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1|回复: 3

全国首例高铁跨高铁的转体斜拉桥 创铁路工程六个“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 22: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沪昆高铁上跨京广高铁转体斜拉桥计划今年7月转体到位

●全国首例高铁跨高铁的转体斜拉桥,创铁路工程六个“第一”

●沪昆高铁上跨京广高铁转体斜拉桥计划今年7月转体到位

●全国首例高铁跨高铁的转体斜拉桥,创铁路工程六个“第一”

在桥梁底部巨型转盘的旋转带动下,196米长、总重1万4千余吨的桥体在高空逆时针转体22度,与两端桥体精准对接合龙……今年7月,在高铁长沙南站以南地段,这一惊险的施工场面将在沪昆高铁上跨京广高铁转体斜拉桥施工现场上演。

记者昨日从中铁三局沪昆客专湖南段项目部获悉,沪昆客专长沙铁路枢纽转体斜拉桥工程进展顺利,预计7月份可实现转体就位。这也是全国首例高铁跨高铁的转体斜拉桥。

先建后转:

在京广高铁旁沿其平行方向建桥体

沪昆高铁和京广高铁,在长沙雨花区高铁新城“十”字交叉,正在建设中的沪昆高铁上跨京广高铁转体斜拉桥就是两条高铁的一个交叉点。

该桥位于高铁长沙南站以南约2公里,沪昆高铁通过该桥上跨京广高铁。桥梁要跨过京广高铁,施工区域下方平均几分钟就有一趟高铁列车经过。据中铁三局沪昆客专湖南段项目部总工曹永双介绍,如果在京广高铁上方直接搭支架修桥,至少需要2年时间,而且安全风险极大。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京广高铁的影响和施工风险,该桥采用“先建后转”的施工方法,即先建成桥梁主体再进行转体――在京广高铁旁边沿其平行方向建设桥体,然后将建好的桥体平面转体到京广高铁上空的设计位置,与两端桥体合龙。

转盘带动:

196米长的梁体逆时旋转22度

斜拉桥总体转体吨位高达14500吨,转体桥桥体全长196米,包括84米边跨和112米主跨,塔柱总高74米,桥面以上50多米高。如此大体量的梁体将如何完成逆时针22度的转体?

“桥体下方的超大转盘将带动桥梁完成转体。”据曹永双介绍,这个超大转盘位于桥梁承台内,承台采用上小下大的两层圆形结构,下承台直径21米,承台内设转盘,转盘的球铰直径为4米,这些设备就像机器的轴承一样,承载着庞大的桥身,并最终靠它们的旋转来实现转体。整个转动体系由球铰、上下转盘、环形滑道、支腿与塔、梁、索组成的斜拉桥构成,通过钢绞线、千斤顶的张拉反力,196米长的梁体将实现塔、梁共同平面逆时旋转22度,与两端桥体对接合龙。转体完成之后,转盘结构将固结作为桥塔基础的组成部分。

“196米长的转体桥主体施工大约需要20个月时间,主体完成后,大桥转体将利用1个晚上完成。”曹永双介绍,转体选择高铁停运的晚上进行,整个转体过程大约需要24分钟。目前,转体桥主体施工已完成70%,预计7月份将具备转体条件。

难度巨大:

创铁路施工六个“第一”

转体桥施工区与京广高铁的最近距离只有9.9米,为了确保京广高铁的安全,施工方采用了多重保护措施。设备方面,尽量选用冲击力低小型钻机,在施工区域京广高铁之间有三层保护网将两者隔离:第一层是京广高铁本身的钢丝网;第二层是可以阻挡100公斤漂浮物冲击的钢性结构栅栏;第三层是塔柱施工周边全封闭的钢丝防护网架,层层隔离封闭保护。

据介绍,这是全国首例高铁跨高铁的转体斜拉桥,综合了目前斜拉桥建造中所运用的多项施工技术,是铁道部科技攻关项目。在铁路建设领域,该桥将创下六个“第一”:高铁跨高铁施工中跨度第一、总重量第一、转体长度第一、独塔非对称斜拉索第一次应用、槽型梁第一次应用、独塔非对称斜拉索与槽型梁的组合结构第一次应用。该桥完成之后,即意味着沪昆高铁长沙枢纽工程主体完工,为年底铺轨提供条件。

四问转体

1.为啥转?
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京广高铁的影响和施工风险。

2.怎么转?
超大转盘带动万余吨梁体转体22度,与两端桥体对接合龙。

3.转多久?
196米长转体桥主体施工约需20个月,整个转体过程约需24分钟。

4.有多难?
高铁跨高铁施工中跨度第一、总重量第一、转体长度第一、独塔非对称斜拉索第一次应用、槽型梁第一次应用、独塔非对称斜拉索与槽型梁的组合结构第一次应用。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发表于 2013-2-2 23: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视频啊!!
发表于 2013-2-3 02: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下,这个意思是说将来有很多车直接跨越长沙南,连车站都不用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8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