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501|回复: 75

我的火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5 14: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小就喜欢火车,每天早晨跑到铁路边去看火车。

长大了,考上了铁路院校,每天到图书馆去看火车。

再后来,工作了,办公室窗外就是火车不算,每周还乘火车去探望父母和亲戚。

就这样,火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4: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SHA 于 2013-1-30 11:41 编辑

在去图书馆看火车的日子,受几个车迷影响,知道了有一种东西叫HO。
我不是刻意去收藏,也不会拼命去尝鲜,

对于模型的细节或是制造错误并不特别在意,我只是

会收藏那些和我有感情的车

……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4: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SHA 于 2012-9-25 14:38 编辑

我收藏的车不多,

但是,每一台被我珍藏的车,一定都会有一个故事:

我的收藏

我的收藏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台:ND2

ND2在我的印象中,就像是一位慈祥的老奶奶,每天不紧不慢地在铁路上来回走着。

小时候,在铁路边,除了轰隆隆的蒸汽机车,见到最多的就是这种绿绿的小机车。
他个头比客车还小,却能拉一大串车厢,每每呼噜呼噜的从身边开过去,又安静,又平稳,有一种安详的感觉。

其实ND2的正脸不算特别好看,甚至有人说有点儿凶巴巴的,但我没怎么感觉到。可能看习惯了吧。

在所有我见过的内燃机车中,ND2的柴油机声音特别的精致:不像其他车那样轰隆隆的有气势,ND2的机器特别低调,即使是出站时大马力加速,也不会特别的吵人,很是让人喜欢这种低调。

一直到读大学,还能偶尔看到ND2的身影,但多只是在机务段里,都已经很旧很旧了,岁月不饶人啊。并且,也是从图书馆里,知道了这位老奶奶原来是来自罗马尼亚的。

前不久,听到一个噩耗:现在的ND2,全部都要被装船运回到罗马尼亚去了,老奶奶要回国了。

大概也是在差不多的时候,听说BWC出了ND2的模型,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直奔专卖店,这个车一定要收藏的。
_YYH7444_edt_2.jpg

牵着绿皮的ND2

牵着绿皮的ND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远去的老奶奶,再来几张。

老奶奶年纪大了,要个帮手扶一下

老奶奶年纪大了,要个帮手扶一下

烧空了的燃料箱

烧空了的燃料箱

令人怀念的转向架

令人怀念的转向架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SHA 于 2013-1-30 11:43 编辑

第二个:7247

读大学的时候,没事的周六下午,常常会和几个车迷一起搭乘小客车去南翔。

在快车140km/h飞奔的年代,乘坐听听框框的绿皮车在沪宁线上走走停停那是一种另类的享受:时不时还会有人扛着自行车、挑着担子上来坐车。还有列车员阿姨会来偶尔卖票,从上西到黄渡,大概也就是不到一块钱吧。

南翔小客车属固定编组,机车当时是DF4B-7247,或许也是BWC做4B的一个原型。

7247应该是我买的第一个火车模型了,最有价值,也最经典。

由于原厂出的7247头灯里面是个白织灯泡,和记忆中真实的7247不同。于是不安分的我就开始了改造工作。那个时候发白光的LED还十分罕见,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专用的LED驱动芯片更是没地方去找。于是就用散件,就着机车里狭小的空间搭棚焊了一个LED驱动电路出来,使得这台7247成为了第一台有仿真水银灯效果的DF4B。也算是我对7247的回报吧。

7247+南翔小客车

7247+南翔小客车

LED头灯第一车

LED头灯第一车

记忆中的7247

记忆中的724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6: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台:青藏NJ2

青藏铁路开通,引进了GE的高原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NJ2,火车模型商同步推出了这款车模。本来这个和我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虽然一直也向往去一趟青藏线。不光为火车,也为摄影,也为旅游。

NJ2-0001这台机车本身是很有意义的,首台进藏的GE机车。

入这个青藏车头的时候,没想得太多,就是为了想为日后的去西藏旅行留做纪念,同时也是受一个朋友鼓动,帮他凑团购的数量。

后来,一个偶然的想法(见这个帖子)也让这台青藏机车成为了与众不同的第一台。

进藏机车NJ2-0001

进藏机车NJ2-000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6: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台:ND5

入这台机车,还是小时候的情节。

在我的老家,ND5其实及其少见。

有一次在铁路边看火车,远处来了一个货列,远远的只看到头灯,但是这种头灯的布置是从来没有看见过的。还在纳闷之时,传来一声有震撼力的风笛,绝对威猛的美国风格。之后就看到两台湖蓝色的从没见过的机车,拉着一列长到也从没见过的重载货列从身边轰隆隆地飞奔而过。

因为是正线高速通过,完全看不清楚上面的字——其实那个时候我才刚上小学,就是机车停着也要找半天才能找到在哪写的。

历史上也就看到过这一次这种机车。因此,这种罕见而威猛的机车就成了一个迷,连问都没地方去问。

一直到了上大学,才在图书馆的资料里找到了这种机车的资料:美国进口的ND5。

为了纪念这个在心理埋藏了差不多15年的迷,收藏了一台ND5。

ND5

ND5

ND5

ND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6: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台:ICE-ET

摆式列车,作为高速列车中的一个分枝,本来从技术上来说是个好东西:原来的既有线不用怎么花钱改造就能立竿见影地提速。但在国内发展得很不好。不过我个人还是很着迷摆式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的。

之前看过Fleischmann一段广告片,介绍其产品电动摆式列车ICE-ET。画面一半是真的ICE-ET,一半是模型的,做得一模一样,上了曲线模型也一样顷摆,看得心动得一塌糊涂。终于在那次去德国时,忍不住买了大半个编组回来(不要问我为什么没买一整列,没钱啊,那个时候欧元汇率可是11.7)。

后来,因为陶醉于顷摆效果,和NJ2一样,ICE的一节头车也被选为首批“小白鼠”,安装了司机视角设备。一个特制的小型摄像头直接“坐”在了经过改动的司机座椅上。

德国人做的东西,不服真是不行。拆过了ICE,才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德国的工艺:长长扁扁的塑料件,依然能够做到每一个地方都严丝合缝。模型内部空间之紧凑,只要稍微一个小零件一点点没装到位,就会有地方翘起来不平顺,完全的环环相扣。
一般HO的火车转向架上每个轮对上会有一对电刷用来取电,轮对的空间很小,做好一对电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ICE独特的设计在有的轮对上居然做了两组彼此独立的电刷,还有根据运行方向切换的活动触点!

ICE-ET

ICE-ET

改造完成的ICE头车

改造完成的ICE头车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7: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SHA 于 2012-9-25 19:08 编辑

第六台:DF11-1898

这个其实说简单很简单:

1、怀念敬爱的总理;

2、东风11是时任中国铁路客运提速之首席内燃官,装有5000马力的16缸280柴油机,平直道牵引640t(12节)旅客列车时均衡速度167km,牵引1100t扩编(20节)列车也能达到143km/h。更是后来的180km/h新曙光动车组NZJ1、专列机车DF11Z、猪头机车DF11G等一系列机车的原型,转向架的部分驱动机构设计甚至成为了国内后来许多提速机车设计的蓝本;

3、上述两条理由叠加。

所以,这个值得拥有。

收藏了周号之后,在7247完成了首个头灯改造、首个转向架灯改造之后,在周号上进行了机车内置头灯蓄电池的试验,一枚3.6V的微型镍氢电池组被顺利安装到机车内部。使周号成为了首台在停车断电之后还能在展示柜里继续亮灯一个小时的机车。

DF11

DF11
发表于 2012-9-25 17: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啊。。。。LZ能发点司机视觉的视频么。。。。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9: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恐怕要等到节后了,现在部分设备已经被别的车迷借去玩了。

等下次有大运转的时候来做一点儿。

其实连我自己也很期待的。
发表于 2012-9-25 21: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啊 。。。我也是这份情怀,力顶TR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7: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8: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台:Transrapid-SHA

关于这个,一直想专门开一个帖子,但是又担心争议会很大,好在现在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你死我活的形势了(现在貌似是我死你活了)。

有很多东西,技术上是先进的,但是非技术的因素太多,最后只好成为了记忆中的经典,比如协和客机,比如Rambus,等等等等。
纯粹地从技术角度来说,TR-SHA在当时还是很先进的,先进到什么程度?先进到那个时候铁道部那帮带头反对的技术专家来参观完之后都不得不悄悄地承认有许多地方TR系统已经不光是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先进,而是从理念就开始的先进了。——当然了,专家是要面子的,更要给老板面子,在公众场合,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对TR拍砖,尽管可能悄悄地学了很多技术和理念过去,这也算是对国铁的一种贡献吧。

话题扯远了,回过来说TR-SHA:

作为Transrapid家族的第八代掌门人TR-08的弟弟,TR-SHA或许是TR家族最名声显赫的一员,因为这是TR家族第一代,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代真正被用于商用的高速磁浮列车。还有许多人可能不知道,TR-SHA也是TR家族中跑得最快的一员。得益于中国制造的轨道,TR-SHA在2003年10月的时候,曾经在上海线上低调跑出过501(还是502)km/h的试验速度,连他远在德国的孪生哥哥TR-08都望尘莫及。

经过这快十年的连续运行,每天都有最高达到431km/h的示范运行,TR系统证明了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一点我觉得其实非常的难能可贵:想想我们的提速客车从160km/h悄悄降速到140km/h,双层25B客车从140km/h降速到120km/h,动车组从250km/h降速到200km/h,高铁从350km/h降速到300km/h,都是因为不能在商业运行中确保安全才不得不降速改图的。毕竟,对于商用的系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要达到一个高的运行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要十年这样长期地保持这个运行速度,才是真正的不容易。

TR-SHA

TR-SHA
_YYH7488_edt.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8: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两张现实中的TR-SHA:

绿色

绿色

夕阳

夕阳

速度

速度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9: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R-SHA 于 2013-1-30 11:49 编辑

第八台:SS8

对于经历过九十年代末期铁路大提速的车迷来说,DF11和SS8都是很经典的车型。

我们国家的电力机车,从最初的引燃管整流6Y1发展到当时的SS8,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路外的车迷也许知道,SS8对中国铁路从120km/h提速到160km/h甚至接近200km/h,是作出了很大贡献的:SS8在铁科院环铁上先是跑出了212km/h,首次打破200km/h的纪录。然后又在98年6月24日在郑武线上跑出了239.7km/h,时称中国机车第一速。

但是路外的车迷也许不知道,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轻的干线电力机车,SS8其实就是中国铁路机车提速试验的小白鼠。当年做高速试验之前,据说争议是很大的,试验的危险性也是很大的。后来用我专业课老师的话说,叫做是冒死跑出来的。

有故事的机车,要收藏的。只是可惜,不是故事中的0001号。
这款SS8的模型,相比同期推出的其他型号,应该说是精致很多。还卖的不贵,个人认为是值得收藏的。

由于SS8的结构和以往六轴机车模型的结构差别比较大,在改装头灯的时候,SS8又一次成为了小白鼠。

SS8

SS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9: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台:SS9

在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SS8是辉煌的小白鼠,那SS9就是卖力干活的老黄牛了。作为轴重最轻的干线电力机车,SS9轴重只有21t,比SS8还轻。但是功率却有900×6=5400kW。这么大的轴功率,在直流传动领域估计全世界都能排上号了,要知道,不久之后出来的大白鲨(DDJ1)动车,直流1000kw的轴功率就是世界第一。但那个只有一台,没有量产。

刚出来时候的SS9说实话不太好看,方头方脑的,但又不像SS8索性有棱有角的显现一种凌厉。现在这种红色版的SS9则明显圆滑,配上红白的涂装,在当时中国机车的外观来说,我给他排No.1。

第一次见到这种新版的SS9,是在2003年的春天。跟导师去秦沈线做先锋号试验,从当时住的地方到试验基地要路过一个桥,桥下就是铁路,旁边好像就是个编组站。每次过桥,都会趁机看看火车。

印象中沈阳的天总是灰灰的,编组场也就是黑、白、灰、土几种颜色组成的,最多再加一个钢轨的银色。

忽然一个长长的C62大列后头,远远地出现了一个火红的点。那红色红得很正,在黑白灰土的调车场里格外显眼。等近一些了,发现是个火红的电力机车,圆头圆脑的,那个漂亮啊!第一次就被深深打动。后来等机车经过时,看到了SS9的标记,知道是出新版了。

为了纪念天桥上的第一次,收藏一个SS9,就要大红色的。

SS9

SS9

SS9+BSP

SS9+BSP
发表于 2012-9-26 09: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车车~~不错的讲解学习了欣赏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0: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个:SYZ25K

上海铁路局那个时候的第一趟140km/h~160km/h的提速列车,K1(上行是K6)次,命名为“先行”号,由南京西发往杭州。最早在沪宁线上跑到160km/h,在沪杭线上跑120km/h。车底就是这种S25K的双客。淡蓝色的涂装,清爽淡雅,蓝色系,也表明了与25B双客不同的身价——160km/h。

这种车底是浦镇厂为大提速推出的双层准高速客车,最早给广深造过。当时沪宁线上就这一列。印象中座位很是舒适,即使是硬座,也与四方的25Z的座位柔软程度有得一拼,而后者是特级列车的二等软座。装用的转向架是浦厂当时非常引以为荣的209HS转向架,也是后来新曙光号动车组拖车转向架的原型。只是后来,209HS因为安全问题退出了历史舞台。商用的转向架,还是安全重要。

这趟车是当时是我辗转学校和家的首选列车之一,平稳、快速、准点、经济、干净、并且中间一站不停。曾经让我创造过从寝室到家全程两个半小时的奇迹般的旅行时间纪录。

其中的7号车厢,是上车补票的车厢,也是我最常坐的一节。所以就收藏了这一节。

ND2后面左边的就是SYZ25K

ND2后面左边的就是SYZ25K

上行中的先行号

上行中的先行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4-25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