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山中樵夫 于 2009-10-18 14:48 发表 
还以为50年代扣环线就基本上消灭完了。不明白,50年代南同蒲拓宽改造时为什么不消灭扣环线,那时候已经要求扣环线改造了。
还是三门峡水库的问题!
我给你抄一段:
南同蒲线窄轨拨宽后,线路通过能力仍不适应运量日益增长的需要,义棠至侯马一段沿汾河而行,防洪排水能力低,线路受地下水、地表水影响严重,往往塌方断道;同时,由于三门峡水库兴建,南段也需要改线。南同蒲线技改工程的勘测设计由铁道部华北设计分局第一勘测总队担任。从1955年5月开始,分别由5个选线、地质、水文队和两个给水队同时进行勘测,10月陆续完成线路、水文、地质等各项勘测任务。接着进行初步设计。初设范围从太原北站至风陵渡口,全长512.6公里。由于三门峡水库水位未定,南端改建和改线工作无法进行,所以技术设计范围暂至运城站。在设计过程中,三门峡水库水位已定为360米,侯马以南地段全部受水库影响,需要改线。因此,设计范围又改为从榆次西站南端380.895公里至侯马站北端685.000公里,全长300.75公里,其中改线77.6公里,占全段的25.6%。
——也就是说,50年代扩能根本没有涉及到侯马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