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cgz88

为何中国的地铁车辆都是6节?钓鱼工程?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5-21 23:23:08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5-22 00:20:23 |
原帖由 一切随风 于 2009-5-18 18:22 发表



国内砖家 叫兽  总拿 大密度说事。。

称如果编组不够 就加大密度就行了。。。

可结果。。。 该挤的还是挤。。。

北京2号线加大密度后明显不拥挤了,我下班经常还能找到座位,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发表于 2009-5-22 02:26:40 |
原帖由 Redbee 于 2009-5-21 12:36 发表

首先,现有的S2不属于城市交通

如果S2走昌平,沙河,清华园,5-10分钟一班。你看谁该让路?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城市交通=汽车”思想作怪

我都已经说了是对“垂直于”线路的方向造成阻碍
S2只管南北,东西它管的着么?

就算你横向也可以设置铁路,但你能做到北三环知春路北四环成府路各设一条铁路么?不用说4条,就连这么大区域只设两条的密度要是能在全北京铺开,北京的铁路也有好几百公里了

没有汽车做驳运,铁路根本没有覆盖面积

如果S2真成了轨道交通,平交道口5分钟封闭一次,东西向还怎么走?现在还真得多亏S2不算地铁,还多亏13号线是高架,路口也就半小时封一次,否则海淀区居民学生得骂死

何况还没提两条铁路交叉的时候立交的问题。要是最后也和现在的三环四环一样做立交,跟过山车一样,跟现在的高架还能有多大区别?


我看倒是“铁路万能”思想作怪

[ 本帖最后由 mengkai15 于 2009-5-22 02:34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2 12:34:38 |
原帖由 thgym 于 2009-5-22 00:20 发表

北京2号线加大密度后明显不拥挤了,我下班经常还能找到座位,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密度刚刚加大不久,客流会有平衡过程,当然不是今天加大明天还200%乘客率,但是以北京的客流能力来说,很快就会回去。因为大家知道车厢比较空以后,就会有新客流涌入。总之,要动态地看,如果想简化问题,那就看这个城市的人口密度,人口总量和出行率三个参数!看看到底潜力是多少。
发表于 2009-5-22 12:38:14 |
原帖由 mengkai15 于 2009-5-22 02:26 发表

我都已经说了是对“垂直于”线路的方向造成阻碍
S2只管南北,东西它管的着么?

就算你横向也可以设置铁路,但你能做到北三环知春路北四环成府路各设一条铁路么?不用说4条,就连这么大区域只设两条的密度 ...

东京那么多平交道口,各个铁路公司被骂死了么?!
几百公里算个头,远远不够,所以人都堵在路上而不是流通在铁路上,这是根本原因。东京圈数千公里的通勤用铁道网呢,人流8成多都在铁路上,还对道口吹毛求疵么?!欧洲美国平交道口更多,当然,你可以说道口流量小……所以不提也罢。
这明显是你只会看现状,而不会放眼世界。
发表于 2009-5-22 13:12:10 |
上海8号线从杨浦到浦东,居然只用C型车开6节编组(预留7节编组),不知道领导们脑子里灌的是什么。中国的交通规划永远是近视、弱智,像上海的内外环线等等就是铁证!
发表于 2009-5-22 15:29:32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9-5-22 12:38 发表

东京那么多平交道口,各个铁路公司被骂死了么?!
几百公里算个头,远远不够,所以人都堵在路上而不是流通在铁路上,这是根本原因。东京圈数千公里的通勤用铁道网呢,人流8成多都在铁路上,还对道口吹毛求疵 ...

我从没说过铁路多不好,但是不能因为铁路妨碍公路,尤其是在有其它方案的情况下。平交道口妨碍交通就是事实,骂不骂都不可能把缺点说成优点,铁路只要没达到任意一点步行500米即有地铁站的程度,就绝不敢对公交说“不”字

何况地面线占地面积巨大,浪费大量本可以利用的而且是离铁路最近的交通便利土地;筑堤占用土地更多。为了工程造价的眼前利益而损失了今后几十年上百年的土地资源,我倒觉得这才是短视。

如果说我只看现状,那你说说,如果不按照现在这样子修,怎样子修能更好?比如像北京S2线附近的区域,是市区较繁华的部分,各个方向的交通量都不小,且需要承担一个较大卫星城与市中心之间交通。前提条件自然是北京从60年代才开始考虑地铁,而且资金直到90年代都是紧缺

[ 本帖最后由 mengkai15 于 2009-5-22 15:53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2 15:31:25 |
原帖由 jqjzm 于 2009-5-22 13:12 发表
上海8号线从杨浦到浦东,居然只用C型车开6节编组(预留7节编组),不知道领导们脑子里灌的是什么。中国的交通规划永远是近视、弱智,像上海的内外环线等等就是铁证!

上海8号线虽然设计仍然偏低,但是用C车的原因是当时上海电气只会生产C车。用A车就还得进口。这和完全由短视而导致的6号线是两个概念。

内外环线不好?个么洗耳恭听,应该什么样子?至少外环线我没见多少人抱怨过
发表于 2009-5-22 16:29:54 |
原帖由 thgym 于 2009-5-22 00:20 发表

北京2号线加大密度后明显不拥挤了,我下班经常还能找到座位,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加大密度的前提是要有车。。。。

在车辆不足时候 何来大密度?
发表于 2009-5-22 17:07:12 |
原帖由 mengkai15 于 2009-5-22 15:29 发表

我从没说过铁路多不好,但是不能因为铁路妨碍公路,尤其是在有其它方案的情况下。平交道口妨碍交通就是事实,骂不骂都不可能把缺点说成优点,铁路只要没达到任意一点步行500米即有地铁站的程度,就绝不敢对公 ...

就想着N亿一公里挖地洞,资金永远紧缺。同样的投资,地面线为主,十倍长度以上的路网早就修出来了,北京的路网规模应该不次于东京,500米一个车站,承担七八成的客流量,也没什么了不起

说白了,自己的规划建设几十年来一贯稀里糊涂,现在自食其果!
发表于 2009-5-22 18:23:39 |
只要有自动闭塞信号控制6节足够了北京地铁2号线现在高峰时就不挤了
发表于 2009-5-22 21:57:31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9-5-18 16:37 发表

没有错,是你错了~!
帖子说得很清楚,6辆,不要说长远,就说当前,就是不够的,拿脚丫子都想得出来的。
15辆B和6辆B的长度上仅仅是多了1倍多而已,以北京为例如果你在开业当初开行15辆编组10-15分间隔,按 ...

10辆15辆,你要考虑到列车控制系统中无线传输部分的能力。安全。
发表于 2009-5-23 05:54:05 |
原帖由 mengkai15 于 2009-5-22 15:29 发表

我从没说过铁路多不好,但是不能因为铁路妨碍公路,尤其是在有其它方案的情况下。平交道口妨碍交通就是事实,骂不骂都不可能把缺点说成优点,铁路只要没达到任意一点步行500米即有地铁站的程度,就绝不敢对公 ...

资金紧缺?你可以去骗骗别人还差不多!
资金紧缺,90年代修建的复八线段,8辆的站台,偌大的站厅!如果没有站厅,把资金挪给站台,恐怕16辆编组都有了!
另外,谁也没把有点说成缺点,只是说缺点可以不突出。骂不骂的根本在于突出与否而不是它是否是优点,请注意你的逻辑。
而且再说一遍,筑堤线路也属于地面线路,但是平交矛盾可以缓和。
至于你的筑堤占地的谬论,建议你看看日本怎么做的,用地紧张地区驻堤下边干什么呢,说话没你这么想当然的!中国大陆铺张浪费成习惯,以至于某些人认为铺张浪费属于必然甚至必须这样做——动不动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之类的车站或者车辆段从来只是说占地面积而不说其效率,还那么多人飘飘然,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 本帖最后由 hakutaka 于 2009-5-23 06:00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3 05:55:29 |
原帖由 mengkai15 于 2009-5-22 15:31 发表

上海8号线虽然设计仍然偏低,但是用C车的原因是当时上海电气只会生产C车。用A车就还得进口。这和完全由短视而导致的6号线是两个概念。

内外环线不好?个么洗耳恭听,应该什么样子?至少外环线我没见多少人 ...

如果C车15编组呢?
你找的这个理由实在是弱智~
A和C不重要,C15辆照样比你A8辆容量大。
发表于 2009-5-23 05:56:58 |
原帖由 Qbuzahng 于 2009-5-22 18:23 发表
只要有自动闭塞信号控制6节足够了北京地铁2号线现在高峰时就不挤了

刚改2分间隔还不到一个月,你怎么就敢说不拥挤了,前边已经指明过客流的动态调整了,回帖也不看贴!
发表于 2009-5-23 05:57:49 |
原帖由 santay 于 2009-5-22 21:57 发表

10辆15辆,你要考虑到列车控制系统中无线传输部分的能力。安全。

照你的理论东京地铁和铁道都甭开了~
再说了,谁让你无线了,钱多了烧得还是吃饱了撑的?!
发表于 2009-5-23 14:12:19 |
原帖由 hakutaka 于 2009-5-23 05:57 发表

照你的理论东京地铁和铁道都甭开了~
再说了,谁让你无线了,钱多了烧得还是吃饱了撑的?!

现在大家都是以车辆为制动单元,无线网络独立于硬线网络,但是之间有信息交流。
东京地铁我不了解,但是我想只要肯花钱,10-15辆还是可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14:40:01 |
:lol 上海我就不说了,几十个亿建的卢浦大桥6车道,延安路隧道4车道,

外环现在看来12车道才够 :)

请各位文明发言,注意口气 :loveliness: 谢谢!

原帖由 mengkai15 于 2009-5-22 15:31 发表

上海8号线虽然设计仍然偏低,但是用C车的原因是当时上海电气只会生产C车。用A车就还得进口。这和完全由短视而导致的6号线是两个概念。

内外环线不好?个么洗耳恭听,应该什么样子?至少外环线我没见多少人 ...
发表于 2009-5-23 15:53:57 |
原帖由 santay 于 2009-5-23 14:12 发表

现在大家都是以车辆为制动单元,无线网络独立于硬线网络,但是之间有信息交流。
东京地铁我不了解,但是我想只要肯花钱,10-15辆还是可以的。

无线不是必须的,也不应该是安全的底线,这是现阶段的常识,所以以此来说安保实际上是滑稽的。日系不仅地铁,基本上从常速到高速都是硬件绝对为主体的状态。
地铁本质上是地方铁道,服务于地方交通的铁道,不是花架子,花瓶。中国大陆一直以来的犯的错误在于急功近利,政绩工程,缺乏监督和正确的政绩评价体系,这是问题的根本。
大编组的好处是综合的,全方位的,一方面可以确保运力,另一方面可以分散客流,避免客流无效汇集。而且大编组还为灵活编组,组合列车,差别化服务带来可能。女性车厢,软席车等都必须是在运力有保证的前提下,所以对于大客流的都市,也必须是大编组系统才可能达成。这些细化服务当然也会进一步吸引乘客利用,让城市的交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而不是什么“首堵”。一旦大部分客流都走上铁道,那么公路的环境其实就会自然改善,对于铁路平交道口敏感性也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高。
至于说舍得花钱……前边说很多了我不认为一套基本的大编组B型地铁系统会比像现在北京5号线这样的贵。
发表于 2009-5-23 17:11:16 |

回复 #6 深圳西站 的帖子

广州的一二号线好像不止哦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

GMT+8, 2024-6-29 1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