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国将启动大部制改革 铁道部并入交通运输部
搜狐财经讯 据华尔街见闻(wallstreetcn.com)援引路透社消息称,中国新一届政府将启动大部制改革,将率先组建大文化部,其次则是大交通运输部。
路透社引述的官方消息人士透露,最先实行大部制改革的领域主要有大文化部,改革方案是将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并入到文化部;其次是大交通运输部,改革方案是将铁道部并入到交通运输部。
此前,《求是》杂志在今年第一期刊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李建华的署名文章,指出要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机关刊物。
文章称,对职能相近、管理分散的机构进行合并;对职责交叉重复、相互扯皮、长期难以协调解决的机构进行调整;对职能范围过宽、权力过分集中的机构进行适当分设,逐步建成科学合理、顺畅高效的大部门制行政机构体系。
此前,国务院于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机构改革方案,被认为是第一次大部制改革。
第一次大部制改革方案中,国务院新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为27个。
第一次大部制改革前后,全国各省市县地方政府也相继推行了大部制政府机构改革。
但舆论对此次大部制改革普遍评价不高。据齐鲁晚报报道,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杨光斌称,“第一轮大部制改革换汤不换药,大部门制后,部长尤其是副部长一个都不少。”改革后,政府部门依然“按照行业和产品设置政府主管部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对该次大部制改革的整体效果评价也不高。据京华时报报道,汪玉凯表示,“从国务院来看,推出了5个大部,但运转得并不是很顺畅……走过场、走形式的居多”。
汪玉凯同时认为,部门利益制约改革进程,“比如发改委的一些职能,如审批项目的权限等,应该转移到其他部委去,但实际上并没有转出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则认为大部制改革存在着动力不足的问题,“大部制改革是把政府转向服务角色,这和以前的官本位是相冲突的,而且大部制实际上是在精简机构,各级政府存在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完)
延伸阅读:铁道部多个局级岗位负责人提前变动 释放强烈改革信号
1月7日,铁道部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称,铁道部近日多个局级岗位负责人发生变动,是盛光祖自2011年2月份走马上任铁道部部长以来"动静最大的一次"。
此次铁道部人事变动涉及范围广泛,震动剧烈,"按照以往的惯例,都是新部长上台之后,才会有一轮比较大的人事变动,现在此事提前进行,释放出的信号十分强烈。"知情人士称。[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