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时代的发展赋予了这座城市太多的美誉,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国际轨道交通之都等等都是长春的代名词,而长春站作为长春的第一扇迎宾之门,时时刻刻都在向全世界人民敞开着,它是长春的一张名片,是外地客人观察长春的第一眼,是这座城市的窗口,长春站用它独有的魅力彰显着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
随着备受市民关注的长春站高速场施工改造的全面竣工,今年9月20日,长春站北站房迎来了第一批乘客。这是人们对长春站的又一次检阅。充满着现代感的“敞开式”高架候车广场,一排排整齐的机场式航空坐椅,一排排视野开阔的无站台柱雨棚。让人们感受到了城市发展给自己生活所带来的美好,在方便旅客的同时,更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从1992年长春站第一代站房的整体爆破,长春站始终以坚实的脚步向前迈进。在铁道部和地方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次施工改造,长春站的外观从现代简约变为欧式古典风格,日渐破旧的站台雨棚焕然一新,狭窄的候车室变成敞开式候车大厅,出站口变成宽敞通畅的出站地道,长春站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为了满足旅客需求及日益增长的客流需要,105岁的长春站,正迎来它生命中第五次大规模改造。特别是“9・20”长春站北站房综合换乘中心启用后,北站房旅客出站口直接与地铁、轻轨、出租、公交等社会车辆相连接,真正实现了“零换乘”。同时,配备的自动售票机、进出站扶梯(垂梯)、检票闸机等全新客运设备设施,以及增设向导标识、改造热水器、增设便民餐桌、完善助残设备设施等一系列措施,也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
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随着各次施工改造硬件条件的改善,长春站秉承“人性化追求、亲情式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用优质服务打造温情驿站。北站房高架候车室的每个检票口都设有无障碍电梯,残疾旅客乘坐电梯可以直接通往二楼候车大厅。站台上设有黄色盲道,可以引导残疾旅客行走。而新建的站台,也是经过特别设计,站台高度为1.1米,与火车车厢地板基本保持水平,旅客上下车时再也不用“高抬腿”。
开放客票代售点预售期,在全局率先实现与站内窗口同步售票,方便旅客就近就地购票。同时,长春站在售票室设置12台自动售票机,减少长吉城际旅客排队等候时间。在动车组实名制售票方面,设置两处公安制证窗口,为没有携带证件的旅客提供方便。实施电话订票、互联网购票、POS机售票等新的售票方式,最大限度便民利民。“以前买票得提前好长时间来车站排队买票,那时售票窗口少,有时一排就是一宿,还不一定能不能买到票,现在好了,我在网上就能买票,来车站买票也不用排太长的队了,现在乘火车出行实在是太方便了。”市民李先生激动地说。
长春站推出的“春之约”爱心服务项目,为重点旅客提供温馨服务,重点旅客从购票到进站上车,到下车出站,长春站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对重点旅客采用轮椅、担架接送上车,对列车移交本站乘车和中转换乘的重点旅客,预约后提前联系120急救车接站,候车室、站台和出站至送到医院,实现全程服务。当旅客亲人走失或被盗无力购买回家车票时,长春站以党员缴纳特殊党费的形式,筹集“救急服务基金”,为旅客提供“一次性救助”服务。近年来,长春站从人性化角度不断满足旅客需求,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长春站是长春的一个标志,它自身形象的好坏必然会给外地客人留下明显不同的印象。可以想到的是,当长春站改造工程全面结束之后,其壮美的身姿必定会成为长春市一道新的亮丽风景,对于长春市的城市形象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长春站将结束一个百年的历史,开创一个新的百年历史。
来源:中国吉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