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客坐上特快列车,准备出发。
10日6∶30,呼和浩特铁路局管内开行的首趟城际特快列车T6302次列车从包头站起程,向着呼和浩特方向疾驰而去。记者登上列车,感受了呼包之间的飞速行程。
包头到呼市98分钟
昨天6∶20,记者从包头站登上了即将开车的T6302次列车,列车员在热情招呼着过往的乘客,一些乘客还在兴奋地讨论着新车的相关情况。6∶30,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动,然后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速度就提了起来。
“这个车速度就是快,以后坐这趟车,8点多就到呼市了。”“按照这个速度跑,去北京也能比现在快两三个小时呢。”“呼包之间跑这么快,我还真有点不习惯。”坐在奔驰的列车上,旅客们兴奋地谈论着。
与乘客们一样有些不习惯的,还有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我们以前完成了车厢里的所有作业,车才到察素齐。现在要是还按原来的速度作业,这趟车到站了我们也干不完,所以得快点。”一位列车员说,列车速度快了,给他们服务也带来了新要求。
在人们的讨论中,列车历时98分钟,于8∶08准时驶入了呼和浩特站,整个行程给记者留下的印象,就是平稳、快速。
列车为啥这么快?
呼和浩特至包头,全程165公里,按照运行98分钟计算,平均速度在每小时110公里左右,达到了部分线路上动车组列车的速度水平,比其他呼包之间运行的列车,速度要快50%左右。为什么列车的速度这么快?记者了解到,这是机车、车体、线路三方面综合因素促成的结果。
首先,城际特快列车在集包第二双线上运行。刚刚开通的集包第二双线,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60公里,在热滑试验中曾经跑出过每小时178公里的速度。这给特快列车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牵引列车运行的机车,是集宁机务段提供的DF4DK型机车,与呼包区间大部分列车使用的S33、HXD3C等机车不同,DF4DK机车的理论速度为每小时170公里,而在实际运行中,司机也可以将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40公里以内,从而保障了列车能够快起来。
最后,特快列车绝大部分使用了等级很高的25Z型车体,理论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140公里,大大快于普通的25G型车体。
运行时刻有待优化
据了解,昨日开行的两趟城际特快为呼市至包头间开行的T6303/4次及包头至集宁南间开行的T6301/2次列车。据首发列车乘务人员统计,一早开行的T6302次,从包头始发,上座率达到了60%以上;而下午开行的T6304次,还超员20%。
列车长孟慧告诉记者,T6302次列车的上座率相对较低,其原因主要是一早6:30开车的时刻不太方便旅客出行。而且包头市内的公交车也与列车开车时刻不匹配,限制了部分旅客选择这趟车出行。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目前集包第二双线上采用了两种速度混跑的运行模式。在6∶40至7∶30之间,有三趟列车按照原有的速度运行,为了避让这三趟车,只好将开车时刻排在6∶30。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次调图,铁路部门会综合考虑这些问题,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刻。
来源:包头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