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对古蜀道线路了如指掌,十分钦佩。这里我对蜀道的线路再多说几句:
通常蜀道的概念,是指从关中翻越秦岭、巴山入蜀的道路。蜀道分南北两部分,北道指从关中平原翻越秦岭到汉中盆地的道路,南道指从汉中盆地翻越巴山到四川盆地的道路。
战国、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7条主要通道。其中北道有4条,褒斜道从眉县斜峪关到汉中褒河谷口,号称“天下第一栈道”,走的人最多、名气最大,全长约380公里,大约有1/3是栈道。陈仓道又称故道,从宝鸡大散关上行至秦岭,再沿嘉陵江下行到凤州,再经陆路到汉中,全程约535公里,是穿越秦岭诸道中最长的一条,但路途比较平坦,且有嘉陵江水运之便。傥骆道从周至骆谷到洋县傥谷,全程约425公里,路途最艰险,是从西安入蜀最捷近的道路,经常用于军事行动。子午道从长安县子午谷到石泉,全程约520公里,在秦岭诸道中最为冷落,但子午道~洋巴道却是西安通往四川东部的捷径,唐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曾沿此路运送新鲜荔枝。
南道有3条,金牛道从勉县到梓潼,与褒斜道构成了古代关中到成都的主要道路,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即写于此道的宁强到广元一段。米仓道从南郑到巴中,全长约250公里。洋巴道从西乡到万源,是唐天宝年间荔枝道的南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