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2|回复: 19

河北各城市设市时间一览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1 11:15:14 | |阅读模式
河北各城市设市时间一览


11设区市

石家庄市:1925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令批准建立“石家庄市”,同年7月1日正式设置,由石家庄城区析置,同年8月29日,将直隶省石家庄、休门2市合并,更名为石门市,1928年市废。
                    1939年10月7日,日伪中央临时行政委员会批准设立石门市。
                    1947年12月26日更名为石家庄市。

张家口市:1939年初设张家口特别市;
                   国民党军恢复占领后,于1947年6月析万全县城置张家口市(即不承认1945-1946年共产党进行的区划变更)。

承德市    :1948年11月设置承德市,为县级市,由承德县城区析置。

秦皇岛市: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是月在秦皇岛建立秦榆市;
                    1949年3月秦榆市改称秦皇岛市,为河北省省辖市。

唐山市    :1925与1928年滦县唐山镇曾两次设唐山市,但均未确定市界。
                    1938年1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明令唐山设市。

廊坊市    :1982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廊坊镇改为廊坊市(地辖),1983年安次县并入廊坊市。198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廊坊地区改称廊坊市(省辖),原廊坊市改为安次区。

保定市    :1944年建立伪保定市公署,由保定城关及附近村庄析置;1945年9月裁撤;
                    1948年11月22日设置,由清苑县城区析置。

沧州市    :1947年6月15日设置沧市,由沧县部分地析置,1949年2月,降为县级市,同年8月1日裁撤;
                    1958年9月,沧县镇改设沧州市,随后撤消并入沧县。
                    1961年6月1日,恢复沧州市。

衡水市   : 1947年中共设置衡水市,由衡水县城关析置,1948年裁撤;
                     1982年1月,衡水镇升为衡水市。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

邢台市   : 1945年9月24日中共正式设置邢台市,1949年8月1日,撤邢台市为邢台镇;
                     1953年邢台镇复升格为邢台市。

邯郸市   : 1945年10月15日设置邯郸市,由邯郸县城析置,;1949年3月裁撤,降为邯郸镇;
                     1952年复置市,1954年改省辖市。



22县级市(部分县解放前也曾经一度设市,这里就不做赘述;以时间顺序排列)


1982年12月13日,恢复县级泊头市,以交河县泊镇及交河、南皮二县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83年5月5日撤销交河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泊头市。
1986年3月5日,定县撤县改为定州市。
1986年3月5日,撤销束鹿县,设立辛集市。
1986年3月5日,南宫撤县设市。
1986年3月5日,任丘撤县设市。
1986年9月24日,撤销涿县,设立涿州市。
1987年2月20日,沙河撤县设市。
1988年7月27日,黄骅撤县设市。
1988年10月6日,武安撤县设市。
1989年7月27日,藁城撤县设市。
1990年1月4日,撤消霸县,设立霸州市。
1990年10月18日,河间撤县设市。
1991年5月6日,安国撤县设市。
1991年11月30日,撤销晋县,设立晋州市。
1992年2月17日,遵化撤县设市。
1992年10月8日,新乐撤县设市。
1993年3月3日,三河撤县设市。
1993年4月9日,撤销新城县,建立高碑店市。
1993年9月22日,撤销冀县,设立冀州市。
1994年5月18日,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市。
1994年7月4日,撤销深县,设立深州市。
1996 10月10日,迁安撤县设市。
发表于 2009-9-21 11:29:40 |
我弄不明白河北怎么这么多个县  一个县只有二三十万人口 不撤了干什么
发表于 2009-9-21 13:16:23 |
石家庄的名字是中国民国时期确定的,顶!叫了60多年了,不能改了!
发表于 2009-9-21 13:49:43 |
保定设市的时间那么短吗?我不了解保定的历史,但是直隶总督府可就在保定啊
发表于 2009-9-21 15:24:02 |
1949年8月1日始设衡水专区,
1952年11月7日衡水专区奉华北行政委员会之命撤销,
1962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准衡水专区复置,
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
1996年5月3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衡水地区,改设地级衡水市。
至2000年末,衡水市下辖1区、8县和2个县级市。
发表于 2009-9-21 15:40:13 |
原帖由 taxzyjp 于 2009-9-21 11:29 发表
我弄不明白河北怎么这么多个县  一个县只有二三十万人口 不撤了干什么


没办法,这些县大多数是历史名城,没法撤。。。。
发表于 2009-9-21 15:56:19 |
原帖由 taxzyjp 于 2009-9-21 11:29 发表
我弄不明白河北怎么这么多个县  一个县只有二三十万人口 不撤了干什么


人口少不是主要的。面积小才是主要的。这是河北的特色。全国最严重。小县最多
发表于 2009-9-21 16:07:44 |
邢台的首任市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任仲夷,大家可能不知道吧。别问我任仲夷是谁,google一下就清楚了。

任仲夷同志1914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威县。青年时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工作。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担任北平中国大学党支部书记,北平西北区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鲁西抗日游击第三纵队司令部秘书长,泰西八路军六支队军政干部学校校长,山东聊城政治干部学校专职政治教员、党总支书记,翼南行署教育处副处长、处长、冀南区党委干部教育处副处长、党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冀南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冀南五地委、二地委常委兼专员,邢台市委书记、市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大连市副市长、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市委书记旅大行署秘书长兼党组副书记,旅大市委常委兼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松江省委党委兼秘书长,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兼市政协主席、军分区第一政委,黑龙江省委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农村劳动。1972年6月重新工作,任黑龙江省委常务书记兼省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3月后任辽宁省委第二书记兼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1980年10月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1985年9月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 本帖最后由 taizidan 于 2009-9-21 16:11 编辑 ]
发表于 2009-9-21 16:11:27 |
定州以前就是地级单位驻地,即定县行署。和原来的保定行署平级。
发表于 2009-9-21 16:37:03 |
高碑店市有着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战国时期市境内为燕国督亢地。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置新城县,县治在今高碑店市新城镇,属河北道涿州。明代洪武六年新城县解放,恢复隶属保定府,一直沿至清末。民国二年直属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市境先后属冀中区四专区、五专区、十专区。1948年11月新城县解放,成立人民政府。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归保定专区管辖。1958年12月20日撤销新城县并入涿县,县政府迁至高碑店。1961年7月9日析涿县复置雄县时,白沟河以东部分划归雄县。1962年8月27日析涿县和雄县,恢复新城县原建制,县政府驻地在新城镇。1970年县政府迁至高碑店。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城县,建立了高碑店市。
地理位置:高碑店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腹地,北纬39°5′,东经115°47′附近。北距北京82公里,东南距天津134公里,南距保定68公里。京广铁路、京广公路、京深高速公路、京昆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津同公路横穿东西。境域内公路村村相通,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人口状况:截止到2000年,高碑店市辖5乡5镇4个办事处,分别为和平办事处.东盛办事处.军城办事处.北城办事处.白沟镇.泗庄镇.方官镇.新城镇.辛立庄镇.东马营乡.辛桥乡.张六庄乡.肖官营乡.梁家营乡.共442个行政村。总人口55.2万人,比上年增长4403人,人口出生率10.77 ‰,死亡率4.02‰ ,自然增长率6.74‰,少数民族有壮、回、满、朝鲜、蒙古、布依等22个民族,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79%。自然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属典型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4℃,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年均无霜期186天,年均日照2522.9小时。
  水土资源:全市总面积672平方公里,市境西部为太行山洪冲积平原,东部为河流冲积平原。白沟河从境内中部纵贯南北,南拒马河沿西南边境流过,紫泉河、仓上河、兰沟河、斗门河、运粮河由北向南汇集,经拒马河倒虹吸注入白洋淀。芦僧河、大沙沟由北向南流入雄、固、霸排水系统。全市耕地面积70万亩,林地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3%,地下水每年可开采量为1.3亿立方米。高碑店市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淡水资源充足,物产丰富,农业基础坚实。被国务院列为淮海农业综合开发试点市和油料生产基地、国家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瓜里、土豆、胡萝卜等农作物,建成了4万亩胡萝卜生产基地和10万亩花生生产基地。传统美食豆腐丝,历史悠久,享誉全国。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一大产业,是京津生猪活储基地,年出栏30万头。
  旅游资源:境内有建于辽代的历史古迹开善寺,现存建筑从南到北依次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善寺维修工程被列为国家文物局“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已于2000年11月6日正式开工。高碑店市新兴市场是最早的国家级文明市场,有“小王府井”之美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外国朋友多次来此参观考察。白沟市场在全国享有盛名,是全国最大的箱包集散地和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日客流量8万人左右,日成交额达2000万元。国家轻工业局、河北省政府连续两年在白沟举办了“白沟中国箱包节”。很多外商来此投资兴业,成为本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2000年9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来白沟视察时,对白沟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对白沟基础设施建设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邮电:截止到200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637.53公里(4条国省干线+3条市级公路+19条乡级公路+村级公路),客运周转量完成6824万人公里。全年货运周转量完成5500万吨公里。全市拥有220KV、110KV等各类变电站8座,是华北地区供电能力最强的市(县)之一。拥有程控电话8万部,装机容量13万门,开通了IC卡和“小灵通”业务,新增通讯模块局14个,农话年末达到5.3万多户。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280万元,比上年增41%。
  经济概况:全市国民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各项事业都不断取得新成就,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3.39%,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9.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年均递增23.8%;财政总收入实现1.78亿元,比上年增长7%,年均递增18.4%;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5626元,年均递增17.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22元,年均递增13.5%。
  农业概况: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畜牧养殖有猪、牛、羊、鸡等。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市、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和京津生猪活储基地市。市内建有万亩胡萝卜基地、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以和平办事处为中心的万亩蔬菜基地。2000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3.9亿元,增6.5%。 粮食总产31.74万吨,比去年下降3.4%,油料总产2.76万吨,增长4.4%,肉类总产3.25万吨,增长5.1%,蔬菜总产19.6万吨,增长82.2%。全市农业产业化趋势逐步加强,昊龙集团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豆豆集团、益民蔬菜公司等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正在向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快速发展。昊龙集团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生产的“格瑞”礼品菜被评为省优质农产品。土特产品高碑店豆腐丝,销往全国各地。
  乡镇企业:2000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23.12亿元,实现利税95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21.4%。全市形成了箱包、炉具、风机、服装、塑料、建材、食品加工等主导行业。箱包业已成为河北省的十大区域特色产业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玉兔”牌系列产品被评为全国公认名牌。民用炉具年产量占河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华新”、“光磊”炉具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
  工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9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利税2.48亿元,同比增长37.3%;实现增加值6.18亿元,同比增长15.7%;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增加值37.3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税5601万元,同比增长40%;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1797万元,同比增长10.5%。有11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保定长城华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年产皮卡车4万辆;北方面粉总公司具有一流水平的面粉加工设备,日处理小麦能力300吨。电子传感器等十几个产品被河北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高碑店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箱包加工、炉具铸造、建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建成铸造、风机、水泥、化工、建材、炉具、工艺美术、箱包等八大企业集团,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特色经济框架。
  商业:全市集贸市场已达46处,形成了以市区商业服务网点、白沟专业市场、辛立庄综合市场为主体的市场网络。2000年全市完成商品零售总额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集贸市场成交额实现83亿元。
  对外开放: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外贸出口逐年增长。2000年,实现利用外资111.3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3.05亿元;出口创汇221.7万美元。市区内建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到了“六通一平”的建设要求。引进了尼龙-11、北京化学建材厂、北京一机床厂(高碑店)铸造分厂、高岭土、全数码影视节目编录中心、娃哈哈纯净水和AD钙奶等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的合资合作项目,投资领域广泛涉及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城建、文化、教育等方面,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财政金融:200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832万元,增长7%,保持了收支平衡。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4039万元,比上年减收298万元,减少6.8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793万元,比上年增收1465万元,增长11.88%。全年财政支出16312万元,增长14.53%。各类存款余额达42亿元,贷款余额19.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66亿元和3.44亿元。
  科教文卫:全市有科研机构9所,科研人员300多名,技贸机构45所,从业人员500多名,被列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拥有中学31所(含私立),小学342所(含私立),另设有职教中心、聋哑学校和体校,市一中为省重点中学。“普九”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医疗设施完善。全市有市属医疗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22个,中省直属医疗机构14个,村办及个体、卫生所(室)440多个,医疗床位900多张。医疗水平在省内市(县)级属一流。此外,拥有大型宾馆5家,影剧院4个,体育场馆6个,健身广场、歌舞厅、保龄球馆、游泳馆等娱乐场所近百处,具有承办大型文艺演出和接待大型会议及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的能力。高碑店世纪广场占地近200亩,是全省市(县)级功能最全,面积最大的广场。
  城市建设:2000年底,市区内自来水公司日供水能力达2万吨,市区道路长达76公里,面积80万米2,形成了七纵五横一环的城市街道格局;规划区绿化面积280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5.6米2。全市清运垃圾粪便量7.3万吨,环卫机械总量达21辆。每年用于城市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亿元,先后被河北省列为“学习张家港、创建文明城市”试点和创建园林城市试点,被国家建设部评为优秀城市,连年荣获省城市环境容貌综合整治“新容杯”。2000年,先后完成了投资1.3亿元的世纪广场、投资5000多万元的文明小区东区建设等重点工程。投资9200多万元的市宾馆改造工程、投资1500万元的112线改建工程、投资1800万元的市医院住院楼建设等正在加紧施工。现在的高碑店市,正朝着“绿、美、净、亮、畅、齐”的城市发展方向前进!
发表于 2009-9-21 17:32:58 |
河北各城市设市时间看的我好晕,最好先列个表
发表于 2009-9-21 18:00:13 |
lz这个表,列的可能是各个城市叫做“市”这个称呼的时候。在此之前对应的行政区划都是叫做府、军、州等等。并且民国初年不实行省市制,而是道府制。
比如保定,在宋981年升为保州,在金为顺天军,节度使驻跸;
1227年重建保州城,1275年再升保定路,1669年升直隶省会;
1913年直隶省会迁津,1916年直隶督军、川鄂西湘赣经略使、直鲁豫巡阅使、保定行营、范阳观察使、保定道尹公署驻跸,1935年省会反保。
发表于 2009-9-21 18:51:13 |
石门好听多了!!!!
发表于 2009-9-21 23:12:35 |
这是铁路论坛吧?你啥意思?比历史?你这也不算啊
建议封帖。
发表于 2009-9-21 23:22:20 |
算是学习了,顶一下
发表于 2009-9-21 23:42:31 |
县改市就是城市化了,说明农村城镇化的加快。:lol
发表于 2009-9-22 10:36:14 |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隶巡抚由正定迁保定,始为省会。至民国二年(1913年)直隶省会迁天津。保定为直隶省会历时244年。直隶省会迁天津后,保定改府道,辖40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废直隶省改建河北省,辖区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省会迁保定。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保定市区沧陷。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建立新的保定市,为冀中区直辖市。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属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定县、阜平、涞源、涿县、易县、高阳、徐水、安国、唐县10县(市)。1960年2月,专、市合并称保定市。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市属各县变专区所属,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1962年恢复22县1市建制。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石家庄。

[ 本帖最后由 京局保线 于 2009-9-22 10:39 编辑 ]
发表于 2009-9-22 10:40:33 |
 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是月, 在秦皇岛建立秦榆市,秦榆市辖山海关办事处、 一区(现海港区铁道南)、二区、三区(现海港区铁道北东区、西区)、海滨区、 上庄坨区。1949年3月上级决定将山海关改为市, 划归辽西省;同时,秦榆市改称秦皇岛市,为河北省省辖市。

  当时,昌黎县(唐山专署驻地)、抚宁县、卢龙县、 临榆县(在现在抚宁县海阳镇)隶属唐山专区管辖, 青龙县隶属热河省。1952年11月将山海关市划归河北省, 隶属唐山专区管辖。1953年1月将山海关市改称山海关区, 并划归秦皇岛市管辖。1954年7月撤消临榆县,其管辖的48个乡中9个乡划为秦皇岛市,39个乡并入抚宁县。1956年1 月撤消热河省,青龙县划归河北省承德专区管辖。1954 年海滨区改称秦皇岛市北戴河区。1956年秦皇岛市区内一、二、 三区合并为海港区。1958年4月秦皇岛市由省辖市改属唐山专区管辖。同年11月,撤消卢龙县和抚宁县。 原卢龙县的行政区划除将刘家营、水峪2个乡划归迁安县外, 其余全部划归昌黎县。 原抚宁县行政区划除划归昌黎县3个公社外,其余并入秦皇岛市,合并后秦皇岛市辖山海关、 海港、北戴河、抚宁、石门寨5个区。1961年5月,恢复原抚宁县、卢龙县建制。秦皇岛市、抚宁县、昌黎县、 卢龙县均隶属唐山专区管辖。198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唐山地区,秦皇岛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式,昌黎、抚宁、卢龙、 青龙4个县划为秦皇岛市管辖。1984年4月,国务院确定秦皇岛市为全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 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1988年3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范围的通知,确定抚宁、 昌黎、 卢龙县为对外开放县。

  1987年青龙县改建为青龙满族自治县。
发表于 2009-9-22 10:51:03 |
1925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令,批准直隶省属11个城镇自7月1日起实行市自治制,其中“石家庄市”“以石家庄为其区域”。但是,由于石家庄村及周围工商业人口还不足一万,所以,获鹿县决定把铁路以东的休门、栗村合并在内,使这个新市镇的人口达33077人。经过多方协商,以石家庄与休门两个村村名中各取一个字,称为“石门市”。同年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指令第12713号,批准“将直隶省石家庄、休门两市合并,更名为石门市,以符名实。”
从当时民国政府的文件可以看出,“市”这个概念在使用中十分混乱,与小城镇、市镇有许多类似之处,根本不是建制市的一种标准概念,也不是一级行政区划。所以,这时的“石门市”,与“获鹿市”,“正定市”、“辛集市”等实行市自治制的城镇一样,不过是一种小城镇的管理模式。

[ 本帖最后由 fyp 于 2009-9-22 10:52 编辑 ]
发表于 2009-9-22 11:13:46 |
原帖由 taxzyjp 于 2009-9-20 22:29 发表
我弄不明白河北怎么这么多个县  一个县只有二三十万人口 不撤了干什么

河北最小的好像就是北京边上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全县只有176平方公里,11万人;另外石家庄最南边京广线上的高邑县也只有222平方公里。最大的县是承德地区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冀中平原20个县面积的总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3 11: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