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7月26日电(记者蔡敏、杨丁淼)炎炎烈日将铁轨炙烤得不敢触摸,远处缓缓驶来的货运列车上,一名铁路工人扒在滚烫的铁皮车厢上领车前行,汗水顺着他的脸颊不断地流淌……
这是合肥市东北角上的一座小站,与合肥火车站的人流如织相比,这里显得很不起眼,当地的出租车司机甚至都鲜有人知这个叫合肥东站的地方。然而,这里承担着华东第二货运通道枢纽的重要职责。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铁路货运线上一分钟也不能有人缺位,所以调车工人们不能像其他行业一样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他们在接近60摄氏度的铁轨旁挥洒着汗水,将一列列火车调度编组送往远方。
刚刚出梅入伏,高温便来势汹汹地席卷了安徽大部分地区,合肥37.1℃的温度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新高。据统计,7月初至今,安徽省35℃以上的高温天数有近10天,是十年来高温天气最多的一次。
据合肥东站党总支书记陈兆宾介绍,调车组一线作业的工人主要负责列车分解、分股入线和编尾重组三个环节,“由于每个环节都要跟铁皮车厢打交道,所以相当于夏天在露天的烤炉边工作。”
与其他高温作业的工人赤膊上阵不同,调车工人们都穿着厚厚的长袖工作服。调车工王金国告诉记者,如果不穿这样的工作服,很容易被紫外线晒伤或被车厢烫伤,领车的工人还必须戴上双层手套,不然车厢烫得根本没法抓。“我们一般休息的时候就把汗湿的衣服拿出去晒十分钟,休息完了穿上接着干活儿。”
已经干了近30年的“老调车”吕宣社说,在列车分解之前需要经过一道“拉风”的工序,即把车厢用于制动的风排尽,这需要调车工蹲下来,把手伸到每一节车厢下面拉动手闸再垫上石子。按平均一列车50节车厢算的话,调车工每天要重复“拉风”1000多次。“在这样的高温下,重复蹲下再站起经常感到头晕目眩。”吕宣社说。
调车工人们经常行走在两列火车之间,闷热潮湿再加上一丝风也吹不进来,工人们形象地称自己就像“炒锅菜”。记者在这样长约两公里的作业通道上走了一趟,立刻汗流浃背并且有了轻微中暑的感觉,而调车工们每天要在这样的环境里走上20个来回。
在炎热的铁轨旁有一排小屋,空调送出习习凉风,部分工人在这里喝着冰水,吃着西瓜。这里是车站新建的休息室,空调、冰箱、淋浴等设备一应俱全。据介绍,工人们夏季的高温补贴6月份已经发放到位。陈兆宾告诉记者:“三个工人分为一组,就有一个人可以轮休,我们要求工人一旦有中暑迹象就一定要来这里休息。”
陈兆宾说,这个调车组最年轻的工人也已经干了15年了,尽管现在工作环境改善了很多,但做这行还是太累,现在很少有人愿意来受这份苦。
对于这种高温酷暑下的挑战,调车工人王伟看着远去的列车笑着说:“干调车辛苦是自然的,但是我也知道肩上的责任。如果在这里出了一点纰漏,那么整个华东二通道的货运半个月都无法理顺,所以既然干了就肯定要干好。看到列车在我们的编组下顺利出发很有成就感,所以累一点也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