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意识到这种新型机车对提速极有帮助,最初对其研发抱有极高的热情。1999年初,铁道部科技教育司召开摆式旅客列车技术论证会议,明确我国已经具备了研制摆式列车的条件,并确定唐山机车车辆厂为科研攻关组长单位,负责摆式列车总体技术条件、设计任务建议书制定、列车总成及调试,完成部分客车及控制拖车的设计、研制。
此后,由铁道部科技司和装备部共同拨款6000万元,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机车厂、南京浦镇机车厂等机构和企业也各自投入资金,合计约1亿元的资金开始了摆式列车的研制。
2001年,第一列摆式列车实验样车出炉,它有着大连机车厂的内燃机车车头,六节车厢则分别是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和浦镇机车厂分别研制提供,悬挂体系、转向仪和加速仪等技术则来自铁道科学研究院和西南交大的科研团队。
其诞生在当时引起了铁路系统的集体关注,因为这一项目是国内第一列动力分散内燃液体传摆式动车组。而且,考虑到国内铁路线路技术现状,以及摆式动车组提速的技术优势,将摆式动车组产业化并大范围推广几成定局。
夭折记
事实上,三茂公司决心购买摆式列车之前,广铁集团于1998年向瑞典公司租了一列X2000摆式列车投入广深线上运营,产生的效益相当可观。
摆式列车在广深线上的使用,与上海铁路局原总工程师华允璋的建议有直接相关。华允璋1993年在北美探亲时得知美国租用一列摆式列车,在华盛顿-纽约间试运行成功,时速由200公里提高到240公里。回国后,他建议在京沪线上也租用摆式列车提速,这条建议最终被广深线采纳。
本报记者了解到,当时广铁与瑞典X2000的制造商采用干租方式,月租15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一年的租金就够买半列摆式车了。正因如此,广铁考虑自购摆式列车投放在广深线上。
这个想法,被触觉敏锐的三茂公司“捷足先登”。
2001年6月,三茂公司二届六次董事会审议通过购置内燃动车组项目。随后立即报给广东省发改委,并立即获批准项目立项。
2002年2月,三茂公司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开发内燃摆式动车组合作意向书》。随后几经铁道部科技司调研批准,三茂公司遂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购车商业合同,两列摆式列车2003年底交车,合同金额9880万元。按照合同要求,三茂公司预付了4000万元的预付款。
“这是因为很快就会拿到车。当时签完合同时,谁也没有想到机车会被搁置不用。”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甄大伟表示,整个摆式列车的研发、制造、签订商业订单的过程都在铁道部的授意下进行。
据三茂公司方面介绍, 2002年3月,铁道部科技司在三水主持召开了三茂铁路开行摆式动车组技术可行性研讨会,对三茂铁路开行摆式动车组的技术可行性予以了肯定。
2002年5月,铁道部科技司引发了《三茂铁路开行内燃摆式列车可行性研讨会会议纪要》,认为三茂铁路开行摆式动车组“能充分发挥摆式动车组的曲线提速特点,使铁路与公路的客运竞争处于有利地位,是一项合理可行的决策”,“采用动力分散的摆式动车组方案基本适合三茂铁路线路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