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61|回复: 4

拥抱“通”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8 09: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rl=]拥抱“通”时代[/url]

发布时间: 2013-02-28 07:50:34 字体:[ 大 中 小 ]
  2013年早春,万里长江南通段。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约38公里处,一江春水,缓缓东流。
  这样的宁静,将在这个春天被打破——备受关注的沪通铁路由此跨越长江天堑,建设大幕即将拉开。
  这一跨江大动脉,南通人期冀已久,国家更是寄予厚望:《沪通铁路上海(安亭)至南通段可行性研究总说明书》中,从区域发展角度,将之表述为:进一步加强上海与苏中、苏北地区经济社会交流,发挥上海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江海交汇区域经济的融合。
  如果说,充分发挥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建设的预期效应及通车后的现实效应,成就了南通本世纪第一个黄金十年发展期,那么,在本世纪第二个黄金十年开启之初,拥抱沪通铁路建设这一改善交通格局、提升门户城市功能的重大利好,必将为我市再创一个黄金十年发展期,提供强大引擎。
向“南”而通通天下
  向南!向南!
  地处长江北岸,大江阻隔,让南通的发展,一直与“通”休戚相关:得益于“南”通,受制于“难”通。
  多年梦想、相继梦圆。2008年,历时5年建设,世界瞩目的苏通大桥正式通车,让南通一举迈进“桥港”新时代,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提供了强大动力;2011年,崇启大桥打通沪崇苏大通道的关键节点,一举改变江苏以往仅苏南对接上海的格局,苏中、苏北由此实现与上海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的“无缝”对接。
  事实证明,跨江大桥,成了发展之桥、黄金之桥、幸福之桥。2012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50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25位、地级市第8位。
  “过去五年,南通抓住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推动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3年1月下旬,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参加省人代会南通团审议时,对南通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肯定,称赞南通的发展变化,是“全省特别是苏中地区发展的生动缩影,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打下了坚实基础”。
   和苏通、崇启大桥相比,即将开工建设的沪通铁路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一举改写南通境内无铁路过长江的历史,极大地缩短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于江苏沿江两岸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南北呼应,促进苏北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而南通,也有望成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南通由此真正四通八达,特别是由上海过江一路北上,就能够把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和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环渤海湾经济圈连接起来。”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朱佳木判断,未来南通一定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我们国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作出巨大的贡献。”
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历史和现实昭示,南通襟江带海的区位优势,必须与上海对接,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南通要提升城市竞争力,更应积极主动接轨上海。
  南通人对跨江通道的渴望,无一不是为“融入上海都市圈”谋篇布局。南通的努力,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之中。
  长江三角洲,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发展最为耀眼的区域。但其北翼,却相对处于后发之势,迫切需要崛起一个经济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区域发展背景下,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这一历史重任,被国务院通过的《江苏沿海发展规划》赋予在“靠江靠海靠上海、承南启北的南通”身上。
  无论是对南通、江苏乃至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这都是一次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突破。而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南通始终坚定一个理念:紧紧依靠上海这个“龙头”——南通的发展得益于上海的引领和辐射,上海的发展也需要北向拓展和新的区域经济中心的支持,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着眼放大毗邻上海的比较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上海的辐射带动。
  对此,上海方面予以积极回应。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明确大力支持沪通合作,并对引导上海产业向南通转移作出重要批示。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也表示,要通过大桥联手、园区联合,鼓励上海资本及人才、智力更好地嫁接南通各类资源,实现经济发展联动。
  事实上,沪通联动已经全面展开。目前,南通所辖县(市)区,全部与上海相关县(区)建立园区共建合作关系,不完全统计,已吸引投资项目超过500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加快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南通同样充满期待,先后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和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予以明确,支持越来越坚定,要求越来越紧迫,指导越来越具体。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在多个场合,明确要求我市坚持跨江互动、江海联动,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目标奋力前进。
支撑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
  港口建在哪里,铁路网便延伸到哪里,这是世界港口城市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因为,港口对应着大规模、大体量的商品和要素进出,仅仅靠公路体系和港口对接,无法满足大规模集疏运的要求。
  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划,南通铁路建设的战略目标是,逐步形成以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沪通铁路、海洋铁路“两纵两横”为铁路主骨架,港口铁路专用线为辅助路网的多层次铁路网,最终建成长三角北翼铁路枢纽。沪通铁路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根据设计方案,沪通铁路南通至太仓段的输送能力每天可达到客车100对,年货运量达2500吨。
  过江通道运输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最直接受益的,就是在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以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化港口城市目标的实现,进而为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创造更为优越的条件。
  濒江临海,港口在南通发展中,始终是核心动力。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可以说是提升南通城市地位、推动经济中心建设最强大的引擎。而其关键,就是形成强大的集疏运能力,打造长三角北翼江海组合的物流港、产业港和枢纽港。
  由是,沪通铁路的重要性,不言而明:推动南通成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带动物流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显然,这又将是一条南通的经济腾飞之路、富民惠民之路!

E-Mail:  

发表于 2013-2-28 09: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来说高速公路跨江通道和快速铁路通道二者缺一不可。要是沪通铁路早年建成并升级为250的城际铁路,那就好了。并行留单线货运铁路。
发表于 2013-2-28 12: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28 13: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28 15: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看来,沪通铁路要修的是经济适用准高铁。要上货运车的。可以上最快200公里/小时的动车。
为了江海港口群效益发挥。货运为主更稳健务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6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