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16日),在“发展悬挂式空中列车系统研讨会”上,记者获悉,长宁区打算引进悬挂式空中列车系统解决虹桥商务区交通瓶颈问题。
悬挂式空中列车系统在中国的城市具有广泛的应用与发展空间,为市民的生活与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可以解决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可以解决区域内部、交通节点和枢纽、功能场馆等微循环系统的交通问题。空列系统可以成为多元化立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长宁区区长李耀新表示,紧临虹桥商务区的虹桥机场东片区,目前的交通建设和公共交通服务与其对虹桥商务区的支撑定位不相匹配,其所处的长宁区临空园区公共交通的服务覆盖率还相对较低。长宁区正在积极探索能够和临空地区的功能发展、交通现状和现有的地理环境因素较好融合的新型公交捷运方案。目前的最佳设想是串联起轨道交通、航站楼、商务区楼宇,形成立体交通的模式。列车会设计成透明的,外装LED灯。夜晚行驶的空中列车,会像UFO一样"漂移"空中,非常炫。初步规划的路线是从轨交13号线(在建)丰庄站到虹桥机场1号航站楼,长约10公里,共14站,运行全程大约需要半小时。目前推进此事的难点在运营和管理的确定上。
悬挂式空中列车起源于德国,1901年在恩格尔的故乡乌帕塔尔市建成第一条公交路线,1984年在多特蒙德市规模运营,28年来安全率为100%。悬挂式空中列车系统的轨道在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在空中,在无需扩展城市现有公路设施的基础上,即可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作为轻型、中等速度、中等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悬挂式空中列车系统具有安全可靠、节约用地、建设周期短、噪音小、无废气排放等优势,是其他交通方式的补充和完善,可以在破解城市交通难题中发挥先行作用。
自2011年H-Bahn空中列车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国侨联将此项目以国外华侨的建设上报中央,得到中国科技部部长的赞赏,2012年全国两会和一些地方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做了专门提案。目前,悬挂式空中列车已实现国产化率80%以上,具有“百亿设备、千亿投入、万亿拉动”的发展前景,上海、天津、温州、青岛、济南等20多个城市对此产生浓厚兴趣。
来源:解放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