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1.1 概况 项目名称:温州市市域铁路一期(铁路温州南站-机场-灵昆)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铁投”) 1.2 功能定位1)从其主要技术参数与服务对象分析,温州市市域铁路S1线为采用国铁制式的城市轨道交通。S1线主要技术标准采用国铁制式,主要表现在车辆选型、供电方式、行车指挥系统、列控系统等方面。同时,S1线主要解决都市区两大中心组团间旅客交流和主中心内部中短距离城市客流出行,因此在线路布局、敷设方式、车站设置及客运设备等具有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特点。 2)S1线是在中心城与新城之间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交通服务的轨道交通系统。 3)S1线是拉开城市框架、支撑温州市“1650”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 4)S1线是沟通对外铁路和机场的快速大容量高服务频率的市郊铁路系统。 1.3 建设规模、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温州市域铁路客运S1号线工程为东西走向,连接沿海铁路温州南站、温州站、永强机场和半岛,是构建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大中心—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的快速联系通道,承担都市区范围内东西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串联瓯海中心、中心城区、龙湾中心与半岛,并服务于温州南站、永强机场。 市域S1线一期工程位于温州市中心区,西起潘桥桐岭站,经沿海铁路温州南站,向东北绕出沿既有金温铁路通道至龙湾区后折向西南沿龙湾区南洋大道、前房路至机场,出机场站后向北跨瓯江南口至灵昆岛折向东至一期工程终点半岛二站,远期继续向东经霓屿道延伸至洞头县洞头岛。一期工程线路全长51.9km,其中路基5.35km,桥梁7座32.28km,山岭隧道3座3.75km,地下区间10.52km,桥隧比90.0%;一期设置车站14座(地下站4座、高架站7座、地面站3座),预留车站7座,平均站间距3.5km。 动车检修基地设在灵昆岛,由半岛二站直接接轨引出。灵昆岛设动车停车场、潘桥设动车运用所,直接由站后接轨引出。 S1线路起点潘桥桐岭站至状元镇龙腾路站为地上线(除起点段、温州南站及温州站进出段为地面线外,其余均为高架线),隧道段三处(石坦隧道、龙湾隧道、大主山隧道),线路进入南洋大道后转为地下线直至机场站,出机场后至灵昆终点除少量地面线外均为高架线。 线路走向及敷设方式见图1.3-1。
1.1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双线 速度目标值:120km/h(CK37+000-CK39+000段限速80km/h) 正线线间距:4.0m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800m,困难地段700m。限速地段根据实际情况和速度时间曲线模拟确定。 最大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 牵引种类:电力 车辆选型:动力分散、六辆编组 到发线有效长度:360m;机场站450m 站台长度:180m;站台宽度:岛式14.5m、侧式6m 行车指挥系统: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CTCS-2级+ATO列控系统 限界设计:拟采用CRH6型动车组,但由于远期预留CRH1、CRH2、CRH3、CRH5型动车组运营的条件,故本线推荐采用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1.2 轨道1)轨道结构类型 本线为120km/h标准市郊线,综合比选推荐本工程高架线(含地面线)正线轨道采用有砟轨道,地下线正线轨道采用无砟轨道。 2)轨道结构设计 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轨枕、碎石道床组成。 (1)钢轨:推荐正线均采用60kg/m、U75V、25m定尺长无螺栓孔钢轨。 (2)轨枕及扣件 正线一般地段均采用IIIc型混凝土轨枕,按1667根/km铺设;桥梁及路基需要铺设护轮轨地段采用IIIc型混凝土桥枕,按1667根/km铺设;岔区铺设混凝土岔枕。 正线扣件采用与轨枕配套的弹条V型扣件;道岔的扣件类型与连接线路的扣件类型相同;在伸缩调节器跟端以外100m范围内以及需要降低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的地段,设小阻力扣件。 (3)道床 正线有砟轨道采用一级道砟,材料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中相应标准。 (4)无缝线路设计原则 正线轨道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焊接采用现场焊接。 1.3 车站建筑S1线一期工程近期设置14个车站,其中换乘站3座,分别与S4线(温州站),S2号线(机场站、灵昆站)换乘。 各个车站站台型式、站台宽度等详见表1.5-1。 表 1.6‑1 S1线一期工程车站分布表 序号 | 车站名称 | 中心里程 | 站间距(km) | 敷设形式 | 站型 | 附注 | | | 工程起点 | CK0+000 | 0.36 | | | | | 1 | [桐岭站] | CK0+360 | 高架 | 侧式 | 预留 | | 2.34 | | 2 | [潘桥站] | CK2+700 | 高架 | 侧式 | 预留 | | 2.9 | | 3 | 温州南站 | CK5+600 | 地面 | 侧式 | | | 3.9 | | 4 | [下斜站] | CK9+500 | 高架 | 双岛四线 | 预留 | | 1.1 | | 5 | 温州西站 | CK10+700 | 高架 | 侧式 | | | 1.5 | | 6 | [永庆街站] | CK12+200 | 高架 | 双岛四线 | 预留 | | 1.45 | | 7 | 德政村站 | CK13+650 | 高架 | 侧式 | | | 1.87 | | 8 | 龙霞路站 | CK15+520 | 高架 | 侧式 | | | 1.629 | | 9 | 温州站站 | CK17+149.314 | 地面 | 既有站改建两台五线 | | | 2.101 | | 10 | [府东路站] | CK19+250 | 高架 | 侧式 | 预留 | | 0.8 | | 11 | 上江路站 | CK20+050 | 高架 | 侧式 | | | 1.45 | | 12 | [文昌路站] | CK21+500 | 高架 | 侧式 | 预留 | | 3.7 | | 13 | 龙腾路站 | CK25+200 | 高架 | 侧式 | | | 2.03 | | 14 | 温州大道站 | CK27+230 | 高架 | 双岛六线 | | | 3.17 | | 15 | 南洋大道站 | CK30+400 | 地下 | 侧式 | | | 3.95 | | 16 | 奥体中心站 | CK34+350 | 地下 | 岛式+两条故障车停留线 | | | 1.85 | | 17 | 永强站 | CK36+200 | 地下 | 岛式 | | | 2.415 | | 18 | 机场站 | CK38+615 | 地下 | 双岛四线 | | | 7.185 | | 19 | 灵昆站 | CK45+800 | 地面 | 双岛四线+两条故障车停留线 | | | 3.3 | | 20 | [半岛一站] | CK49+100 | 高架 | 侧式 | 预留 | | 1.95 | | 21 | 半岛二站 | CK51+050 | 高架 | 侧式 | | | 0.85 | | | 工程终点 | CK51+900 | | | | | |
1.4 供电根据牵引供电方案,全线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新建110kV牵引变电所2座,利用既有牵引变电所1座,新建分区所2座,新建开闭所2座。各变电所、分区所及开闭所位置情况见表2.1-3。 利用甬台温铁路既有新温州牵引变电所增加两回直供馈线为潘桥动车运用所开闭所供电。 表 1.7‑1 各变电所、分区所及开闭所分布表 附注:线路的左右侧是面对大里程方向的相对方向。 1.5 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本线分别在潘桥站和半岛二站各设一座动车运用所。动车运用所承担S1线配属车辆的一二级修任务以及简易三级修作业,承担S1线配属车辆停放、运用、整备、清洁和定期消毒等工作,承担S1线和S2线配属车辆的临修及镟轮作业。 灵昆岛预留动车检修基地,承担温州市域铁路全线网配属车辆的三四五级修任务。 1.6 行车组织1)预测年度 初期2015年,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2)行车组织 (1)列车编组 初近远期均采用6辆编组。 (2)运输组织模式 本线运输组织模式推荐采用站站停列车和大站快车共线运行的模式。本线大站快车近期开行1对、远期开行1对。 (3)列车运行交路 初期、近期、远期高峰小时推荐列车运行交路见下图1.9-1。
根据温州市民的出行习惯,列车运营时间安排为6:00~24:00,全日运营18h。 (2)全日行车计划 初期全日开行列车58对,近期全日开行列车112对,远期全日开行列车141对。 (3)列车运行时分及旅行速度 近期温州南站站至半岛二站单程运行时间站站停列车约为60min,旅行速度约为45km/h,大站快车约为40min,旅行速度约为68km/h;远期潘桥站至洞头站单程运行时间站站停列车约为100min,旅行速度约为44km/h,大站快车约为61min,旅行速度约为72k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