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贴发表在《江苏沿海经济论坛》
发表者:tuzi63
新建沪通铁路上海(安亭)至南通段
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初稿)
一、审查范围
新建沪通铁路平东(含)至安亭站(含)段CK0+000~CK138+667.2,线路长137.31公里;安亭至黄渡增建三、四线工程,线路长5.88公里;南通地区东南联络线上行4公里,下行2.63公里;黄渡至封浜联络线上、下行联络线7.68公里。包括南通地区和上海枢纽相关工程。
二、经济与运量
(一)设计年度
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
(二)路网构成
近期:沪通线上海(四团)至太仓段、杭甬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通道、宁杭铁路、南京~安庆城际、南京~常州~上海城际(南沿江城际)、上海~湖州城际、南京~扬州~泰州~南通城际、连淮铁路、淮扬镇铁路、泰州~宜兴城际、通苏嘉铁路、镇江~宣城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连盐铁路、宿淮铁路、沪乍杭铁路等建成,新长、宁启等铁路扩能改造完成。
远期:徐州~淮安~盐城~海安铁路
(三)运量预测
1.同意设计院预测的区段货流密度。
2.近期南沿江城际增加长编组,减少张家港至太仓段通道客车对数。
根据上述原则,调整区段预测客货流量,具体如下表:
单位:万吨、对
区段
近期
远期
货流密度
客车对数
货流密度
客车对数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南通西—张家港
546
715
52
1356
1742
66
张家港—太仓
473
600
120(52)
1230
1549
66
太仓—安亭
294
412
70(32)
900
1202
108(41)
注:()内数据为不含南沿江城际的客车对数。
3.结合港口发展进一步研究地方社会经济情况,调整预测分站客货运量。
三、主要技术标准
(一)铁路等级:I级。
(二)正线数目:南通至安亭双线;安亭至黄渡沿既有京沪线增建三、四线。
(三)限制坡度:6‰,特殊困难地段研究后确定。
(四)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
(五)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地段2800m。局部地段根据路段旅客列车速度适当减少。
(六)牵引种类:电力牵引。
(七)牵引质量:5000t。
(八)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部分仅办理旅客列车的车站为650米。
(九)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十)建筑限界:本线按通行双层集装箱设计。
四、运输组织
(一)车站分布
全线设平东、南通西、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太仓东(预留)、安亭等9个车站。研究常熟东站落地设站方案。
(二)车流组织及编组计划
1.同意车流计算采用的主要技术参数,本线集装箱运量所占比重较大,折车系数单独计算。
2.海安与南翔互编区段、摘挂列车;外高桥站到发的集装箱运量,有条件时尽量组织直达班列,部分集装箱车流与杨行集装箱中心站组织小运转列车;芦潮港站到发的集装箱运量,由芦潮港站组织集装箱班列运输。
(三)自动闭塞信号机分布
自动闭塞信号机分布按照旅客列车追踪间隔满足5分钟、货物列车追踪间隔满足6分钟设计。
(四)调度区划分
上海铁路局调度所新设一个行车调度台负责本线行车调度指挥工作。
(五)经济评价
调查已运营类似项目的客运运价率,根据审查后调整投资及客货运量,补充经济评价。
五、线路
(一)线路方案
1. 调整CK30~CK32间线路平面、纵断面,压低线路高程,采用路基方案,设张家口北站。
2. 调整CK118~CK124间线路平面、纵断面,压低线路高程,部分采用路基方案,预留设置太仓东站条件。
3. 调整CK127~CK135线路平面、纵断面,进一步优化沪通铁路下穿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方案,对铁路与既有及规划道路立交,进行道路下穿或上跨铁路的经济技术比较,在征求当地规划等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公路下穿立交方式。水系连通。
4.加强沿线油气管道、危险品库分布调查及拆迁研究设计,保证安全距离符合有关规定。加强建筑物及通信、电力等线拆迁调查,尽量减少与铁路的交叉,减少拆迁。
(二)线路平、纵断面
1.进一步优化线路平面,减少小偏角曲线。同向坡度差小的坡段适当合并。
2.平东至安亭间线间距4.4m。
(三)立交与道路改移
1.铁路与道路交叉全部按立交设计,加强沿线道路情况调查,合理确定立交孔径和结构高度,恰当确定线路纵断面。
立交原则采用铁路上跨道路方式。
2.建设、设计单位抓紧与规划、交通、航运、水利等部门协商签订协议。立交及道路改移的规模、标准、投资按《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办理。
(四)轨道
1.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2.采用100m定尺、60kg/m并满足技术条件的钢轨。
高度重视并进一步研究长江大桥上设置伸缩调节器问题,严禁在曲线上设置。
3.全线铺设有砟轨道,单层道床,厚度0.35m。研究减轻长江大桥道床引起的荷载的方案。
4.采用Ⅲ型轨枕,1667根/根。Ⅴ型扣件。
(五)工务维修
1.综合相关专业意见,与运营部门进一步研究维修机构、房屋和设备配置。暂定:
在张家口设置线路车间和桥梁车间。研究比较在太仓港或太仓站设置一个工区。结合宁启线维修实施情况,研究平东是否设置工区。在无车间和工区的车站、线路所设置维修值守点。
进一步研究长江大桥的维修方案。
2.维修车间、工区场地尽量与货场同地址修建,在车间和工区设置维修车辆停放线。没有维修车辆停放股道的车站原则上不单独设置维修房屋,工具间休房屋与车站合并建设。
3.结合现场地形、地质和站场布置条件进一步优化车间、工区的平面布置,尽量减少土建工程。可以与站场不同高程。
六、地质
(一)线路方案局部调整变化地段,应修编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及勘探量。并报建设单位审核、批准。
(二)全线第四系覆盖层深厚,软土广泛分布,定测中应进一步分段查清其分布规律与工程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地质参数。勘探资料分析时应注意暗浜(塘)的影响,必要时可适当加密或加深勘探点。
(三)两设计单位衔接地段的工程应加强协调,合理确定地质参数。
(四)受地物或地方影响施钻困难的勘探孔,应积极会同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协调,尽量争取钻探。
(五)下阶段应配合相关专业加强土源的调查和试验,详细分析评价填料的组别和质量,为合理利用或改良处理提供充足的依据。
七、路基
(一)路基面宽度,基床厚度,基床、过渡段及基床以下路堤的填料类别及压实度等标准,执行《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的有关规定,联络线路基设计原则上执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中Ⅰ级铁路的规定。
(二)进一步查明沿线软土层的分布段落、埋深、厚度
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借鉴邻近高等级公路的处理经验和有较长的施工工期(长江桥控制),优化地基加固设计。货场、工区等软基原则上采用排水固结法处理。
(三)进一步查明水塘规模、积水深度及淤泥厚度等。原则同意设计采取疏干积水或围堰抽水、清淤后回填的措施,围堰可兼作坡脚护道予以保留,进一步优化围堰的设置位置。
(四)边坡骨架护坡防护、排水沟浆砌片石加固措施,应与边坡采用预制混凝土六棱块或预制砖块拼制骨架护坡防护、排水沟采用预制板块铺砌加固的方案,作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原则上骨架护坡内不必重复铺设空心砖防护。有条件时应推广行植香根草绿色防护取代骨架护坡。
(五)铁路用地范围内的绿色防护执行内灌外乔原则。原则同意路堤边坡采用撒草籽与植灌木相结合的绿色防护方案,在不影响行车和设备安全条件下,路堤坡脚宜种植灌木或乔木。核查撒草籽单价。
(六)本地区合格填料缺乏,应进一步扩大土源的调查范围及取土场的取样化验,合理确定取土场的位置、土性、运距及运输方式。
八、桥涵
(一)设计活载:“中—活载”。
(二)设计洪水频率:桥涵按1/100,长江桥按1/300。
(三)限界:桥梁按“桥限-2”,跨线桥按《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办理,跨公、道路桥梁,桥下净空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要求,跨航道的桥梁按《内河通航标准》的有关要求执行,立交桥及跨线、河建筑物之净高在可能时宜酌留余量。
(四)水文:同意收集有关河流水文资料和相关专业单位所完成的专题报告的成果,结合铁路桥涵设计要求进行分析调整的处理方法,本线通过平原河网地区,应重视全线防洪评估工作,以确认桥涵设置与地方水利规划有较好结合,满足防洪、度汛需要。
(四)通航:同意新建桥梁按照各河流的通航(含规划)等级设计,与既有线并行跨蕴藻浜等处的方案宜与有关方面协商调整。
(五)同意简支梁桥采用部颁通用参考图设计,根据速度目标值分别采用通桥2201和2101图设计,对于设置声屏障地段的桥梁,宜补充多片式整体桥面方案,同意桥墩以钢筋混凝土圆端形实体墩为主,进一步优化桥梁基础设计。桥涵混凝土设计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执行。跨越铁路、高速公路等立交桥梁应注意考虑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抓紧补充完善桥梁地质勘探工作,根据实际完善的地质资料进行基础设计,合理确定基础形式和桩径桩长布置。结合环保、地质条件进一步比选采用打入桩的范围,经过试验后采用。
(七)对于有较大(或特殊)跨越要求工点,同意分别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下承式钢桁结合梁、系杆拱、门式墩等桥式,各工点跨越孔跨度,宜按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结构设计方案,宜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进一步优化本段特殊桥梁数量和方案。
(八)进一步广泛收集资料,及时开展防洪评估、通航论证及立交(含铁路、道路、管线等)协议等工作,以沟通各方意见,稳定设计方案。
(九)南通西高架站桥:原则同意设计推荐的桥式方案,进一步研究跨越宁启高速公路的桥跨方案。
(十)太安特大桥:结合穿越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方案相应调整设计,跨越G15和规划霜竹公路处大跨连续梁宜进一步比选分别跨越方案。
(十一)沪通铁路长江大桥
1.桥位
同意按设计推荐并经有关部门批复的苏通大桥上游40km锡通桥位加深相关工作,对于有关通航批复、海事和行洪评审中的相关要求,应加快横港沙的守护工程、长江南岸锚地搬迁方案专题研究,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文件,落实蛟龙重工船厂与大桥距离过近的解决方案。加快大桥建设前期工作。
2.桥式方案
同意主通航孔桥采用设计推荐的主跨1092m双塔连续钢桁梁斜拉桥桥式方案,原则同意水中非通航区钢梁方案,结合航道批复要求进一步核查跨越天生港航道的跨度,优化桥式方案,细化与沪通铁路公铁合建的范围,对于非合建段大跨混凝土简支梁跨度和布设范围应进一步研究。
3.主桥方案
结合大跨度桥梁的刚度控制、荷载分配、新型加劲梁结构、高强度钢、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材料等专题研究对主桥结构体系、主梁、主塔、斜拉索体系等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比较,另行报部专项审查。
4.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度大、荷载大,现有规范不能涵盖,应提出相关设计参数和标准,报相关部门审查认可,尽快开展主桁结构及构造细节的研究及抗震性能、抗风性能、主梁钢箱桁组合截面疲劳及受力研究、风环境车桥动力仿真分析、桥梁高强度钢和桥塔高强度混凝土材料、主塔墩防撞设施、深水基础型式及施工方法、养护维修方案等专题研究。
(十二)桥上电缆槽、电化立柱、声屏障设置等与相关专业协商确定。
九、站场
(一)主要设计原则
1. 常熟、太仓、安亭为办理客运作业中间站,并满足客货列车越行条件;南通西、张家港为仅办理客运的中间站;张家港北、太仓港、黄渡站为办理货运的中间站;平东为越行站。
2.平东、张家港北、常熟、太仓港、太仓、安亭(货运车场)、黄渡站到发线有效长1050米,其余车站到发线有效长650米。办理客运的中间站,设置站台、雨棚和旅客跨线客运设施。
3.正线和旅客列车径路上的道岔采用18号,其余道岔根据列车运行速度合理配置。
4.车站到发线采用50公斤/米钢轨。
5.进一步落实车站周边的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做好车站总体规划。
(二)主要技术方案
1. 同意本线与宁启线接轨新设平东站,平东站本线与宁启线南京方向正线贯通。宁启上行线与本线疏解采用上跨方案。平东站线下工程和宁启上行线纳入宁启复线电化工程变更。
2.同意新建南通地区东南联络线,联络线自南通西站引出,与宁启线疏解后区间接轨。
3.本线与既有京沪线接轨,同意本线疏解引入安亭站并新设客运车场,京沪线安亭至黄渡增建三、四线。
4.新建黄渡至封浜联络线,进一步优化线路平纵断面设计,缩短联络线长度,节省工程投资。
5.安亭、黄渡站结合三、四线分工研究客货列车运输径路,优化两站平面设计。
6.南通西站、张家港站结合规划的通苏嘉城际、沿江城际对线路别和方向别引入进一步比选。
7. 进一步研究常熟东站预留车站落地办理客运作业的方案。
8.太仓东预留设站条件,进一步优化线路纵断面,车站采用路基方案。
(二)主要车站规模
1.平东站:设到发线5条(含正线2条),车站预留通苏嘉城际北延的引入条件。
2.南通西站、张家港站:车站规模结合平面布置方案进一步研究。
3.张家港北站: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2条),预留车站发展和专用线接轨条件。
4.常熟站:同意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2条)。
5.太仓港站:同意设到发线5条(含正线2条),设货场1处。预留专用线接轨条件。
6.太仓站:同意近期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2条),预留本线太仓至四团段接轨条件。
7.安亭站:同意客运车场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2条),货运车场增加到发线2条。
8.黄渡站:同意增加到发线2条,货运设施还建。
十、机务
(一)机车交路
依照运输组织方案,暂定机车交路如下:
1.客机交路
上海机务段的电力机车担当上海至海安间的机车交路。
2.货机交路
上海机务段(南翔车间)的电力机车担南翔至海安、芦潮港间的机车交路,海安机务段的电力机车担当海安至芦潮港间的机车交路。
3.相邻线维持现行和相关工程批复的客货机车交路。
(二)机务设备
1. 南通机务折返所
在相关工程一并研究和审定。
十一、车辆
(一)调查宁启复线电气化工程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分布情况,结合行车和站场专业审查变化情况,重新核实探测站布置和设备数量。轴温信息传至上海局轴温监测中心。
(二)本线设红外线维修工区1处,新建房屋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三)配合站场专业修改设计,合理的确定车辆运行品质轨边动态监测系统(TPDS)位置,完善既有轴温探测和“5T设备”的搬迁设计方案。
(四)本线装卸检修所设计与否,视相关站专用线设计情况在初步设计中确定。
十二、通信
(一)传输系统
新设SDH 2.5Gb/s传输系统和SDH 622Mb/s接入网。
(二)电话交换
新增自动电话按照管辖范围分别接入海安、上海通信站既有程控电话交换机。
(三)数据网
新建数据网,利用上海既有核心路由器和汇聚路由器,南通新设汇聚路由器,沿线车站新设接入路由器。
(四)调度通信
新设调度通信系统,沿线车站新设车站调度交换机,接入上海调度所既有中心调度交换机。
(五)无线通信
1.新建GSM-R移动通信系统,利用上海既有GSM-R交换机,上海新设基站控制器(BSC),沿线设置基站(BTS),弱场区设置光纤直放站和漏缆。
2.进一步研究本工程与京沪高速、沪宁城际及相关铁路并线区段的GSM-R覆盖方案。
3.借鉴京沪、武广高速铁路长江大桥GSM-R覆盖经验,进一步落实长江大桥GSM-R覆盖方案。
(六)应急通信
综合维修工区新设应急通信系统现场接入设备。
(七)会议电视
新设会议电视系统,沿线车站、综合维修工区设置会议电视终端设备。
(八)电源
1.新设48V直流通信电源。
2.新设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通信电源设备和通信、信号
及信息机房环境监控。
(九)综合视频监控
新设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车站站房、行车室内、通信信息及信号机房内、牵引供电及电力机房内外、沿线公跨铁立交桥、长江大桥等重点设施的实时监控。
(十)通信线路
南通至南翔沿铁路两侧各敷设一条24芯光缆。
十三、信号
(一)行车指挥
本线平东站至安亭站(客场)按新设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系统,纳入上海调度所管辖,按新设一个沪通列车
调度台。
黄渡站按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设备设置,其他车站既有TDCS利旧改造。
(二)闭塞及列控设备
1.平东站经太仓至黄渡站、南通至南通西联络线及改建黄封联络线均采用四显示制式自动闭塞,正向按追踪运行,反向按自动站间闭塞设计,地面设置通过信号机。其他相邻线路维持既有闭塞制式。
2.平东至安亭站(客场)区间采用满足列控信息要求的多信息无绝缘移频设备,发送、接收设备按冗余配置。轨道电路应具备自身设备监测和辅助诊断功能,并将监测信息纳入微机监测系统。
京沪线维持既有标准设备配置方案。
3.轨道电路控制电缆长度原则上按10公里控制,超过时设置区间信号中继站。
4.平东站至安亭站(客场)按中国列车控制系统第二级(CTCS-2)设计。根据铁运〔2012〕56号文,既有京沪线安亭站(客场)至黄渡站区间(含三、四线)暂按列控系统零级(CTCS-0)设计。
5.本线设置一套临时限速服务器,负责CTCS-2级线路临时限速命令的下达;车站及中继站信号设备按铁道部相关规定接入信号安全数据网。
(三)联锁设备
1.同意平东站至安亭北站新设硬件安全冗余型计算机联锁设备,落实本工程是否占压安亭站及黄渡站信号楼。平东线路所采用独立联锁设计方案。
结合在建宁启线工程,比选平东站、平东线路所同步建设方案对投资的影响。
2.车站设置地面信号机。站内采用25赫兹相敏轨道电路。电码化采用与区间一致的发送设备,正线采用叠加预发码,侧线采用叠加发码。
3.同意根据站场设计的道岔类型配套的转辙设备,并配套缺口检查装置。通过16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道岔设置密贴检查装置。
4.新建联锁设备的车站新设信号智能电源屏,暂不考虑不间断后备电源。
(四)其他
1.平东站至黄渡站设置信号集中监测设备,纳入电务段监测网,其中上海电务段按按现行规范设置总机系统。
2.平东站至安亭北站按综合接地系统设置,既有京沪线按信号专用贯通地线设置。电磁防护、防雷及接地系统按铁道部有关规范设置,并纳入相关专业统一设计。
3.结合本线运营管理维护模式,合理考虑维护工器具及备品备件。
十四、防灾安全监控
(一)按照《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执行。
(二)进一步分析长江特大桥设置风监测点的必要性,并补充设计方案。
十五、信息
(一)运输组织
办理货运业务的车站设置货运管理信息系统,接入上海铁路局货运管理信息系统。
(二)客货营销
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新设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显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客运广播系统和安检设施。
(三)经营管理
1.沿线车站设置办公管理信息系统。
2.新建派出所设置公安信息管理系统。
3.新设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十六、电气化
(一)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全线设置五接、常熟、太仓牵引变电所,平东、张家港、太仓港、安亭分区所,南通西开闭所。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出口处电分相位置尽量就近设置以减少供电线数量。
(二)由于本线大部采用交流机车,牵引变电所不设并联电容补偿装置。
(三)牵引变电所引入2路110kV电源,高压侧采用分支接线,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设2台牵引变压器,固定备用,馈线断路器采用固定备用方式。
(四)牵引变电所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布置,27.5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空气开关柜方式布置。
(五)牵引变电所按无人值班方式设计,适当考虑值守条件。
(六)牵引变电所按远动化设计,设置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远动通道采用光纤进所方案。
(七)全线设置供电远动系统,纳入上海局调度所供电远动系统,结合浦东铁路共同新建1个供电调度台。
(八)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导线高度按满足通过双层集装箱设计。
(九)路基地段腕臂柱一般采用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柱,桥支柱采用热浸镀锌钢柱。站场咽喉区采用硬横跨方案,在有雨棚的车站,接触网支柱与雨棚柱合建。
(十一)在张家港、太仓设置供电工区,配置2台接触网作业车和平板车、电气检修车各1辆。
十七、电力
(一)新建南通西、张家港、太仓港、太仓、安亭配电所,常熟车站引入2路10kV地方电源。
(二)全线新建2条10kV电力贯通线为沿线车站和区间用电负荷供电,采用全电缆方式设计。
(三)全线设置供电远动系统,纳入上海局调度所供电远动系统,结合浦东铁路共同新建1个供电调度台。
十八、给排水、环保
(一)给排水
1.各新建站采用市政自来水水源方案合理。下阶段工作中,应进一步核实车站周边给水管网的布设情况,有条件时优先采用直供水和叠压供水方式、消防采用两路供水方案。
2.各新建站污水优先纳入市政排污管网。不具备纳污条件时,根据地方主管部门确认的排放标准采用相应的污水处理工艺。
3.安亭站新增用水、污水充分利用既有车站给排水设施。
4.完善区间牵引变电所给排水设计。
5.下阶段设计中,根据建筑物体积、货场容量核实各新建站室外消防用水量。落实沿线给排水管路的迁改数量。优化排水管路管材选用。各新建站给水、排水接入市政管网的应签订协议。
(二)环保
1. 进一步落实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分布,对受本线噪声污染和影响的噪声敏感点采取降噪措施。原则上对邻近线路的集中噪声敏感点采取声屏障措施,零星敏感建筑采取隔声窗措施。
2. 下阶段工作中,应研究桥上设置声屏障的工程方案。桥梁声屏障的设置高度,应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声学设计。下阶段设计中,应给出声屏障结构和声学设计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并给出隔声窗的设置位置和数量。
3.根据本次审查后确定的工程方案,建设单位应督促评价单位继续做好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及时组织环评的上报审批。评价工作中应根据设置声屏障的桥梁梁的类别确定噪声源强取值。
十九、房屋建筑
(一)客运站房
1.本线新建客运站房规模:南通西站按4000m2,其它县级站按3000m2控制,安亭站按1600m2控制。站房内考虑设置相关的四电房屋。与路局协同研究县级站行包用房的设置原则。
2.站房设计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站区地形特点,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根据站场专业优化调整站型设计。
3.公司组织设计单位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落实站房、站区规划及各类市政设施的对接。对地方政府有扩大规模意向的站房,公司应积极协调相关协议的签署及相关程序的办理,保障站房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步开展。
(二)生产、生活房屋
1.结合本工程的维修管理模式,根据线路专业意见设置综合维修车间与工区。轨道车保养间按车棚形式考虑,按规范要求配置宿舍和食堂浴室。车间规模控制6000 m2以内,工区规模控制在2700 m2以内。
3.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给排水、机辆等房屋按专业审查意见调整。
4.在张家港、太仓站设置300m2的公安派出所房屋,中间各客站设置50m2的安检、公安驻站民警用房。
5、桥隧守护暂按武警守护方式考虑,适当加大营房面积。
6.根据新规范和本线的实际情况,在中间各站点设置生活服务设施4000平方米。
(三)建筑、结构、暖通设计
1.原则同意新建房屋的建筑、结构、空调、给排水、消防设计原则。
2.新建房屋要结合地形、地貌合理布置,进一步落实新建房屋抗震、防风、防水及不良地基处理措施。
3.按铁道部鉴定中心鉴信〔2007〕335号文要求,优化通信、信号等房屋的平面布局,做好防雷、屏蔽、接地设计。
4.生产工艺有特殊需求的场所,设置专用空调设施。
5.区段站及以上的车站通信、信号机械室和电源室,10KV及以上配电所的主控室设气体灭火装置,核减气灭容量。其余生产、生活房屋按建筑、铁路防火规范要求设计。
(四)附属工程
1.根据生产房屋设计规模和总平面布置的调整情况,调整站场设施及围墙、道路等室外附属工程数量。
2.各站雨棚按站台有柱形式布置,长度按450米考虑。站台铺面为花岗岩面层。
(五)房屋的总规模
本工程新建房屋总建筑面积暂按56000平方米开展下阶段设计。
二十、施工组织及投资估算
(一)设计应结合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考虑沪通长江桥的具体特点,详细分析长江桥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和工序安排,对不同工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合理确定全线总工期。
(二)原则同意设计推荐的自安亭向南通方向铺架方案。结合全线总工期,合理确定先架后铺段落,进一步落实黄渡铺轨基地设置条件。
(三)对铺轨基地、制存梁场、码头、栈桥等大临工程,在满足总工期的前提下,结合车站布置、拆迁等情况,合理确定规模,按铁道部铁建设〔2006〕113号文的规定分析工程数量和投资。
(四)完善长江桥施工用电设计。对本线引起宁启改线部分单独编制单元,投资纳入本项目。
(五)原则同意投资估算单元划分。
(六)投资估算按铁道部铁建设〔2008〕10号文、铁建设〔2008〕11号文的规定编制。主要材料价格计列至2011年三季度,定额采用、人工费标准执行铁建设〔2010〕223、196号文有关规定。
(七)对征地拆迁按上海市、江苏省有关规定并参照近期该地区项目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八)设计应明确沿线各站同步实施预留工程及投资。
(九)设计应进一步核实长江桥工程数量和费用,建设单位抓紧落实锚地搬迁、航监等有关费用,严格控制工程投资。
(十)四电工程费用偏高,设计应进一步核实。
(十一)对修改后投资及指标与本地区其他项目比较分析,并进行投资合理性分析。
二十一、设计单位根据以上意见,组织编制可研补充材料。
[ 本帖最后由 海天下 于 2012-4-27 12:41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