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25|回复: 1

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方案或于11日下午前出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4 2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言人称,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或在3月11日下午之前出炉。

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方案或于11日下午前出炉


人民网[40.10 -3.12% 资金 研报]消息,2013年3月4日上午11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根据记者会上提供的消息,此前较为关注的大部制改革或在3月11日下午之前出炉。据发言人介绍,本次大会共有16项议程,分四个单元。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在第二单元进行。据分析,第二单元时间跨度为3月8日下午到11日下午。

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将来临


在2008年第一轮大部制改革中,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为27个,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和环境保护部等5个大部。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再次提及“大部制”,十八大报告要求“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

2013年2月26日起至28日,第十八届二中全会将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这意味着,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在即。

2013年2月23日,有媒体亦报道称,新一轮的“大部制”改革草案的重点在于:强化市场监管,改善民生,整合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重要领域的管理体制。方案中,民政部将扩大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权责;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专门的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国家海洋局亦将扩权,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权限;各界呼吁最多的铁道部与交通运输部将有望整合。而此前广为流传的“大能源”“大文化”“大金融”“大体改委”等部门的改革,暂未列入此轮“大部制”改革的重点。

2月28日,为期3天的的十八届二中全会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又逢政府换届之年。此次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七次大规模政府机构改革备受瞩目。


据中新社报道,全会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会称,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贯彻中共十八大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另据新京报3月1日报道,“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邓小平曾如此评价机构改革。1982年至今历经31年,这场改革仍在延续。
“我抱着粉身碎骨的决心来干这件事,”《朱镕基讲话实录》中曾如此描述机构改革阻力。他说,1997年年底,找几十位部长逐个谈话,没有一位部长主动表示自己的部门该撤,长时间坐着谈话使朱镕基过度疲劳,每次站起来都很困难。

有分析称,推进政府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很难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在明确改革目标后,重在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成熟一项推进一项,由此真正释放出强劲的改革红利。

参与2008年“大部制”改革方案设计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总结,改革开放至今的机构改革,可以划分四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的精简机构;上世纪90年代的为市场经济奠定基础;2003年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本定位;2008年和今年即将到来的“大部制”改革。但历次改革,始终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目标,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轴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机构改革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触及的是政府放权与削权,“改革最困难的就是理清政府权力清单,清楚界定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权力,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一方面是放权,也就是下放权力;一方面是削权,也就是权力转移,向社会转移”。但涉及放权与削权的改革,相当于公权力“革自己的命”、让出自己的“饭碗”,势必陷入部门利益博弈。部门利益博弈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机构改革会留有遗憾,形成“精简-反弹-再精简-再反弹”怪圈。本轮机构改革虽是“微调”,但如何打破部门利益博弈僵局,实现真正的放权和削权,仍是关乎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

汪玉凯称,而部委不愿放权、削权的另一个后果,导致部级事业单位伴随机构改革如雨后春笋般产生。“每次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成了行政改革的分流渠道,国家部委一些直属局,直接改成了直属事业单位。

包括本轮改革在内,1982年至今的7次改革,每一次都选择在政府换届之年。一位专家表示,一方面换届之年也是开局之年,同时一些部委官员退休,可减少改革阻力。

来源:中国经营网
发表于 2013-3-4 20: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度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7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