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建 铁 路
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甲级 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
2012年5月 武 汉
目 录
1 概述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3 生态影响评价
4 声环境影响评价
5 振动环境影响评价
6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7 水环境影响评价
8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9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0初步结论
1 概 述
1.1建设项目前期情况简介
(1)项目名称
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段工程
(2)项目地点
江苏省南通通州区、苏州所辖的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和上海市嘉定区。
(3)项目建设意义
沪通铁路建设可极大地缩短上海与南通及苏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加强上海向南通及苏北地区乃至北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功能,对于实现江苏省政府制定的以沿江开发为突破口,实现沿江两岸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南北呼应,促进苏北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开辟了上海长江北岸大能力的运输通道,对于拓展上海市经济发展空间,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调整,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具有积极意义。
沪通铁路衔接南通、上海,是连接苏中、苏北与上海的便捷客货运输通道,主要服务于苏中、苏北及山东东部地区与上海间的客货运输,是一条以客为主、兼顾沿线货流的快速铁路,也是沿海铁路通道和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组成部分。通过本项目和相关铁路的衔接,可在上海至徐州、上海至南京间形成新的通道,有利于东部路网运输组织的灵活调节,同时也能缓解东部地区过江能力紧张的局面,特别是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紧张状况具有积极作用。
1.2 环境影响评价实施过程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根据铁道部计划司安排,受沪通铁路建设筹备组的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踏勘,在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筛选的基础上,完成了现场调查、现状和类比监测、资料收集等工作,在初步完成预测分析、采用防护措施等工作后,编制了本环评报告简本。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I级。
正线数目:南通至安亭双线;安亭至黄渡沿既有京沪线增建三、四线。
限制坡度:6‰,特殊困难地段研究后确定。
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地段2800m。局部地段根据路段旅客列车速度适当减小。
牵引种类:电力牵引。
牵引质量:5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部分仅办理旅客列车的车站为650米。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本线按通行双层集装箱设计。
2.2 工程概况
2.2.1 线路工程
根据本项目建设主体的不同,划分为本线工程和枢纽相关配套工程。
◆本线工程:
(1)平东(含)经太仓(含)至安亭(含)CK0+000~CK138+667.2,线路长度137.277km(其中江苏省119.54km,上海市17.74km);
(2)南通站东南上、下行联络线工程6.64km
①南通站东南上行联络线
宁启下行改线NQDK259+280.00=LSCK0+000~LSCK4+001=沪通线CK3+935,线路长4.001km
②南通站东南下行联络线
宁启上行改线 NQYGDK258+084.35=LXCK0+000~LXCK2+636=沪通线CK3+935,线路长2.636km
◆枢纽相关工程:
(1)京沪线安亭站(不含)至黄渡站(含)增建三、四线工程,线路长度5.88km;
(2)新建黄(渡)至封(浜)上、下行联络线工程,线路长度7.678km;
①黄封上行联络线:HFSCK0+000(=京沪线K1431+911.76)~HFSCK3+140.20(=黄封线HFK5+168.18)
②黄封下行联络线:HFXCK0+000(=黄封线HFK2+976.71)~HFXCK4+538.27(=沪杭改线HHGK17+778.08)
2.2.2 站场工程
全线设平东、南通西、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安亭、黄渡等9个车站。
2.2.3 桥梁工程
新建特大桥13座计108.56km,大中桥17座,桥梁长度109.85公里, 其中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长27.46km,主航道桥采用1092m两塔五跨斜拉桥,为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合建桥,合建段7.015km。桥梁全长占线路长度的80%。
2.2.4 轨道
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采用100m定尺、60kg/m钢轨;全线铺设有砟轨道;采用Ⅲ型轨枕,Ⅴ型扣件。
2.2.5 路基
沿线为平原地区,主要路基以填方形式通过,路基工点类型主要为软土路基、水塘路基、低路基、路堤坡面防护等。
2.2.6 无线通信
新建GSM-R移动通信系统。
2.2.7 电气化
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全线设置五接、常熟、太仓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引入2路110kV电源;
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导线高度按满足通过双层集装箱设计。
2.2.8 工程投资
估算总额3684880.99万元。
2.3 工程污染源分析
2.3.1 施工准备和施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1)本次工程对耕地、果园、苗圃、水塘等的占用将使当地的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受到一定影响。
(2)工程征地、开辟施工场地及便道、基础施工、材料设备和土石方运输、车站及区间施工等施工活动将占用和破坏城市道路;同时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和施工扬尘也将使沿线植被受到破坏或不良影响。
(3)施工中的挖土机、打桩机、重型装载机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点。
(4)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尤其是钻孔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都会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5)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燃油施工机械排烟、施工人员炊事炉排烟等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6)工程建设将带来部分拆迁移民安置,如安置措施不适当,将对拆迁居民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7)线路跨越河流、水体时,水中墩施工使得泥沙浮起,使得水体浊度增大,将对水质产生局部影响。
2.3.2 运营期环境影响特征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线路、车站等。
列车在线路运行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电视收视等产生不利影响;车站和职工办公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等。
3.生态影响评价
(1)影响评价
①本工程建设不会造成植物物种或群落在评价范围内的消失,也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工程建设将使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能力一定程度的下降,自然体系的生产力有所减,对自然生产力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甚微,远远不会使本区域植被自然生产力下降一个等级。
②本工程对陆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其中对两爬类,主要是破坏局部生境、影响繁殖及觅食、迫使其迁徙以及人为捕杀;对鸟类和兽类主要是施工活动迫使其迁移、人为捕杀;但本工程线路两侧区域的生境十分相似,野生动物不会因为铁路的阻隔作用而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生境,本工程的建设不会造成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发生大的变化。
③本工程以公铁合建桥梁方式跨越长江,施工期水工工程及过往船只增加会影响中华鲟、江豚、花鳗鲡等洄游性鱼类在该江段的通行;水中悬浮物增加会增加江水浑浊度,影响水生藻类、浮游动物生境,桥墩占用水域会造成底栖动物损失,从而影响鱼类觅食及中华绒螯蟹蟹苗、花鳗鲡鳗苗在该江段的活动。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在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采取钢围堰进行桥墩桩基础施工等措施后,工程建设对该江段水生生物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不会造成该江段水生生物物种或种群的消失;本工程建设对沿线渔业水产养殖影响不大。
④本工程永久占地中耕地占工程永久性占地总面积的57.37%,设计根据《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各种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