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国务院3月10日公布组建4个新部门,撤销铁道部的消息后,不仅铁道部大门口成了著名的留影地,就连近两天对铁道部改制进行报道的报纸也成了收藏对象。
两天连续走访了铁道部周边小区发现,很多铁道部职工家属院的居民为给自己留份念想,都在尽可能全地收集近两天的报纸。
这两天,家住海淀区北蜂窝路5号院的王先生,每天早上上班前、下午下班后,都要先跑到附近的报亭,从早上出版的《北京青年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到晚上出版的《法制晚报》和《北京晚报》……一样来一份儿。
北蜂窝路5号院位于铁道部南门外,与铁道部机关相隔一条小马路,这里的小区居民大部分是铁路职工或家属。王先生说,他就生在这里,他伴随着铁道部成长了26年,家里的长辈几乎都是铁路职工。
“收藏这些报纸,就是为了给自己留存一份记忆。”王先生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还经常和小朋友溜进去玩,地下室、篮球场……还有就是和小伙伴一起,去看停车场上几辆“老上海”轿车,“那时街上没几辆小轿车,看着都觉得新鲜。”
王先生告诉,这两天的报纸他几乎攒齐了,他会好好保存。“近邻突然被撤,心情多少会有些异样。”
和王先生一样,发现不少到报亭买报纸的读者,也会多选上两份,一位退休老人告诉,“报纸内容都大同小异,但有关铁道部的变迁、历史等细节会有不同,对我们来说都是难得的回忆,所以多买几份留着。”
商户回应
买的不是报纸是回忆
随后,走访了铁道部附近的两座报亭。
报亭老板告诉,这两天报纸卖得快了,“附近居民都是半熟脸,有人早上买报,还叮嘱把两份晚报也留一份。大家不是买报,买的是回忆。”老板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