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5|回复: 5

江海晚报:三探蓝图上的沪通铁路大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8 11: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南通新闻>>要闻 >> 正文
江海晚报:三探蓝图上的沪通铁路大桥
2012-12-28 10:33:48      来源:南通网      前往论坛讨论
欢迎订阅 南通手机报 移动手机发送NTRB或者南通日报10086 江海手机报 电信手机发送jhsjb106596000
早在苏通大桥、崇启大桥还在施工之际,江海晚报记者便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还在规划、勘察和设计中的沪通铁路长江大桥。经众多热情读者牵线搭桥,记者三度走近蓝图上的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在承诺“将来选择合适时机报道”后,进行了“储备采访”,获得了大量独家材料。随着沪通铁路“工可”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经有关部门和被采访单位同意,江海晚报今天首度披露这些采访故事——
初探大桥院,心生敬意
在正线长度137.28公里的沪通铁路中,跨越长江天堑的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是最为重要的节点,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2007年,本报以苏通大桥主体结构合龙为契机,启动了“万里长江寻飞虹”大型异地采访活动。这次活动中,我们首次与蓝图上的沪通铁路大桥亲密接触。
作为本报品牌活动“晚报邀您看发展”的雏形和前身,“万里长江寻飞虹”是一次记者、读者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主题是“沿江探桥”。
6月22日,晚报的探索车队抵达武汉,直奔汉阳大道34号的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在武汉,市民们叫它“大桥院”;在中国桥梁界,人们都尊称它为“大桥中科院”。
大桥院当天唯一在家的院领导、时任党委副书记的杨成友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全程陪同我们参观了中铁大桥局桥文化展示馆。杨成友说,你们从苏通大桥而来,你们有什么采访要求,我们全力满足。
我们在桥文化展示馆看到:陈新、方秦汉、杨进、高宗余……一个个中外桥梁界如雷贯耳的名字。
当时还健在的陈新院士是南通人民非常熟悉的一位老专家,他多次来通,参加苏通大桥的技术论证工作,被交通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聘请为苏通大桥顾问和技术专家组成员。苏通大桥的第一个“世界之最”——最大群桩基础,正是经过了陈新等9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和交工验收委员会的全面细致检查,最终领到了交工验收的合格证。陈新院士还非常关心崇海大桥、崇启大桥和沪通铁路过江通道的研究,多次来通参加相关的论证会,为方案的完善出谋划策。
方秦汉院士曾经师从前苏联著名桥梁专家西林,参加过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由他设计的九江长江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216米的3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结构,获得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他的众多弟子现在活跃在南通苏通大桥、城闸大桥、黄海大桥的施工、设计、监理一线。
杨进大师主持了苏通大桥设计方案的复核。
当时年仅43岁的高宗余已经是大桥院的总工。杨成友透露,高总擅长公铁两用斜拉桥的设计,当时他正在设计两座公铁两用斜拉桥,一座是武汉的天兴洲大桥,另一座“与南通有关”。
我们表示,渴望进一步了解与南通有关的桥。高总当时不在院里,杨书记请来了正在院里的设计二所所长、一位叫梅新咏的年轻高级工程师。梅工指着蓝图中的沪通铁路大桥的各个不同桥型,向我们介绍了千米斜拉桥设计的关键技术。
昨天,我们再度从视频中见到了梅新咏,他已经成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大桥院的副总工程师,同时还担任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项目总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1: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探桥址地,心生期盼
首度与大桥院结缘后,我们便格外关心大桥院在南通的一举一动。
2011年3月,大桥院在长江南通段进行沪通铁路大桥勘探时,我们决定,到江心的地质勘探现场——长江第34号浮标“探营”。
记者乘海巡艇驶入桥址所在的水域。这段江面宽约5.3公里,北岸为通州区捕鱼港,距离蛟龙重工船务生产基地200米;南岸在苏州张家港市十三圩,距离越洋码头约1.2公里。按照规划,铁路大桥水域共设31个桥墩。水上勘探就是要查清预设桥墩位置的地质情况,为深化设计提供第一手依据。
市铁路办的同志介绍说,沪通铁路是我国铁路网沿海通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鲁东、苏北与上海、苏南、浙东地区间最便捷的铁路运输通道,也是长三角地区快速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全长258公里。过江的大桥是整个沪通铁路最关键的控制性工程。
按照勘测计划,大桥院在拟建的沪通铁路大桥桥墩处,共布置198个钻孔。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个水域施工作业难度很大。这里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复杂。附近的两条航道中,天生港航道船舶日均流量约800艘次。主航道船舶日均流量近2000艘次,是全国所罕见的“黄金水道”。同时,这个水域水文气象条件复杂,易受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我们在水上采访的两个小时里,便切身感受到这一水域骤晴骤雾的“变脸”。
在当天的勘测中,大桥院的技术人员利用卫星定位等高科技手段,在规划的桥址采集最精确的第一手现场资料。他们昼夜施工,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他们一天也没休息。
参加水上作业的是“浙普工2021号”轮、“汇龙16”、“顺达工18”轮三艘工程船舶,当时已经完成140多孔的勘察,正在做的是位于主航道北边的第28号墩。这是沪通铁路大桥的一个主墩。三艘施工船舶拼装成一个钻探平台,平台上安装了钻探设备,十几名工程技术人员正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从江底钻探180米的深度取样、分析。“安护1号”和“安护2号”担任交通、起锚和警戒任务。
从水上勘探的走向看,沪通铁路大桥的桥位、桥型已经一目了然。它将从九圩港蛟龙船厂东侧跨越长江,桥长11公里,采用公路和铁路合建,正桥为两塔五跨斜拉桥,主跨1092米,桥梁的结构和荷载都比苏通大桥要求更高,将刷新多项世界纪录。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探桥之都,心生自豪
2012年5月11日,我们再赴享有“桥都”美誉的武汉“探桥”。此行依旧没有见到高总。幸运的是,我们见到了大桥院的院长——中铁大桥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敏。
今年46岁的张敏是一位南通籍桥梁专家。张敏告诉我们,大桥院始建于1950年,当时是中铁大桥局的设计部门,集中了国内一流桥梁人才,受命承担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勘测设计工作。随后,大桥院又勘测设计了南京、九江、芜湖等长江大桥,郑州、济南等黄河大桥及其他知名大桥,并发展成为直属中铁总公司的专门从事桥梁勘测设计的大型设计公司。
自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的半个世纪里,大桥院共勘测设计了公路、铁路、市政等大型、特大型桥梁600余座,其中长江大桥40座、黄河大桥23座、跨海大桥15座、工程项目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及十余个国家与地区。他们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获得了全国桥梁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勇攀世界桥梁技术高峰的里程碑。截至2007年6月,大桥院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詹天佑大奖3项、全国优秀勘察设计奖1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项、鲁班奖12项。获奖级别之高,数量之多,全国绝无仅有。
在大桥院,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是最受关注的桥。当时,大桥院为了这座桥的前期勘察设计已经投入了8000多万元。
张敏透露,沪通铁路的建设,将使南通成为沿海铁路大通道和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交通枢纽。沪通铁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斜拉桥,集国铁、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三位一体”。
张敏展望,沪通铁路将使南通成为苏中、苏北与上海实现区域经济融合的战略辐射点。沪通铁路建成后,将极大缩短上海经南通至苏中、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加强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经南通向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功能,对于以沿江开发为突破口,南北呼应,实现沿江两岸产业联动发展,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调整,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经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获悉,由于是公铁两用,沪通铁路大桥的核载量更重,相当于苏通大桥承载能力的5~6倍。据了解,当初苏通大桥设计的防船撞标准是5万吨,而按照航道部门标准要求,沪通铁路大桥的防船撞标准是按照10万吨来设计的,也就是说沪通铁路大桥会更结实牢固。
沪通铁路大桥跨度大了、核载重了、防撞能力强了,因此沪通铁路大桥的技术难度更高。“大桥的基础比较特殊,采用的是沉井基础,长将近90米,宽60米,下沉深度将近120米,目前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沉井基础。由于大桥跨度大、核载比较重,要研究新的钢材,强度要更高,更省材料。在材料上采用的是q500新钢材,斜拉索研究的是200兆帕的斜拉索。 ”梅新咏透露,沪通铁路大桥在材料、结构等方面,将首次采用国内三大创新技术,增加大桥的承载能力和防撞能力。“相比而言,苏通大桥是轻量级的,沪通铁路大桥就是重量级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院副院长、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项目总体负责人张燕飞指出,一线铁路相当于6车道公路的荷载,沪通铁路大桥共有4线铁路,再加上上面6条公路,相当于差不多40线公路的标准,“也就是说,整个沪通铁路大桥的核载量,相当于五六座苏通大桥的承载能力。 ”
记者还获悉,从山东到广东,国家沿海铁路网中有的路段已经建成,有的正在建设,唯独缺少上海到南通这一段。沪通铁路建成后,沿海铁路的体系将变得完整起来。此外,和沪通铁路上共线的城际铁路,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城际铁路网,推进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国铁、城际铁路加上高速公路,三个通道将大大提升南通过江通道能力,对加快实现长三角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沪通铁路建成后,南通的铁路就成了中国铁路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对于南通、对于苏中苏北意义非常重大。”展望家乡的未来,“南通老乡”张敏这样欣喜地说。
记者朱晖斌 冯启榕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angyu7923 于 2012-12-28 11:13 编辑


90fba6156c1b12474a9e0c.jpg
发表于 2012-12-28 12: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获悉,由于是公铁两用,沪通铁路大桥的核载量更重,相当于苏通大桥承载能力的5~6倍。据了解,当初苏通大桥设计的防船撞标准是5万吨,而按照航道部门标准要求,沪通铁路大桥的防船撞标准是按照10万吨来设计的,也就是说沪通铁路大桥会更结实牢固。
沪通铁路大桥跨度大了、核载重了、防撞能力强了,因此沪通铁路大桥的技术难度更高。“大桥的基础比较特殊,采用的是沉井基础,长将近90米,宽60米,下沉深度将近120米,目前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沉井基础。由于大桥跨度大、核载比较重,要研究新的钢材,强度要更高,更省材料。在材料上采用的是q500新钢材,斜拉索研究的是200兆帕的斜拉索。 ”梅新咏透露,沪通铁路大桥在材料、结构等方面,将首次采用国内三大创新技术,增加大桥的承载能力和防撞能力。“相比而言,苏通大桥是轻量级的,沪通铁路大桥就是重量级的。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二设计院副院长、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项目总体负责人张燕飞指出,一线铁路相当于6车道公路的荷载,沪通铁路大桥共有4线铁路,再加上上面6条公路,相当于差不多40线公路的标准,“也就是说,整个沪通铁路大桥的核载量,相当于五六座苏通大桥的承载能力。 ”
发表于 2012-12-28 13: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壮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11-15 1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