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南广铁路五指山隧道无砟轨道整体道床首件工程通过评估。铁道部工管中心专家认为南广铁路五指山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首件工程技术准备充分,规章制度齐全,各项技术指标达标,施工质量合格,现场管理规范。
据了解,无砟轨道是当今世界先进的轨道技术,具有较强的整体性,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性高;结构耐久性好,能持久保持轨道几何尺寸;后期维护少,使用周期长等优点。无砟轨道通常运用于长、大隧道,可以达到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美化环境的目的,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多采用这种无砟轨道,南广铁路全线拥有无砟轨道约60公里。
南广铁路五指山隧道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首件工程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组成,长1000米,于2012年12月14日开始共分5次施工完成。担负无砟轨道施工重任的中铁隧道局,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精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合理化配置” 三原则,不断优化施工工艺与方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五指山隧道无砟轨道首件工程通过评估,为南广铁路后续无砟轨道施工提供了示范指导作用,也为五指山隧道6月底之前全面完成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施工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南广铁路五指山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和肇庆市区间,隧道全长12213米,设计时速每小时200公里,预留提速至每小时250公里条件,全隧道为双块式无砟轨道设置。(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