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组数字、一个个事例,是国家与民族激情拼搏的印记,更是普通老百姓品味幸福生活的基石。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本报将从今天起开设“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栏,集中报道近五年来,南京、江苏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作为一张和南京地铁息息相关的报纸,我们的“第一站”也选择了南京地铁。
2005年,刚刚起步的南京地铁还是一条道走到底,城市中心区域的站点少得可怜。然而如今,57座车站,站点遍布城区、江宁和仙林。很多南京人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地铁。
7年时间,南京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京人的出行习惯同样发生了革命性地转变。特别是最近5年,南京地铁的日均客流量大幅提升,目前已经接近100万人次。与此同时,南京地铁倾力打造的“人文地铁”品牌战略入选了首届全国MBA院校“百篇优秀教学案例”。
谈建设:5年时间,营运公里数全国第四
看客流:人数年年涨,清明小长假超百万
地铁开通之后,南京市民对这个新鲜事物的关注度很高,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地铁已经悄无声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买房,吃饭、约会、逛街都想选在离地铁站近点的地方,可见市民“中毒”之深。过去的几组客流数据便能说明问题。
2005年全年(2005年9月3日-2005年12月31日)1800万人次,每日15万人次;2006年全年5780万人次,每日15.8万人次;2007年全年8016万人次,每日21.9万人次;2008年全年1.0379亿人次,每日28.4万人次;2009年全年1.1346亿人次,每日31万人次;2010年全年2.14亿人次,每日58.46万人次,2011年全年3.437亿人次,每日93.91万人次。
再看最近的一组数据,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期间,地铁客流突破135万人次大关,日客流破百万人次。各具特色的车站也是吸引客流的原因。苜蓿园站的爱情故事、兴隆大街站的民族情、南京南站的“爱墙”、莫愁湖站的赛龙舟、粽子形状的坐椅,无不让乘客们感到亲切。
除了特色车站,便捷的车站服务也是吸引客流的法宝之一。在吸取了一号线的建设经验后,二号线和一号线南延线做到了站站建公厕,极大地满足了乘客的出行需求。
做品牌:“人文地铁”被评为MBA优秀案例
南京地铁人知道,地铁不仅仅是个交通工具,也是城市的服务窗口。在一号线运营后,“人文地铁”这个品牌就在种种活动中不断深化,被市民所熟悉。
珠江路糖果车站、新街口和谐车站等品牌车站的建立,将“人文”气息传递给广大乘客。珠江路糖果车站以糖果为主题,站内不仅有糖果姐姐,车站工作人员同样人人都有糖果,见到小朋友搭乘地铁,就会主动送上一颗糖果。要是有乘客没吃早饭,头晕,同样也能吃到爱心糖果。
除了车站建设,各种富有趣味的活动也不间断地在车站出现,赚足乘客眼球。夏季送冷饮、送高频乘客港澳游、海南双飞游。秋季大闸蟹上市时,在新街口车站免费发放螃蟹形状的纸票。还让高雅的昆曲走进地铁,昆曲演员现场描脸,唱看家曲目,与乘客互动送祝福,让乘客们觉得既新鲜又有趣,也让高雅的昆曲让更多民众了解。
王牌活动――地铁集体婚礼更是走出南京,奔向台湾。在高雄地铁的美丽岛站,留下了南京新郎、新娘的身影,更被台湾、香港当地的多家媒体报道。
种种新鲜有趣的活动,都是“人文地铁”这个品牌最有力的阐释。2010年,河海大学商学院王龙、钱旭潮两位老师撰写的营销案例《当梦想照进现实:南京地铁的品牌之惑》,参加首届全国MBA优秀案例评选,成功获奖。
来源:东方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