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2|回复: 8

向塘:面向海西如何融入大南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9 10:33:49 | |阅读模式
这里是集高速、高铁、国道于一身的咽喉之地  这里是我省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出海最便捷之地
  这里也是错过了一次次发展机遇没有明确规划定位之地
我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向塘编组站。本报记者周霖摄
  2007年3月,省政府和铁道部形成省部会议纪要,明确在向塘建设铁路物流基地。
  2008年1月,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点推进向塘铁路物流中心建设。
  2010年底,向莆铁路将全线贯通,这条高铁建成后,从向塘到福建湄洲湾码头仅需3.5小时,届时将成为我省首条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对我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共享海峡西岸繁荣商机具有重要意义。
  向塘,作为我国铁路在南方最大的一个货运枢纽基地,作为我国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之一,成了我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面向海西,向塘应如何布局?
  与小蓝经济开发区无缝对接,搅热省城城南经济
  同是省级经济开发区,与小蓝经济开发区相比,向塘开发区的发展无疑是滞后的。其实,无论从地理位置、交通区位还是人流物流方面来讲,向塘开发区的优势都明显强于小蓝经济开发区。
  为何向塘开发区会走入如此窘境?向塘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向塘镇党委书记黄志清告诉记者:“向塘开发区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在前几年开发热潮中,缺乏科学的规划定位,造成思路不清、目标不明,有关部门支持合力不够,致使开发效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建设速度缓慢。2008年,当我省明确提出要把向塘打造成全省铁路物流中心后,向塘开发区终于找准了发展方向。”
  近两年来,作为省级开发区,向塘开发区重新调整了9.5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整个开发区北移与小蓝经济开发区对接,承接小蓝经济开发区的项目和物流业。为方便对接,县政府投资2.88亿元的金沙大道直通向塘,融资1.8亿元兴修城市化路网16公里,形成开发区“四纵两横”的道路格局,辐射区域近13.5平方公里,困扰向塘发展多年的银三角收费站可望今年上半年进行彻底搬迁。随着银河东西路改造和绿化亮化等城镇建设工程的实施,城镇品位进一步提高,向塘已经具备融入大南昌的外部条件。
  把青云谱货场南迁向塘,打造全省物流中心
  向塘,是我国铁路在南方最大的一个货运枢纽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之一,浙赣铁路、京九铁路、向莆铁路在此交汇,105、316、320国道贯穿全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交通发达之地,发展却迟迟跟不上时代节拍,错过了一次次发展机遇。其实,对于向塘的发展,有识之士早就有过呼吁。向塘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998年向塘镇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时,小蓝经济开发区连规划都没有出来,而10多年后的今天,小蓝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态势,已可和国家级开发区媲美,区内产业和项目已经把18平方公里土地装得满满当当。归其原因,就在于向塘开发区一直没有明确发展定位。
  根据《南昌市2007—2020年物流业发展规划》,向塘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将形成“1+1+5”的框架,即一个物流基地——昌南物流基地;一个物流园区——青云谱物流中心;五个配送中心——制造业配送中心、医药配送中心、货物配送中心、冷藏配送中心、冷藏中心。
  如何把向塘打造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有关专家指出,必须把青云谱货场迁出去,并入向塘货运站。现在的青云谱铁路货运站,位于南昌市城市中心,货场占地狭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需求,而长期在此形成的汽运导致城南交通拥堵。如果青云谱铁路货场并入向塘货运站后,货列无需进城,既减少了交通拥堵问题,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可谓“双赢”。而向塘货运的增加,自然导致人流、物流聚集,从而加快向塘经济的发展,使向塘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
  以向莆铁路通车为契机,面向海西联通外界
  海铁联运、打造无水港,我省一直在寻求出海通道。就南昌而言,无论是东进上海、宁波,还是南下广州、深圳,铁路货运都在10小时以上,加上到港装卸,时间超过24小时。向莆铁路通车后,从向塘到福建湄洲湾码头仅需3.5小时,向塘将成为我省真正意义上的无水港。
  面向海西,起得早、醒得晚的向塘终于赶上了发展的时代列车。如今,向塘开发区以省政府授牌的台商创业园为基础,全力打造台资企业聚集区:顺利投产的广宥鞋业,作为耐克在中国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从广东迁至向塘,看中的便是向塘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屏荣食品、赛博电子等台资企业纷至沓来;德力泰电器、永固电机等温州企业纷纷落户,已形成服装鞋帽、电子电机、建筑建材等3大产业。另外,向塘还与省物资储运公司、福州港务集团等企业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台湾世邦物流集团看好向塘,多次来向塘实地考察,寻找发展机会。
  城内大商场、城郊大市场、城外大流通。向塘,当之无愧地成为我省沟通外界的最佳出入口。
  本报记者刘小荣
发表于 2010-1-29 10:42:31 |
支持一下我站,哈哈哈
发表于 2010-1-29 10:43:25 |
原帖由 aaa8 于 2010-1-29 10:33 发表
这里是集高速、高铁、国道于一身的咽喉之地  这里是我省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出海最便捷之地
  这里也是错过了一次次发展机遇没有明确规划定位之地
http://newpic.jxnews.com.cn/0/11/21/72/11217269_364 ...

希望南昌铁路局能够充分发挥向塘站的地理优势
发表于 2010-1-29 10:44:12 |
把青云谱货场搬到向塘西?呵呵,那就把向塘站名字改了得了,改名为南昌南站
发表于 2010-1-29 10:48:29 |
想成为类似株洲那样的地方已经不可能了
发表于 2010-1-29 10:49:31 |
原帖由 漫游者 于 2010-1-29 10:48 发表
想成为类似株洲那样的地方已经不可能了

主要是沪昆联络线。。。。。。。。。。。。。。。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29 15:23:38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29 15:24:41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9 15:31:14 |
原帖由 上局扬州站 于 2010-1-29 15:24 发表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显然想法很好,很多车跨越向塘

呵呵,向塘站现在一天的图定办客数依然达到91趟之多!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6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