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9|回复: 1

张学良与平汉铁路 郭方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7 21: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史天地》2012年08期

                                                                   张学良与平汉铁路
  

                                            
                                                                                   郭方成


平汉铁路北段的归属,牵动蒋介石、张学良、孙科连绵不绝的博弈,权利使然。
  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爆发后,蒋介石采取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并让出青岛地盘等手段,最终促成张学良出兵华北,从而决定了中原大战的胜负以及中国后来的历史格局。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发表和平通电,“请各方即日罢兵,以纾民困”。9月19日,东北军开入关内,开始武装调停中原大战。随着晋、冯两大集团军事失败,东北军逐步控制了华北。蒋介石兑现承诺,随即将冀晋察绥四省,北平、天津、青岛三市的军政交由张学良统辖。但是,对于铁路的管理权,国、奉双方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夺的主要目标是贯通南北的两条铁路交通干线。
  其一是津浦铁路。该路起自天津,终至浦口。由于长江的对岸就是南京,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南京政府很快就拼力争夺过去。另一条是平汉铁路的北段。
  一、张学良部顺理接收
  平汉铁路“自北京之卢沟桥,直达汉口,绵亘直豫鄂三省,计1200余公里,为中原贯通南北唯一之大干线,实腹地交通之要道也”。平汉铁路沿线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平汉铁路的北段尤为重要,特别是山西、河北大量的煤炭和河南的大宗农产品都是经由该路运输,客货运业务十分发达。这对于南京政府和东北军都是一项大有可图的财源,更不要说军事意义上的重要。因此,平汉铁路自建路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路。
  当时,平汉铁路北段的管理权为平汉铁路北局。此时,东北军已经接收到新乡地界,平汉铁路黄河以北的部分也在掌控之内。所以,9月23日,张学良就任命葛光庭为平汉北局局长,随即任命郭恩海为副局长,并于10月初正式接收了平汉铁路北局。
  葛光庭,字静岑,安徽省蒙城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毕业。一度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高级参谋。后任内蒙古土默特旗公署总办。
  郭恩海,字惠舟,辽宁省义县人。东三省讲武堂毕业。后任东北军三、四方面军团守备司令,兼任京汉北段铁路局长,三、四方面联合军团司令部副官处长,京奉路护路司令,东北陆军警备总司令,东北军交通司令。
  葛光庭和郭恩海接收平汉铁路北局后,“所有职员令其照常工作”,铁路运输逐渐恢复。
  二、南京政府同样觊觎
  此时,南京政府和铁道部的目光也盯住了平汉铁路北段这一重要的运输干线。
  时任铁道部长孙科,是孙中山长子。1910年加入同盟会,是国民党要员。1928年10月任铁道部长。
  孙科任部长后,特别重视路权的统一。东北军接收华北后,他就拟定了南京方面的接收人员名单,去征求吴铁城的意见。
  吴铁城是当时南京政府的重要人物,历任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委,国民政府立法委员。游说张学良入关援蒋时,他是南京方面的代表,同时也是张学良与南京方面的联系人。
  接到孙科电报后,吴铁城去找张学良商量。张学良不同意孙科的主张。张认为蒋介石已经承诺,入关后的“平绥铁路局长、平汉铁路局长、正太铁路局长、沧石铁路局长”就应该由自己先行委派,再由铁道部正式任命。吴铁城把张学良的意思复电孙科后,孙只同意张委任的曾广勷为平绥路局长,而其他的铁路局长要由自己委派。
  张学良没有理会孙科的意见,仍按自己的既定方针办,平汉铁路北局依旧在葛、郭的主持下照常运转。
  9月24日,平汉铁路南局的局长何竞武按照孙科的旨意,准备派员来北平接收平汉铁路北局,以合并南北两局,统一平汉铁路。第二天,吴铁城复电孙科,告知张学良早已派人接收了平汉铁路北局等华北的铁路,并劝慰孙科,“为应付大局起见”,“暂时通融”。
  没有办法,孙科勉强同意张学良暂时派人接管平汉铁路北局。但仍坚持“则军事稍定,于行政统一”,“一路两局一局两长之情形,固万不可有此意”。
  三、国奉之争拉开帷幕
  从表面上看,平汉铁路北局的各项工作一切依旧,暂无风波。然而,铁道部合并平汉铁路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事情很快就有了发展。孙科计划用职务调动的办法取消平汉铁路北局,从而将整个平汉铁路完全掌握在南京政府手中。
  10月22日,吴铁城致电张学良,“铁道部拟调平汉路(北段)铁路局长葛光庭任陇海局长”。葛光庭自任北局局长后成绩斐然,正处于雄心勃勃之际,对于铁道部的突然拟调大为不悦,立即回电吴铁城,反复强调自己自接任后的工作状况,“收回车辆,疏通货运,路线虽仅半途,日入已达三万”等,请求继任北局局长。张学良当然也不肯轻易放手,他于本日复电吴铁城,请吴向铁道部孙科“尽力说项,俾缓更改”。
  10月28日,吴铁城电告孙科,东北军入关后,赋予张学良华北军政大权,这是蒋介石有言在先的。孙科见此,也只能后退一步,在次日电告吴铁城,“昨接汉卿兄电,请委各局长”华北平绥等,“均如命照派。惟平汉一路,因受军事影响,南北尚未通车。俟全线贯通,再行办理”。
  张学良初战告捷,他委派的四个铁路局长中有三个得到了南京政府的正式任命,葛光庭的拟调一事也暂时作罢,待全线通车后再议。
  中原大战时,平汉北路的黄河铁路桥屡被炸毀,全路交通发生阻碍。自张学良派员接收北局后,立即积极恢复全路交通,并加工赶修黄河铁路桥。至10月30日,该桥已完全修复,正式通车。
  按照10月29日孙科在电报里的允诺,既然平汉铁路具备了全线通车的能力,铁道部就应该对葛、郭正式任命了。不料孙科却食言了,事情的发展陡然逆转。
  11月1日,东北司令长官公署秘书长吴家象致电张学良,南局局长何竞武率员多名到新乡,“接二方面军车辆,并驱逐段长,更换站员”。何竞武以粗暴的行动来试探东北军对合并平汉铁路的反应。
  葛光庭、郭恩海并没有受到干扰,他们采取免收加价、扩充客货军运输车等措施,继续搞好北局,筹划全路通车,因此,也深得北平民众之好评。
  四、再行拟调故伎重演
  博弈的又一个回合开始了,孙科还是用调离葛光庭的办法,来达到将平汉路北局划归南京管理的目的。
11月9日,吴家象又致电张学良,告知铁道部执意合并平汉铁路,即将把葛局长调到正太局,并把平汉总局局址设在汉口。平汉北局前途渺茫。于是,郭恩海乘车赴天津面见张学良,请示应对孙科、保住平汉北局的办法。
  11月10日,郭恩海由津返平,在车站与记者谈起有关平汉路北局路权问题,说前蒋介石允诺将平汉路让与东北军方面整顿,近日铁道部又更前议,张学良殊为诧异等,言语之中透露出张学良并非愿意移交北局之意。
  11月17日,北平总商会致电“南京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蒋主席、张副司令、行政院”,认为“平汉铁路成立卅余年,为全国交通之枢纽”。如果“南迁汉口,去繁就简,舍本逐末,未有不旷日费事者也”。
  总商会的呼吁,对于巩固东北军在平汉铁路北局的既得利益是非常有利的。迫于各方面的压力,铁道部只好设计出折中的方案,就是把平汉铁路局改为委员制。委员制即“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委员四人”。“此种制度实为政治的产物,藉以调和各方政治势力”。委员制能够使铁道部达到接收平汉铁路北局的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东北军的参与权力。
  对于铁道部做出的妥协与让步,张学良不得不部分接受。但是,就总局局址是设在汉口还是仍设在北平,争斗双方又出现了分歧。
  11月22日,郭恩海致电张学良,从我方军事饷糈方面进行分析,极力恳请保住北平的局址。
  对于铁道部要接收平汉北局,并改设局址为汉口的决定,在北局职员中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和影响。为了稳定职员队伍,搞好铁路运输,12月1日,郭恩海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大家应安心任事云云,本人及葛局长皆奉张副司令命令而来,调任与否,张副司令与蒋主席间自有一定之商议……”
  五、恩威并受同意移交
  1930年11月12日,张学良就华北善后等问题去南京与蒋介石磋商,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张到下关时,有文武官员数百人迎接,江中布满军舰,鸣礼炮19响;入城时,沿街布满欢迎标语;在国民政府纪念周上,主持人介绍张学良对助蒋统一的贡献,蒋又亲自作欢迎词等等。最让张学良受宠若惊的是,蒋介石竟以对等的身份迎接他。此次南京之行让张学良感到春风得意,无尚荣光。所以张学良返回天津以后,对移交平汉北局也就不在利益上多思了。
  12月9日,张学良出面致电北平总商会,“前为平汉路局南移事,经电行政院铁路部,代请从缓,转知各界查照为盼”。藉以安慰北平总商会及全体市民。
  12月11日,先前随同张学良去南京的北局局长葛光庭由天津返回北平。葛光庭在北局会见记者讲,此次赴京,与铁道部接洽较为圆满,铁道部委葛为胶济路局长,拟定日內交接结束,即赴青岛就职。至于平汉路局是否南迁,尚不详细。葛还谈到,在天津时,北平总商会曾派代表晋谒张副司令,请求中央勿将北局南迁,藉以繁荣市面。张学良副司令答应一定转达。
  至此,平汉铁路北局的移交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12月13日,铁道部新任命的平汉路局驻平办事处处长郭沣抵平。下车后,他即赶往北局拜访局长葛光庭,二人面谈多时。郭沣向记者透露,他此行系代表何竞武前来视察平汉路通车情形,并无其他任务。
  12月14日,张学良致电孙科,讲明近日北平各业纷推代表来津,请求平汉路局暂缓南移。然而,南京方面无视东北军的意愿和北平民众的呼声,15日,何竞武仍按计划北上。
  何竞武,曾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副官长。中原大战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后任铁道部平汉铁路管理局局长。
  其实,从1929年3月的蒋桂战争爆发,到1930年的中原大战结束,新军阀混战不已,兵连祸结,国无宁日。国民党的“一统天下”并没有真正统一,铁路管理也就没法统一起来。“铁道部名为管理全国铁道的机关,可是能完全管理的不知有几条铁道?”“国民党中央和民国政府的行政令仅在‘中央军’辖区生效,其他‘地方实力派’控制的地盘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对中央‘集中’铁路管理权的‘行政令’不买账”。
  面对这样的现实,铁道部长孙科深感自己的话语威力甚微,对能否顺利接收北局心里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他抬出蒋介石。12月16日,孙致电张学良:“平汉局移汉,以该局接近首都,便于指挥监督,且系奉主席令办理,敝部未便擅更,请即晓谕各界以免误会。”
  蒋介石的命令使张学良的态度开始发生了改变。
  12月18日下午,张学良复电孙科:“奉悉已令葛委员长光庭,即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并遄赴胶济局。”
  为了敦促平汉北局尽快移交,12月19日,蒋介石亲自发电报给张学良:“已兹为整理平汉路政,已饬该局何局长竞武趋见,希详赐指导,并希转知葛静岑兄即日交卸,速赴胶济路新任为荷。”
  同天,孙科也致电张学良:“调葛君光庭充胶济路委员长令已发表,请饬该员将平汉北段早日移交,并速赴胶济路任事。”再次催促葛光庭赴任。
  12月20日,孙科又复电张学良:“令葛光庭将平汉北段移交,维护路政统一。”南京方面的一再催促,使得已取得华北军政最大利益的张学良终于彻底答应交出北局。
  12月21日,张学良致电蒋介石:“蒋主席钧鉴,关于平汉交替一事,遵已转令葛局长光庭知照,谨电陈复。”
  张学良明确复电,答应移交平汉北局。同日,何竞武北上,至北平接收北局,统一后的平汉铁路总局设在汉口。
  12月23日,得知北局南迁决定的北平总商会再次致电张学良,恳请“保留平汉北局,不要南迁”,然而大局已定,移交北局、局址南迁都已不可更改。
  六、结束拉锯正式移交
  12月25日,何竞武奉铁道部命令来北平接收北局,凌晨搭特別快车到达北平,随员十余人。郭恩海及平汉局总务处长等人到站欢迎。何竞武在站內接见记者后赴天津,就北局移交问题请示张副司令。
  12月30日,张学良致电葛光庭:“请早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即遄赴胶济局任。”并同时电告孙科。孙科立即回电:“请饬葛委员长早日将平汉北段移交即离,赴胶济局任。”孙科接收北局的心情真是急之又急,唯恐夜长梦多,东北军变卦。
在正式移交前夕,还有一个小插曲值得一提。何竞武1月7日致电张学良说:“平汉接交职,葛局长函称徽日移交,嗣又改期蒸日方能移交,兹又与郭副局长恩海晤谈,面称本人未亲钧座诏令,到时不能移交等,请究应如何办理……”
  1月9日,张学良只好电告葛光庭、郭恩海移交北局。1月10日,郭恩海复电张学良:“平汉何局长竞武,到平表示北段军运紧急,本人每不接洽,拟留恩海在平办理,且出我方友人函件,并派员屡次挽留,不许离局,就表面上观察,欲表示好感,但如此办法是否相宜,恩海去就两难,尤恐招恋职之嫌。犹思恩海叨受钧命为副局长,应与葛局长同其进退,现拟本月十日议与葛局长同时交代后,并拟剋日赴津。”
  1月10日,经过几番拉锯,北局终于移交。《盛京时报》以《平汉铁路北局接收——员司照常工作以待后命》为题目,描述了移交时的情形:
  “北平讯云,平汉路局业于10日上午由平汉局长何竞武接收。
  何竞武于10日上午11时偕同平汉路局驻平办事处长葛沣等十余人,分乘汽车赴平汉路局。前任局长葛光庭、副局长郭恩海则于11时前到局,旋何等到来,当由葛、郭等迎入局长室休息。葛、郭两氏即将正副局长印绶亲自交付何氏收执。
  接收印信后,即召集路局员司在礼堂训话,首由葛光庭致辞介绍。何氏当致训词。后何、葛、郭等相继外出,在大门前与全体员司合摄一影,以示纪念。摄毕,何氏又说,葛局长调任胶济路委员长,郭副局长亦调为包宁路工程局局长,此后系在铁路上服务,同仁等特借此机会,表示欢送之意云云。言罢全体鼓掌,葛、郭两氏亦起立向大众答谢,并与何氏等握手为别,当分乘汽车离局。”
  经过一番争斗后,移交场面还是十分融洽的。
  移交仪式结束了,原北局的首长也各赴前程。1月11日下午,胶济铁路管理局委员长葛光庭,包宁工程局长郭恩海同车赴天津,晋谒张学良,报告平汉路局交接经过。葛光庭在天津稍事休息,旋即赴青岛就职;郭恩海亦着手筹备组建包宁铁路工程局的工作。
  1月12日,何竞武电告南京蒋中正、孙科、天津张学良三方,报告北局业已接收。1月19日,平汉局驻平办事处开始办公。
  自1930年9月至1931年1月近四个月的博弈,国、奉双方对平汉铁路管理权的争夺终于落下帷幕。
  七、历史一叶任人评说
  管窥一斑,可见全豹。南京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真可谓绞尽脑汁;张学良为了自己的地位,也算是煞费苦心。纵观平汉铁路管理权之争,它验证了一个道理:历史的发展就是矛盾双方的拼力博弈。鹿死谁手,花落谁家,既看实力与权力,又在坚持与抗争。
  作为当时华北最大赢家的张学良,虽然交出了平汉铁路北局的管理权,但也争取到了在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的部分话语权,如郭恩海出任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高级顾问,还有其他东北军方面的人在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担任职位等。
  南京方面在平汉铁路的管理权上也做出相应的妥协和让步,这是蒋介石对张学良出兵华北,帮助他打败阎、李、冯,稳固他在全国的统治地位的一个回报。
发表于 2013-1-10 13: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4-23 2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