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最后一辆绿皮车退役 空调车票价翻倍
2012年09月03日 10:51 半岛网-城市信报
哐当哐当的声响、老式的烧煤茶炉、可以向上推开的木框窗户……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些符号就是绿皮车的象征。铁轨上的这抹绿色一度承载着旅行的意义。在一次次的驻足之后,绿皮车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切片 ,见证着时间的轮回。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属于绿皮车的时代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9月1日8时43分,青岛到曹县的最后一趟绿皮车踏上了“告别之旅”。这位垂暮的“老人”终于卸下了一个时代的重担,带着陈旧和崭新的历史交错感,向着远方慢慢走去。
绿皮车要在烟台“退役”
9月1日上午8时,5026次列车静悄悄地停靠在青岛火车站,月台上空荡荡的,车长王鸿正站在12车的前方,细心擦拭着车牌。“最后一趟了 ,以后,这牌子就得挂在红车底上了 。”说着说着,王鸿的喉头似乎被哽住了一下,因为这个车牌,这趟墨绿色的车底,已然陪伴了他9年之久。
据了解,根据济南铁路局的通知,从9月2日起,青岛开5026/7次、曹县开5020/17次列车编组更换为25G型空调车底。所谓25G型空调车底,它的外观主色调为红色和白色,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红皮车”。
不过,这最后一趟绿皮车的“退役”之路并不轻松。在车牌上可以看到,这趟绿皮车一共要在四个城市之间来回奔波,担负着4趟车次的运输任务。从青岛发车到达曹县之后,绿皮车马不停蹄,还要赶往烟台 。而在到达烟台之后,它的历史使命就将完成。“2日早上9点17分,我们车到烟台站,之后,这趟绿皮车就要进入车库整备了,我们所有乘务人员都要把它送过去,跟它告个别,这趟绿皮车今后就一直留在车库里了。”王鸿叹了口气。“从烟台再出发的时候,我们就换乘红皮空调车了 。”他顿了顿,好像想到了什么。“对了 ,车上的卧具、被品、暖瓶啥的,我们都会带走,都是老物件了,也算是咱们绿皮车的回忆吧。”王鸿微笑道。
火车迷来送别老绿皮
9月1日,5026次列车里,10节硬座车厢里基本坐满了旅客。8时43分,一声汽笛响起,青岛到曹县的最后一趟绿皮车,迈出了“退役”的脚步。
这趟绿皮车,只有一节软卧车厢中设有空调,而在其他车厢,只有头顶嗡嗡作响的摇头风扇不停地在转着。不过在车厢中行走并不会觉得闷热,车窗一拉开,风会从两侧的窗户灌进车厢里,听着“哐当哐当”的声音,感受迎面吹拂的微风,这倒也算是多数空调车不能再有的享受。
6号车厢,带着一个黑色大眼镜,背着单反相机到处拍摄的陈天豪很是显眼。他穿着一条水洗牛仔裤,腰间还别着一个对讲机,脸上显得稚气未脱。他拿出了自己的车票,青岛到沧口,票价2.5元,而这也是青岛目前票价最便宜的火车票了。“这张票 ,可算是绝唱了。明天以后,到沧口的票价就要涨到10块钱了 。”陈天豪的语气很是伤感,他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但同时也是一名火车迷,这次来坐5026次列车,是专程来送它最后一程的。
“绿皮车是越坐越少了,再往后,想见这些车就更难了。”陈天豪说,这趟青岛到曹县的绿皮车,满载着自己儿时的回忆。“小时候,姥姥经常带我坐这趟车,那时候全都是绿皮车,而且我也很喜欢坐着绿皮车旅行的感觉。”说罢,他还拿出了自己的“票夹”,翻到其中一页,那里放着六张5026次列车的车票 。“听说这趟车要退役了,说实话,真是舍不得。”
相比于动车、高铁动辄几百元的高票价,5026次列车全程也仅需46元的票价,绿皮车作为一个“老物件”,更像是廉价的代名词。而正因为如此,青岛到曹县的这趟绿皮车更多时候则成了“农民工专列”,大包小包的行李抗在身上,黝黑的皮肤上绽放着憨厚的笑容,乘坐绿皮车的旅客,大多是这种光景,因为他们知道,这趟便宜的绿皮车就是去往家的通途。
◎火车故事
便宜车没了,以后又得多花钱
快开车的时候,菏泽小伙子孙得发拎着一个大行李包,三步两步赶到了车厢旁,上车后便直奔车厢连接处,把大包往地上一放,拿出了一瓶矿泉水,大喝起来。“差点没赶上车,真吓死了。”孙得发坐在包上,捏着自己的站票,还大口喘着粗气。他今年24岁,在李沧一处建筑工地上打工,这次回老家,他说他很开心,因为媳妇在家里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对于这趟绿皮车,孙得发也有自己的一份感情。“俺在青岛这边干三年了,每次从老家来回,都是这趟车,方便 、便宜。反正俺一上车就开始睡觉,迷迷糊糊就到了。”孙得发傻笑着。孙得发坦言,选择这趟车,更多是由于低廉的票价。但是更换了空调车底之后,全程的硬座票价就将由46元涨到83元。菏泽工人老魏在和记者聊天时得知了这将是最后一趟青岛到曹县的绿皮车,显得很是震惊。“想坐个便宜车都没了,以后又得多花钱了……”他喃喃自语道。
13车乘务员杨宝玉在车上算是老乘务员了,今年51岁的他,已经在列车上服务了33年之久,不过他全部是在绿皮车上度过,而9月2日,杨宝玉才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次空调车之旅。在杨宝玉看来,绿皮车才算是真正的火车,起码是自己心目中最好的火车。“我儿子小的时候,我经常带着他在火车旁边拍照,都是绿皮车。我跟儿子说,你看火车漂不漂亮,你老爹就在这上边工作。”说到这儿,杨宝玉的脸上神采飞扬。“我就是觉得,绿皮车是最漂亮的,特别是下雪的时候,小火车冒着烟,可有感觉了 !”
不过,纵然杨宝玉再不舍,也已经到了跟自己的老伙计说再见的时候。谈到这趟绿皮车的退役,杨宝玉满是落寞。“我原来跑过上海、跑过济南、跑过成都,都是在绿皮车上干烧茶炉的活。”五年前,他来到青岛到曹县的列车,干起了卧铺车厢乘务员。对于杨宝玉来说 ,他的大半辈子都与绿皮车相伴。在交谈中,杨宝玉也在不断回忆着有关绿皮车的片段。“当时窗户也不是这个样子的,原来都得俩手掐着才能提上去,而且原来乘客都是拎着蛇皮编织袋就上车了,现在这玩意都很少了……”他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杨宝玉说要带记者看看自己的乘务员室。“老伙计就要进车库了,我得给他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送他上路。”车在蓝村站停车,下车之后的杨宝玉望着绿色的车皮和5026次的车牌,忽然伸出了右手,向着自己的“老伙计”庄重地敬了个礼。
干了28年的茶炉工要“失业”了
绿皮车没有电茶炉,乘客的饮水则要全部仰仗于老式烧煤的炉子。列车车厢里,茶炉工牛余道不时推着小推车走过,对于他来说,伤感和落寞之情要更甚于他人,作为28年的老茶炉工,迎来“红皮车”之时,牛余道也将宣告“失业”。
“换空调车了,没有这老式茶炉了,我得去干其他岗位了。”牛余道的语气平静,听不出一丝波澜,说话间,他还在向炉子里填着煤块。不一会,水烧开了,牛余道拿来一个大的水壶,接满水,放到小推车上,推着走向各个车厢,再把水灌在每个车厢的保温炉里。28年间,牛余道的这项工作周而复始,而这趟车之后,28年的生活就将发生剧变,问牛余道有什么感觉。他想了许久,笑着说,“就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吧。”说罢,他推着小车,又向前走去……
车长王鸿今年48岁,就他自己的话说,自己的运气不太好。“原来干广州车、兰州车,我干车长的时候,这些车都是绿皮,但是我刚调走,车就换成空调车了 。”和杨宝玉一样,王鸿也是跑了一辈子绿皮车,2003年他调任青岛到曹县车车长时,当时这趟绿皮车还仅仅跑到菏泽南,2004年才延长至曹县。
“我刚来的时候,这个车还没餐车,我们都是自己带着饭上车,这几年加了餐车才吃上热饭。”王鸿憨憨笑了笑,接着回忆。“你看现在车上到处都是玩手机、玩电脑的,但是当时,别说电脑了,就是手机也都算比较稀罕的物件……”
“岁月就像一把无情刻刀,在城市迅猛发展 ,生活日新月异的同时,总要告别一些东西 。面临告别,人们总会不舍、总会怀旧,但是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这里看着它,因为时代毕竟在向前发展 。但是有关绿皮车的这些美好的回忆,终将是会永久烙在我们脑海中的。”一位旅客说道。
5026次绿皮车,就是这样满载着每个人的回忆,在时代前进的脉搏中,远去,远去……文/图 记者 郑昆仑
新闻地址: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20903/10511302870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