是积极
提倡的,如江岸机厂也曾制造过一台名为“武汉“号的YJ型样板机车),
综合论证后,作统一定型批量生产,所以它应是当时田心机厂提供的SY型
样板或改良型机车。
另外有些问题需要向兄长请教,就是本文题要里的“KT15型蒸汽机车“。
因为据在中国大陆自有铁路蒸汽机车以来:
a.在各时代的中国中央铁路(含厂矿用)蒸汽机车,从未定名过“KT型“
(包括曾用英文字母、日文平假名、汉字注音符号、汉语拼音字母)这类型
蒸汽机车;
b.在中国大陆蒸汽机车里,凡同系列有第“15型“机车,只有MG型(轮
式2-6-0)、PL型(轮式2-6-2)、TH型(轮式4-6-0)、SL型(轮式4-6-2)、
KD型(轮式2-8-0)、JF型(轮式2-8-2)等型号机车;
c.如果文中的“KT15型蒸汽机车“是结合文内图片机车而言,但图内机
车的轮式是2-8-2式机车,在中国大陆中央铁路(含厂矿用)的蒸汽机车,
凡属轮式2-8-2的机车只有JF型(含米轨)、JS型、SY型和米轨的ZL型援越
机车;
d.在中国大陆中央铁路(含厂矿用)的蒸汽机车,凡与有用K字开头(包
括曾用英文字母、日文平假名、汉字注音、汉语拼音)定名的型号机车,只
有KL型(轮式2-4-2)、KD型(轮式2-8-0)、KF型(轮式4-8-4)等型号机
车。
所以“KT15型蒸汽机车“究属何种轮式机型,其定名形式根据由从何来,
这一之迷,实在令愚费解,请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