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宁铁路局铁路建设进入全面收获期,计划建成开通湘桂、柳南、南黎、钦北高铁项目和玉铁、黎钦铁路,投产新线1081公里,建成投产规模居全路首位,全局营业里程实现历史性大幅增长。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南宁铁路局局长张千里表示,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疆地区,“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发展的基础。”
过去5年,是广西铁路建设史上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成效最显著的5年。继2009年黔桂铁路扩能改造、新建益湛铁路和2010年新建田德铁路建成投产之后,2012年又新建成铁路413公里。预计到“十二五”末,在建铁路项目全面建成后,全局营业里程将达到5700公里,其中复线2450公里,复线率42%;电气化铁路3580公里,电气化率62%;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快速铁路达到1800公里,路网规模和质量实现重大跨越,广西将形成“一轴四纵四横”铁路网,基本构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畅通的现代化快速铁路运输网络。
广西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山区和边区,交通不便,特别是大石山区一带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张千里说,交通阻塞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实现各民族融合发展的最大障碍。
当前,广西仍有国家级贫困县28个,大部分在桂西、桂北集中连片分布,贫困落后地区一旦被铁路网覆盖或辐射,就会为当地资源、农副产品外运、农民工外出务工、吸引外来投资等架起通道,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摆脱贫穷。去年底刚开通的新建德靖铁路虽然仅投资12.45亿元,但在建设期间常年保持2000人以上施工队伍,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了当地消费需求。再如,1997年建成投产的南昆铁路长期发挥着“扶贫线”作用,百色地区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49.6亿元,翻了近3番;铝工业所在地平果县连续11年被评为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率先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帽子;2012年贫困人口最多的百色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774元,增长17.8%,增速排全区第二位。
张千里畅想道,即将开通的广西沿海高铁,把南宁和钦州、防城港、北海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南宁至钦州约25分钟、南宁至防城港约40分钟、南宁至北海约50分钟,形成一小时经济圈的同城效应,届时,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理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