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对于中国高铁来说,又是载入史册的一天。上午9时整,四列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分别从哈尔滨西站、长春站、沈阳北站、大连北站四站同时首发,中国首条、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长大高速铁路――哈大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哈大高铁通车,标志着中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哈大高铁可以通过既有的秦沈客运专线和京秦铁路,实现同已经运营的京沪高铁和即将全线贯通的京广高铁相连。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在高寒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技术,在世界上再次成为高寒地区高铁的领跑者,中国几代人所追求的梦想已经变为现实。“哈大高铁”再次印证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那种敢于冲、敢于闯、敢于自主创新、敢于攀登高峰、敢于在困难中崛起,创造出一个个令世人关注、令世人骄傲的伟大成就的豪迈气魄。
作为我国“四纵(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哈大高铁和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四横(徐州-兰州客运专线;沪昆客运专线;太(原)青(岛)客运专线;沪汉蓉客运专线)”主要铁路干线之一,哈大高铁在我国路网布局中所占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其开通运营,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已超过8600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据了解,哈大高铁营业里程92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在零下40度的天气里,仍可以时速300公里运行。纵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线设哈尔滨西站、双城北站、扶余北站、德惠西站、长春站、长春西站、公主岭南站、四平东站、昌图西站、开原西站、铁岭西站、沈阳北站、沈阳站、辽阳站、鞍山西站、海城西站、营口东站、盖州西站、鲅鱼圈站、瓦房店西站、普湾站、大连北站、大连站共计23个车站。
哈大高铁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零下40℃左右,最大积雪厚度30厘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达205厘米。此前,世界上仅有运行于北欧和俄罗斯的三条高寒高铁。这三条线路最长的不到700公里。即便是运行速度最高的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游隼号”高寒高铁,其以250公里的最高时速运行的持续时间也不到20分钟。哈大高铁的建成开通,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已经成功破解速度、温度两大难题。其采用的最新型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为中国北车长客股份独立自主研发产品,是在CRH380BL型动车组基础上,针对高寒运营环境优化而来。高寒动车组攻关团队曾调查分析了哈大高铁沿线气象记录,发现最近30年来这一地区的最低气温记录是-37.3℃。因此,为哈大高铁设计研发的动车组适应最低气温设置在-40℃,并可在80℃温差间正常、平稳运行。
这条贯通东北三省的高铁不仅将拉近人与人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更将改写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版图。很多人都说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大城市将因哈大高铁的开通发生巨大的改变,一条线路把四个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4小时内的通达。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也将连成一片,社会经济将会因为哈大高铁的开通得到更大发展和提升。随着哈大高铁的“公交化”运营,“一小时交通圈”“一小时经济圈”和“国际商贸圈”得以实现,其高速高效势必打造东北“同城”新版图,高铁经济必将对东北乃至中国经济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普通百姓,哈大高铁的开通仿佛是在白山黑水间绽放了一朵美丽的冰玫瑰,给他们的生活悄然带来了一丝丝温馨、和谐、幸福的变化。当年成渝高铁开通时,笔者曾与同事开玩笑:“如今工作在成都,买房在重庆,天天坐高铁上下班就像是坐公交一样。” 现 如今哈大高铁开通后,百姓的出行更方便、快捷,幸福指数更是有所提高。高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将因高铁而精彩。早晨在哈尔滨喝茶,中午在大连吃海鲜,下午在沈阳看雪,晚上在长春大戏院欣赏二人转。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因为哈大高铁的到来而变得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短短几年我国不但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青藏铁路,还开通运营了京沪高铁、现在哈大高铁又正式开通运营,铁路建设发展可谓一日千里。铁路的飞速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理论在铁路建设、发展、运用中践行的具体体现,没有科学、协调和持续性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铁路职工,笔者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祝愿哈大高铁这朵美丽的冰玫瑰开得更加鲜艳、绚丽,为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人们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再立新功!
来源:人民网重庆视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