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實習記者 步瀟瀟 京廣高鐵開通運營。外界普遍預測,這條貫穿南北的大動脈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北京多位交通及經濟領域專家對大公報表示,京廣高鐵開通將緩解中國南北之間的貨運壓力,促進沿線地區城市化的同時,有效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專家指出,京廣高鐵連接環渤海經濟圈、中原經濟區、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經濟區,推動沿線各條已開通高鐵大融合,使鐵路運輸綜合效率大大提高。 京廣高鐵還將架起一條將實體經濟活躍的經濟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導向高鐵沿線省份的快速通道,從而形成具有戰略地位的「經濟走廊」,使珠三角、港澳和環渤海地區的產業資源向中國內陸腹地轉移,提高中國在世界產業鏈條上的位置,擴大中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優勢。 增強南北經濟互補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肖金成表示,京廣鐵路是貫通南北的大動脈,過去受制於客貨運兼顧,運輸壓力巨大。而中國資源稟賦存在很大差異,能源、原材料集中北方,而珠三角經濟發達能源需求巨大。作為高速客運專線,京廣高鐵使人的流動更加方便,也就釋放了貨運能力,對湖北、湖南、廣東的支撐作用就成倍放大,有效增強南北的經濟互補性。 肖金成則強調,京廣高鐵不僅會使大都市之間聯繫加強,也會增強城市群內部的聯繫。以中原經濟區為例,京廣高鐵往北可以連結北京,向南連結到武漢、長沙。加之未來的鄭徐高鐵和已經開通的鄭西高鐵,中原經濟區的高鐵主骨架已經搭建完成,未來將會極大促進中原經濟區發展。 凸顯大城市效應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李宏昌向本報表示,根據國際經驗,運輸方式深刻改變城鎮化進程。京廣高鐵開通的輻射作用會使沿線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積聚,對於人口數量不大、工業化水平不高,輸出勞務為主小城市具有「虹吸」效應。小城市資源人力被吸走,大城市效應凸顯出來,城市化會帶動城市產業結構升級。與此同時,高鐵延展所出的高鐵研製、設備需求對相關產業拉動,也會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方面。 李宏昌還認為,京廣高鐵對珠三角經濟區是一種適應性發展,這一地區經濟發達,高速軌道交通是其內在需求。但對於中原都市群,沒有達到高鐵基本運量水平,但適度超前修建也會起到提升拉動作用。 肖金成指出,京廣高鐵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會帶來根本性影響。像農業時代城市建設在河邊就具有區位優勢一樣,高鐵開通後沿線城市就具有了區位優勢、城市地位隨之提高。產業和人口會向沿線聚集,城市規模會向鐵路沿線靠攏、不斷擴大。
【本報北京二十六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