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合蚌高铁开通快两周,虽然时间不长,但在合肥市场上已然掀起巨浪。人们的出行、出游方式更是因这合肥首条高速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上午从合肥火车站、汽车站及民航部门了解的最新信息显示,高铁如同强磁石,吸引来传统客源和新生的旅游客源。 铁路高端客、民航低端客均流向高铁
“合肥至北京Z74,今晚的硬卧还有9张,软卧还有191张。”这是今天上午8时左右记者从合肥火车站售票部门了解到的最新售票信息。近些年合肥火车站始发车次中最热门的车票莫过于Z74,甭说当天走当天买没有票,就是预售期第一天买,不排在前几位也基本上是没戏。而合蚌高铁开通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现在每天平均坐高铁北上的旅客有2000多人,以前较为热门的Z74次、T64次票源明显没有以前紧张。”合肥火车站客运车间负责人介绍。而且坐火车的旅客层次区别明显,铁路高端客流主要流向高铁,像Z74次以前软卧车票都供不应求,而现在则余票较多。
在民航售票部门今天提供的10月30日机票价格一览表中,合肥至北京、合肥至青岛两条航线的价格很醒目,而醒目的原因就在于价格,合肥至北京最低票价3折,合肥至青岛更低只需2.5折。合蚌高铁开通,民航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直接受影响的就是这两条航线,其价格也是应声而落。有数据显示,合蚌高铁开通后,合京航线客座率下滑了11.9%。合肥至北京最低票价只需400多元,让不少民航中低端客流流向高铁。为了挽留这部分旅客,民航不得不咬牙放低身价。不仅如此,为了挽回更多客流,合肥机场还联合三家航空公司推出“合京快线”,开辟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候机区域,用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与高铁进行竞争。
公路酝酿差异竞争
合宁、合武开通后,受冲击影响最大的是公路,甚至有的公路班线“死亡”。合蚌高铁开通后,虽然与民航相比,公路受到的冲击没有那么明显,但是也较为“受伤”。“我们公司与合蚌高铁有重复的线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合客公司运务部负责人介绍,像合肥到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徐州以及省内的蚌埠、宿州等客流都有一定下滑。其中蚌埠专线表现较为明显,平均下滑15%~20%,实载率也由原来的70%左右下降到60%~65%。“以前合肥至蚌埠每天汽车运输有1000人次左右,现在每天只有800多人次。”青岛是中长线中下滑最严重的,一天3个班次原先能运送五六十人,现在只不到30人,下滑了一半左右。
据该公司对客流分析,蚌埠专线流失的客流是传统北上到北京、青岛、济南等地客流。“原先这些客流都是从蚌埠中转坐火车到这些城市,但合蚌高铁开通,北上这些城市无需中转,这些旅客就直接选择了高铁。”
如何与高铁竞争,公路部门也在酝酿。公路部门表示,下一步,不排除在一些有直接竞争的班线上调整票价。此外,与高铁线与线运输不同,点到点运输是公路最大特色。公路部门考虑在点到点服务上做足文章。“铁路只能把旅客运输到城市,我们则计划更灵活机动些,把一些发班班车延伸到县,甚至乡镇,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快旅慢游将成为现实
高铁不仅给旅客带来出行方式的转变,甚至带来出游方式的转变。合蚌高铁还未正式开通,旅游部门就将目光投向高铁游,不少旅行社已在提前准备高铁游。合蚌高铁刚开通没几天,“高铁游北京”线路就紧跟着出炉。而各种北京自由行、周末游产品也在后期准备当中。不仅合肥本地的旅客企业关注着高铁,省内其他旅游城市也在紧跟高铁的脚步。
在旅游人士看来,合蚌高铁的开通,意味着高铁旅游时代的到来,把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唐区域与合肥快速联系在一起,而正在修建的合福铁路将串起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三角地区,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已经由合宁客专相连,未来“两山一湖”三大主要客源市场地将大串联。未来三大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将由京沪、京福两条高铁大动脉全线连接,拉近南北各省市的空间距离,提高游客的出行质量,更是延长了游客在“两山一湖”旅游区停留时间,为“两山一湖”旅游区在高铁沿线城市开展区域合作和联合营销提供市场契机,更多的旅游线路和产品被赋予进入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可能。现在已有不少旅游企业在旅游产品上加大新线路的开发和设计,注重长线、中线、短线游结合,注重自然风光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结合,而安徽旅游也由点线形成的目的地经济向很广泛的区域经济发展,由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健康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复合型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