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宁夏频道11月28日专电 “阿姨,谢谢你们!”24日的内蒙古自治区集宁南火车站站台上,集宁市一所中学16岁的高一学生王芳拉着列车长刘仲琴的手哽咽地说。 原来,王芳因运动时摔倒造成左膝髌骨半脱位损伤,休学疗伤至今已半年有余。在父母的陪同下,她在北京做了修复手术后于24日乘坐银川客运段京一组值乘的K1177次列车,在将近7个小时的旅行中,她受到了列车工作人员无微不至地关怀与照顾。
列车员王淑丽对这个性格腼腆但又十分倔强的姑娘印象深刻:在整个旅程中,除了抱着教科书闷头学习外,她很少与身边的人交谈。上车后不久她想上厕所,但受制于左腿被石膏板固定不能屈曲,她无法使用硬卧车厢厕所间的蹲便器。
细心的王淑丽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告诉王芳说她适合使用软卧车厢厕所间设置的座便器,但她需要穿过六节车厢,才能走到软卧车厢。
为让王芳免除奔波带来的伤痛折磨,王淑丽提出建议:可以拿被单当屏风,需要时提供套塑料袋的小桶作为方便之用。但王芳红着脸死活不答应,母亲只好陪她走走停停,歇息片刻后又继续辛苦地挪步,就这样,一个来回竟然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目睹此情此景,列车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孩子,阿姨来帮你!”刘仲琴见此情景,立即通知软卧和紧挨软卧的几节硬卧车厢的列车员们利用王芳挪步的时间,逐个与下铺的旅客协商,看能不能为她调换到距卫生间近点的车厢。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8号车厢的一位旅客看到正在艰难行进的王芳后同意换铺,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王芳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随后,列车餐车又为这一家三口提供了订餐及送餐服务。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