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35|回复: 14

关于火车车钩的改进,请车辆专家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3 05:12:51 | |阅读模式
我想知道:我(发明)想给钩舌施加一个向外力的弹簧(我在不改变、不破坏现型车钩的各种物理状态及强度的基础上,只是增加一个小装置弹簧成本非常低,有了这个弹簧将解决一个百年来世界性的碰头钩难题!如果有人提出质疑会提出说:坏了、丢失、故障了怎么办?我负责任的告诉你:是不会影响车钩的各种正常功能性能指标及安全性能的)!

下面探讨一下:
增加此弹簧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1)如果我施加的弹簧力很大,你就将提不开车钩,必须借助外力(使用工具或调车连接、驼峰推送压钩的状态)才能提开车钩!

     请大家讨论一个问题:(车钩在使用了百年来一个人们总是教条的用照章办事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方法!)
     人们可能从来都没有想到的一个细节------车钩有必要在车辆分离的状态下自如的开启或关闭车舌吗?
我认为:车钩的本职工作就应该是在车辆分离的状态下,钩舌就始终保持全开位,以张开双手之架势等待另一车辆的相互连接!有必要非要让钩舌灵活的转动以至于转动到关闭位去等待连接吗(就是调车作业中产生的碰头钩现象)

     我认为如果给钩舌加一个大力弹簧,使人提不开钩,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它可以防止误提钩,可以防止跳钩,可以防止头、尾车钩在运行途中的震动而加剧的磨损。可以使列车的各车辆在自由状态下防止人为破坏性提钩造成车辆分离事故(题外话少之又少,实际就是车辆在自由及牵引状态都提不开车钩只是在机车减速的一瞬间可以提开车钩,因此防止跳钩的效果可见一斑)

(2)如果我施加的弹簧弹力相对小,将不会对车钩的各项性能指标发生改变,就只是刚开始提钩到解锁位时比平时用力要大,(对提钩链要求相对要高了)但是继续到全开位就将非常轻松,如果钩舌够灵活的话它就将会自动打开!这样的好处在于主要是克服,一般驼峰调车流放作业中的正常撞击,所产生对钩舌的惯性力,使之钩舌自动关闭而产生的碰头钩现象。

     此方式同样可以起到保持车辆在分离状态及轻微调车冲撞钩舌都始终保持全开位,便于一次性连挂作业的完成,也可以防止头、尾车钩在运行途中的震动而加剧的磨损。

大家有疑问及看法尽量多提!
发表于 2009-5-23 12:46:26 |
你敢保证机车带10个车以40KM/H撞上去可以方便确认连挂好了.还有工作人员能方便关闭对面的塞门,以及提钩还方便工作人员上下翻越吗?在断钩时能不能方便互换车钩吗?(不针对车辆人员是车站人员)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20:48:23 |
负责任的告诉你:全部都能保证!在断钩时它就同普通车钩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能方便互换车钩,只是对于一个完好的车钩,要装卸钩时需要先卸载弹簧,然后就同普通车钩相同的方法操作,如果你不会安装弹簧,你完全可以不装,等送站修解决,此时就等于是一个未经改造的车钩。
发表于 2009-5-23 23:26:31 |
上个草图看看
发表于 2009-5-24 05:15:14 |
可以是可以,但一定要看你怎么加的,加在哪里,如果地方弄错,导致强度降低就不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07:04:49 |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发表于 2009-5-24 12:49:25 |
你是把弹簧按在钩舌处,请问那钩销在哪以及锁铁呢...朋友?(本人一线工人工作17年)如果想得到答复上中国铁道论坛,上面全是铁路职工

[ 本帖最后由 东风1型 于 2009-5-24 14: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00:56:30 |
楼上的我们同年上铁路工作!:handshake
发表于 2009-5-25 17:02:54 |
: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0:51:04 |
请注意:(我在不改变、不破坏现型车钩的各种物理状态及强度的基础上)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1:24:15 |
我的设计就是要克服润滑良好的车钩,大家可能还不知道:润滑良好的车钩很容易受到车辆联挂时的冲击,造成关闭车钩,形成对钩-背钩-碰头钩现象,反而是那些不灵活的车钩不会产生。
我设计的弹簧,将不会对车钩的各项性能指标发生改变,就只是刚开始提钩到解锁位时比平时用力要大,但是继续到全开位就将非常轻松,如果钩舌够灵活的话它就将会自动打开!
(对于空钩及单独的车钩而言,刚开始提钩到解锁位时比平时用力要大,对于空钩及单独的车钩而言对提钩链要求相对要高了。车辆在连接状态没有此问题。但是全面普及推广以后也没有此问题产生了,因为以后车辆只要是分离状态两车钩将保持全开位,不过需要提钩员在提钩时把两车钩都提到解锁位就行了,同时不需要用力把车钩提开,因为有弹簧的作用力帮你提开车钩提开到全开位并保持状态等待连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21:32:37 |
自摸:victory:
发表于 2009-6-20 22:43:58 |
刚开始提钩到解锁位时比平时用力要大.那加弹簧不就多次了吗?车钩本来就不需要亲自去搬开,可以提开的.除非是死钩.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21:30:59 |
楼上的对‘车钩的三态’还不是很了解,建议去实际操作一下。
编组场调车连接员,在处理(对钩-背钩-碰头钩)时,基本上全部是这样的违章操作过程即:首先将提钩杆提起,使车钩处于解锁位,然后通知机车将车辆拉开口子,随即进入股道,有时先用脚蹬钩调整钩位,然后徒手直接拉开车钩的钩舌顺便再调整一下钩位(一般都戴手套),然后通知连接。

通过观察基本上没有人会愿意,直接使用提钩杆将车钩提开到全开位的 。为什么大家来说说看!?
发表于 2009-6-24 16:20:57 |
支持新创意  小东西解决大问题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6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