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49|回复: 2

玉蒙铁路新线上的青春坐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9 11: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8月初,由昆明铁路局接收并分配到该局开远工务段的87名大学毕业生,全部被安排到新开通的玉蒙铁路16个小站工区。面对铁路新线创业之初的艰苦条件,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87名大学生便离职了17人。
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对17个大学生的离开无法评价。而对于选择留下来的70名大学生,来到相对边远闭塞艰苦的小站工区后,他们来不及思考,没时间迷茫,就迅速投入到人生第一场刻骨铭心的鏖战 ―― 玉蒙铁路开通前的线路设备精整之战。
一个半月的鏖战,是汗水和泪水交织的纵贯线,是青春的洗礼。70名大学生用他们的双手和坚实的脚步,在玉蒙铁路新线上画出了一条充满激情的青春坐标线。
新线上的青春来不及迷茫
8月初的滇南,风干物燥。刚刚铺通的玉蒙铁路新线,疾风所过之处,裸露的大地不时卷起延绵数里、数十米高的“沙尘暴”。
玉蒙铁路新线的大田山至燕子洞区间,沙尘暴散尽,远远看去,一群“黄马褂”(身穿黄色工作服的铁路职工)在线路上涌动,喊声、金属声、机器声等汇成的巨大声音震撼着山谷和大地。那独特的旋律里,跳跃着大学生们青春的音符。
玉蒙铁路新线要如期开通,必须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换掉工程施工单位的工具轨,对全线141公里正线进行线路精整。经过短暂的培训,70名大学生被分到蒙自北线路车间、蒙自北桥路车间、建水线路车间等三个车间的16个工区。脚跟还未站稳,玉蒙铁路新线开通前的线路精整道战役便在他们面前紧急打响。
8月的滇南,太阳仍然毒得让蛇无处躲藏。分散到沿线各点的大学生们,每天冒着烈日,跟着师傅们改善轨道几何尺寸、印刷诸标、修正胶垫,进行零配件作业,整理道床。
线路精整战役时间紧、任务重,141公里线路由3个组担当。参战职工和70名大学生们,每天凌晨6时就起床,快速做完准备工作后便上线投入整治。中午在路基旁边、隧道中简单充饥,随即又投入战斗。晚上太阳落山收工,回到工区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
劳动强度最大的要算零配件更换作业。一个组平均每天必须完成3公里,精整原有的钢轨扣件,先卸开螺栓,涂上黄油,再上紧。每一颗螺栓一松一紧一涂油,1公里6668颗螺栓,一天要完成20004颗螺栓的作业量。一天作业下来,每个人累得倒下就不想动弹。长时间、超强度的体力和汗水支出,数月后回想起来,仍让年轻的大学生们唏嘘不已。
刚开始时,刘博、杨正高、陆仕云等大批小伙子们,认为线路精整作业不过如此。他们一腔热情,甩开膀子一心只想大干快上,可第一天作业,干不了多一会儿,汗水便渗透了衣服,大部分人手上都磨起了血泡,手臂被太阳晒得脱了皮。而最让人沮丧的是,流血流汗干出来的活却大部分达不到标准。一位小伙子在冲压轨枕时忘了先松道砟,结果用尽“吃奶”的力气也无法将轨枕冲压到位。吃尽苦头,洒过汗水,反复的练习和出错,在车间领导和师傅的不断指导帮助下,他们学到了技能和本领,认识到了经验、标准、责任和奉献的含义。
“除了苦和累,有过其他想法吗?”在离蒙自北站5公里处的作业点,作业间隙,坐在路基旁,记者采访大学生刘博。
看看周围山包起伏、荒凉无人、没有炊烟的四野,刘博说:“精整之前,很多人和我一样有过迷茫,曾经想过离开。但热火朝天的精整战役,让我们这批人终生难忘。组织的关怀,段和车间领导、师傅们的宽厚、关心和帮助,温暖了每一个人曾经迷茫的心,融化了很多属于个人和自我的东西,让你来不及迷茫。说真的,拼搏一段时间后,我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尽快打好精整战役,让几代滇南人民盼望的大通道早日通车!”
独特风景不相信眼泪
玉蒙铁路上有一处独特的风景:长达10.3公里的秀山隧道与9.95公里长的柿花树隧道两相对望。两个隧道之间,242.6米长的柿花树大桥像个老朋友伸出双手,左手拉着秀山隧道,右手牵着柿花树隧道。
“精整战役结束啦,两隧一桥三个老友从此不再分离!”
2012年9月17日那天,第一批冲出柿花树隧道的职工和大学生们,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在隧道前欢呼雀跃――精整战役在柿花树隧道提前3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半个多月的奋战,在秀山隧道和柿花树隧道干得太苦了。他们说的“三个老友从此不分离”有两个意思,一是“两隧一桥精整后漂漂亮亮永远不分离”,二是“两隧一桥”与在隧道里奋战了半个多月的职工和大学生们从此不分离。他们的汗水、声音、情感,他们的一言一行已经融入了“两隧一桥”的生命里,成为玉蒙铁路上独特风景的一部分。
《心海起航,穿越时代》是蒙自北桥路车间薛欢参加柿花树隧道精整战役后,在铁路提笔写出的第一篇有感之作。作为陕西来的女大学生,薛欢心中久久不能忘怀在柿花树隧道奋战的日子。
那段日子里,她和刘凤、彭夏月三个女大学生及雷少甲、肖贤达等几个男生,每天跟着30多名车间职工一起,天不亮就起床进入隧道作业。在10公里的长大隧道里,除了工务段职工,同时作业的还有中铁一局的收轨作业职工,中铁电化局的接触网作业人员。100多人挤在几乎看不见五指的隧道里作业,整天机车轰鸣,烟尘滚滚,空气稀薄,人声鼎沸,即便在里面什么都不干地静静呆一天,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考验。会战干到隧道中段那几天,三个女大学生跟随职工们天不亮进去走5公里,天黑出来走5至6公里,中午只能将“蛋炒饭”送进隧道吃。
“在充满烟尘的隧道里,合着烟雾、灰尘吃了近半月的蛋炒饭,如今见到蛋炒饭就反胃!”建水和蒙自北工区的大学生和职工们,说起那段吃蛋炒饭的日子,无不大摇其头,脸上充满滑稽和苦涩。
一碗青菜、一片蓝天,一口清新空气,一次暖暖的热水澡,都成为薛欢那段时间里最向往的东西。
她在《心海起航,穿越时代》一文中写到:“在柿花树隧道中作业,人来车往,照明不足,空气质量差,安全隐患多。记得有一天,从早晨天不亮就进入隧道作业,在隧道里待了一天,太想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了,太想见到外面的蓝天了。终于到了收工的时候,朝着洞外走,走过了500米、1000米、2000米……却还是离洞口好远好远,像是通向没有尽头的黑暗地心。好不容易走到洞口时,却发现天色早已黑透,天空雷鸣电闪,下着倾盆大雨。那一刻,从不轻易流泪的我哭了……”
后来她又写到:“大雨冲刷着脸上的泪水,也冲走了心中的惆怅,更冲醒了我身体里沉睡已久的傲骨。我暗暗告诉自己,柿花树隧道不相信眼泪,我决不能认输!如果说青春就是吃苦、拼搏、勇敢、坚强的代名词,那就让我从精整战役开始,真真切切切地去经历、去诠释、去感悟吧;假如生活要我开启新的人生,那就让我从柿花树隧道起航吧!”
不再流泪的薛欢,经过一个又一个没有蓝天白云、不分白天黑夜的艰苦拼搏,终于带着笑容和大伙一起趟着汗水冲出来了。
2012年9月17日那天,第一批胜利冲出柿花树隧道的人群里,薛欢是欢笑着跳得最高的一个。
让青春洗一次冷水澡
“最难忘大田山的泉水!”
玉蒙铁路通车两个多月后,2012年12月18日下午,记者在蒙自北火车站采访时,女大学生彭夏月冲口而出的就是这句话。
“那泉水很甜吗?”记者问。
“洗澡――那水透心的、刺骨的冰凉,是我这一辈子都忘不掉的青春冷水澡呵!”
彭夏月将脸庞转向窗外时,一列货车正从站台上隆隆驶过。看着远去的列车,她的思绪飘到了数十公里外的大田山 ――2个月前那段为玉蒙铁路开通与老职工们一起会战的日子。
随着施工进度推进,彭夏月和大家一起转战到大田山。第一天,当大家带着作业后的一身汗一身灰去洗澡的时候,彭夏月在路上遇到了已经洗好回来的同事,就问“水热不热”,同事回答:“水太‘烫’了,‘烫’得我想尖叫。”可当彭夏月站在水龙头下的那一刻时,她说她也想尖叫!因为那水实在是太冰冷了,简直可以用“刺骨”来形容。就在那里,她创下了自己洗澡时间最短的纪录,成了难忘的记忆。
其实,大田山原是有热水的,可因为那段时间参加会战的人太集中,原本就住在那里的职工收工早,等彭夏月他们从作业现场赶回驻地时,有限的太阳能热水已经用完。而大田山的水是从大山里直接引下来的山泉水,比平时用的水要冷得多。可水再冷,为了洗去忙碌一天后的尘土和汗水,澡总是要洗的。
一天,彭夏月、刘凤等几个大学生在澡房外等候洗澡,澡房里突然传出高亢的歌声。等洗澡人出来一看,却是车间副主任、后来的蒙自北线路车间党总支书记周胜斌。
姑娘们嬉笑着问:“主任呵,这么冷的水,你怎么还能唱得出歌来啊,难道不冷吗?”
“我也冷啊!可是唱歌能转移我的注意力,这样我就觉得没那么冷了。”周胜斌抖着上下牙,用手揉着被山泉水冻得青紫的脸盘。姑娘们一阵哄笑,打闹着拥进了洗澡房。
彭夏月有一次也曾想过试用一下周主任的“妙方”,可是一碰到水,牙齿就不住地上下打颤。“我想我要是用我颤抖的声音哼出那么一两句歌来,只怕会让外面的人觉得更冷了吧,所以还是忍住了。”
有人因为洗冷水澡而生病感冒,可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提出休息一天,只是晚上回来后在附近的诊所或药店买点药吃下去,第二天又继续和大家一起拼搏奋战。新线开通在即,每一个人都在咬紧牙关憋足劲儿,追赶着紧迫的工期。
洗刺骨冷水澡的故事,在后来的柿花树隧道精整会战中一再上演。在柿花树大桥下面,开远工务段精整会战职工与中铁一局施工人员,100多人住在仅有的4栋板房里,每天有限的太阳能热水,总是被先下班的中铁一局施工人员“洗劫一空”,一帮女大学生们就只能和男职工一样“唱歌洗冷水澡”了。而段党政工各级领导想尽办法,从各工区紧急调来热水器,也只能让几个新入路女大学生和女职工在生理特殊时期能用上热水。
同样参加柿花树隧道精整会战的女大学生刘凤说,洗冷水澡虽然刺骨难熬,但在精整会战的日子里,我们洒下了汗水,洒下了欢笑,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也有很多有趣和感人的事。回想那段日子,虽然每个人都很疲惫,但是大家内心都很充实,脸上荡漾着欢乐质朴的笑容。别人都说“痛并快乐着”,我们洗冷水澡的青春却是“冷并微笑着”。
刘凤在一篇文章中写到:“青春的冷水澡,让我们洗去了象牙塔里的铅华与浮躁,洗去了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特有的自我与幻想,洗出了一份精神家园的富足和内心的安宁,更洗练了一代又一代‘昆铁人’传承下来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的奉献高度。”是啊,“富足与安宁,责任和奉献”,刘凤说出了玉蒙铁路新线70名大学生的共同心声,也说出了近年来分配到各条干线上数千名大学生的共同感悟。
深入玉蒙铁路沿线的蒙自北、甸苴坝、通海等5个施工点,在他们中间来回穿梭采访,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天时间,但记者却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他们在经历精整战役之后那份特有的青春活力与坚实。
徐玉梅、张艳、黄俊、孙志军、王帅军、李亚傅……看着他们一张张年轻、质朴、充满希望的笑脸,听着他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各种口音,面对面分享着他们内心的那份“富足与安宁”,零距离感受着他们肩上的责任和奉献,记者分明真切地看到,在这个飞速变迁的时代,在人们苦苦追求财富并把财富当作幸福的路上,在玉蒙铁路新线上,开远工务段70名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充满激情的青春坐标上,永远刻下的是责任和奉献,是新一代昆铁人胸怀大局、以苦为乐的坚实痕迹。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发表于 2013-1-9 18: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点良心吧,女孩子洗冷水,以后一辈子的病根
发表于 2013-1-9 18: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妈的天朝的宣传部门都能把葬礼给你说的跟结婚一样!现在什么年代了,给一线员工提高项目部的生活水平比这种文章强百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3 06: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