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83|回复: 0

铁路局长回忆:文革末期铁路元气大伤后重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2 22: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代表热议政府职能转变

一位铁路局长的告白:拥护改革


在58岁这年,北京铁路局常务副局长、全国人大代表朱惠刚即将迎来他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变化。

他为之服务了38年的“铁道部”这列火车昨天开到终点。

3月10日下午,就在一些人闻讯后来到北京市复兴路10号的铁道部门口拍照留念时,铁道部召开了或许是最后一次重要的工作会议——全国铁路电视电话会议。在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铁道部部长盛光祖传达了改革方案,要求全国铁路系统拥护改革,并且集中精力抓好当前的铁路运输安全生产。

今天,在北京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朱惠刚首先表示自己“坚决拥护改革方案”,同时表达了“一个老铁路人”对铁道部的“深厚的感情”。

在他看来,铁道部在这个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诞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被视为“计划经济时代最后的堡垒”。如今,这个堡垒再次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路。

就改革方案向全国人大代表们作说明的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说,近些年,铁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障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但也存在政企不分、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等问题。

朱惠刚在他毕业之初来到了铁道部,他记得,“文化大革命”末期的1975年,在铁路元气大伤之后,铁道部恢复组建,第一任部长是万里。当年,铁道部大楼里,交通、铁道、邮政部门都在一起办公。

追溯更早一些,朱惠刚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第三代铁路人。他的祖父那辈人见证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完成的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他说,这100多年来,铁路在民族团结、边疆开发、经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去年,朱惠刚所在的北京铁路局庆祝了建立60周年。他见证了2008年世界上投入运营的时速最快的列车京津城际列车的开通。这条线路最多曾在一天之内开出100对往返北京和天津的列车。随后,北京和上海的高铁也开通。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

朱惠刚说,这次改革方案,对于铁路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表示,自己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思想上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

“我坚决拥护这个方案。”他说。

对他而言,目前的主要精力是“抓好铁路的安全稳定”,以实际行动“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他说,在当前推动改革的过程中,铁路安全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也希望全社会给予关注、支持。当年,曾有一次提出了铁道部改革,但是“后来连着发生了事故”,改革未能进行。

朱惠刚说,全国铁路职工有200多万人,北京铁路局有20多万人。目前的一个重点,是做好思想工作,“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这次改革上,组织大家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

他还表示,经过一年一度的春运,铁路系统的设备、人员都比较疲惫。当前是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抓好人员的配备、设备的整修,确保各项工作不出问题。

朱惠刚记得,自己1993年到瑞士考察时,买一张票就可以乘坐火车、地铁、公交和内河船只。他认为,改革当中要考虑推行联合运输,在定员、编制上把这件事情做起来。此外,将城市铁路也要规划进去,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最后这几公里尤为关键”。

“过去由于分割等原因,联合运输工作始终是个短板。”朱惠刚说,这对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我国的物流成本较高,希望通过改革,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社会竞争力和国家整体竞争力。

“今后相信铁路还是一如既往保障和方便人民出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朱惠刚说。

而他的上司、最后一任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改革方案宣布当天就被一些记者围了起来。有记者问他作为“末任铁道部长”有无遗憾,盛光祖答:“没有遗憾,我当不当铁道部长没有关系,关键是中国铁路要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3 06: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