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ukeystar13

[已上传5个视频]长春...长春(火车与长春景色并存,了解一个真实的长春)全帖结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06:00 |
二人转的发展历史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至尽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清末的社会动荡以及战争的缘故,文献记载大多不全,长期以来仅是在民间的流传,具体无从考证。
有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演出二人转)。一九五五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转”的剧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在内容上对古典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剔除“纸级、庸俗、丑恶的表演”;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音乐唱腔要克服“单调、贫乏的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改革开放以后,“二人转”曲牌又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演员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伞、纱巾、长绸。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饰又得到相应的改进。舞台演出运用灯光色彩的变幻,烘托戏剧情境,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此间涌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马前泼水》、《回杯记》、《包公断后》、《包公赔情》、《西厢·听琴》、《双比武》、《冯奎卖妻》、《水漫蓝桥》等。这些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 在新的世纪,辽宁省铁岭市民间艺术团的二人转演员赵本山,立志要将二人转这个在东北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发扬光大,使其再现辉煌。二○○一年,由赵本山发起组办的“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为二人转在新世纪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赵本山也在本次大奖赛中收了五位优秀的二人转演员为徒,他们分别是翟波、王小宝、王小力、张小飞、唐鉴君,他们都出演了赵本山自导自演的十八集农村题材轻喜剧《刘老根》。随着这部剧的热播,在全国掀起了“东北二人转热”。剧里二人转演员的精彩表演,也使全国人民对二人转这门民间艺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相信由这些优秀的二人转演员的努力创新、创作,会出现更多优秀的作品,将二人转这种东北的艺术推向全国,使更多的人喜欢二人转。据悉,《刘老根》将于二○○二年拍续集,拍摄地点是铁岭市的清河旅游区。届时会将更多的二人转的精彩表演展示给广大电视观众。

小沈阳搞笑表演

小沈阳搞笑表演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07:00 |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车店”、“唱秧歌会”、“唱茶社”、“唱屯场”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场”。每年秋后三大时节,挂锄,冬闲,都有“唱屯场”,通常按以下顺序表演:
一、“打通”
指秧歌锣鼓的头鼓,二鼓,三鼓来招引观众。
二、“三场舞”
丑角上场喊“要想卖,头朝外,船家打浆划过来”,以此引旦角上场,两人共舞“三场舞”。
三、“喊诗头”
“三场舞”后,旦角下场,丑角“起霸”接“喊诗头”。“诗头”类似戏曲的“自报家门”或“定场诗”,多数“诗头”与正剧无关,只是为了静场。
四、“说口”
旦角上场,与丑角“说口”。“说口”可分为零口、定口和套口。“零口”是演员见景生情,逢场做戏,现编现说的口语;“定口”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念白,包括交代情节,人物对话;“套口”多为与剧情无关联的民间故事及笑话。
五、“唱小帽”
这是正文前唱的民间小调。
六、“唱正文”
演员用唱、说、做、舞等各种手段来演示剧情。

小沈阳演唱歌曲

小沈阳演唱歌曲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07:53 |
二人转表演手段与表现方法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浑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小沈阳和四舅母调侃

小沈阳和四舅母调侃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08:37 |
二人转唱腔曲牌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很多,计有三百多个。艺人有“四梁四柱”之说。“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这也是二人转艺人的拿手曲目。此外,还有《双锁山》、《华容道》等。近几十年来,又有大批的新创作曲目,如《丰收桥》、《接姑娘》、《柳春桃》等,均深受欢迎。

小沈阳做高难度空翻动作

小沈阳做高难度空翻动作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09:24 |
二人转的“三场舞”
看二人转的舞蹈,主要是看“三场舞”。艺诀说“头场看手,二场看扭,末场功夫全看走”,道出了“三场舞”的动态特征。“三场舞”的头场叫“清场”,属慢板节奏;描写姑娘出门之前的梳洗打扮,如理青丝,按鬓角,提耳环,提脖领,结扣,抻袖,整襟掸身,提鞋等,主要表现舞者的腕子功夫,以“稳中浪”见长。二场的秧歌动作较多,故称“秧歌场”,属中板节奏;表现姑娘走出家门,所走场图有“马分鬃”,“蛇脱皮”,“扑虎”,“掏灯花”,“滚席筒”,“卧鱼”,“绕8字等。也有在此加入”抢手绢“,”夺扇子“,“扑蝴蝶”等小情节来挑情趣,所以又称该场为“逗场”;其动态以“扭”为特征。三场是小快板的节奏的“旱船场”,又叫“圆场”;以女跑男追为线索,场图有“绕8字”,“龙摆尾”,“剪子股”,“搭手转”,“挎头转”,“摆尾”,“推磨转”,“靠肩转”,等;说“末场工夫全看走”看的是“转”中之“走”。
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二人转”形成了许多程式化的舞段,如“梳洗篇’,”夸奖篇“,”路途景“,”观城景“,“观花”,“报菜名”,“开药方”,“对对联”,“猜谜”等。这些舞段一方面有助于观众进入特定情境而便于理解,一方面也使舞蹈形成相对稳定的表演风格。“二人转”舞蹈表演风格可概括为“稳、浪、俏、哏”4个字。“稳”是二人转舞蹈基础,艺绝说“安心浪,别连根晃”、“要想稳,脚下准”,说的是“浪”以“稳”为基础,“稳”以“脚下准”为前提。所以艺绝又说“只要脚下稳,才能唱的稳,站的稳,扭的稳”。作为“二人转”舞蹈美特征的“浪”,实际上指的是“活”,舞者要腕活,扇活,膝活,腰活,肘活。因此,要求舞者腕儿会压、翻、甩、绕、推、抖、掏;肩会提、供、晃、斗;腰能顺、顶、晃。有“活”才有“浪”,没有“浪”就没有二人转的舞蹈美,如观众所言,“三场不见浪,不如回家睡凉坑”。“俏”指的是二人转舞中的灵巧别致,动作优美,“哏”指的表演中的滑稽幽默。

小沈阳和现场观众互动

小沈阳和现场观众互动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11:07 |
小沈阳经典台词!!!1这是为什么呢


  2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3 我太有才了,上辈子我是裁缝

  4 都说我长得寒碜,不过我妈挺稀罕我,我妈说小时候带我去公园,老多人围着问 我妈, ‘大姐,你家这猴搁哪买的?现在我都长开了’
  5 出名了仍要慢慢发展看看我穿的这身衣服,啥,你说我这大红配大绿不好看,别瞧不起人,我的衣服都是从专卖店买的。

  6 我在商场逛,随便问一个服务员,你卖这衣服多少钱?她说,180元。我说,30元卖不?她说行,然后就让我交钱,我说,我不买,就是随便溜达。

  7 太阳出来东方亮 山炮啥样我啥样

  8 多喜庆阿

  9 ——我看你长得好年轻哦 这化妆品好厉害哦 眼瞅着都六十的人了 谁能看出来了

  ——谁六十阿 人家一朵花没开呢

  ——是啊 仙人掌嘛 六十年一开花

  10 pia pia 我就溜达,我可顽皮了呢!!

  11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儿过去了hang,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hang!

  12 我到家了,你们还追啊!!

  13 不用拍,到我的班就是休息!

  14 我看谁没鼓掌,半夜趴你家窗户~~

  15 我的中文名叫小沈阳,我的英文名叫xiao shen yang !

  16 老妹儿,你能抓着我啊~~

  17 咿~~穿跑偏了,哎呀妈呀,我说走道咋没有裆nia

  18 我是有身份的人,什么是有身份的人呢?就是有身份证的人就是有身份的人!

  19 太阳出来照大地!

  欢迎大伙来看戏

  20 诶呀妈呀,我可稀罕我这个小包了。320.。。。打完折15

  21 我自己能做到的事,从来不麻烦别人

  22我走死你~

  23 观众朋友们吖~~他们都说我长地像变态~!

  告诉你们,其实我一点都不像~!!!!!

  。。。。。。我就是。。。

  24 放你个五彩玲珑月光电缆屁!

  25 趴趴地就溜达,谁叫我也不回头。

  26 到我班儿了嚎,大伙儿不用老鼓掌.你们的手腕子一疼.我的心都疼.

  27 你瞎啊!!!我这是棉花套只!!!!

  28 哎呀我说别人跑你不跑是吧...你藐视我是吧! 我说你咋不蹽呐~~我来啦....

  29 来哥啊?我小唐,恩那~到女儿国了~我操~老狠了~扇嘴巴子~

  想开心看二人转,想闹心就看一下足球,想往死了闹心就看一下中国足球

  30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瓢崴

  31 给朋友们来个另类点的 台湾著名歌星陈水扁的歌送给大家

  美国著名摇滚电视剧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护花使者的片头曲刀郎的情人献给大家

  32 朋友们呐.他们都说柞瞅我长的坷趁.其实我一点也不坷趁.不信你细瞅.......还赶不上柞瞅呢哈

  33 我不是名人 就是一人名

  34 这跟头 我练七八年~

  35 -玉帝哥哥

  -爱 八戒

  -玉帝哥哥你是从哪里来啊!

  -伊拉克!

  -太特么远了吧~

  -远了,那平房!

  -没打着 没打着 你妈屁股长白毛!

  -我要的是真经

  -你妈的我这也不是水货啊!

  36 就那伊拉克 你说国家都快黄了

  37 -你瞅你长这么难看还出来溜达,在家呆着被

  -就光看你 都撞树上了

  38 感谢你们鸦雀无声~

  39 我虽然不是名人朋友们,但是像我们周边这些国家,像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还有俄罗斯哈----------------我都没去过~

  40 别看我长得变态 其实我老有才了

  41 这种感觉就是上气不接下气 。。。啊马。。。上就要短气

  42 阿姨阿姨夫你们好~

  43(模仿阿杜)你听见了么? 呃~我还没唱呢~

  44 老妹你别害怕 我是人 不是鬼阿~

  45 呸 臭不要脸的~

  46 我给你讲我就传我这身休闲~

  47 你说我是男是女袄 这个问题给我也整矛盾了~

  48 奶奶 你真不去袄 那太好了 ~

  49 奶奶 我不是玩意

  50 哥,你回来了?sit down please!

  51太阳出来照大地!欢迎大伙来看戏!要问我是哪一个,人送外号小巩俐!

  52 感谢你们鸦雀无声!

  53 矿泉水喽~茶蛋香肠烤鱼片儿喽~

  54 小沈阳说他做飞机空姐就这么喊

  55 就是,有一种大海地感觉呢。。。

  56 亩嘛呀(这个读法读起来真像,感谢发明者),吃饭还能伤银呐?

  57 Q7地,开不起我还背不起么!

  58 你咋害不撩尼?你藐视我是不?我来了。。。

  59姐,姐你猜我这小包夺钱你猜,320你信不,打完则15,嗯,老便宜了。

  60 哥啊 你就是我亲爹

  61 出来吧四舅妈 ,那我叫你啥呢老婶 !

  62就溜达piapia地,谁招我我也不回头,就溜达。

  63 老妹儿你能抓住我呀!

  64 老妹年啥时候来的啊,咋不给我打电话呢?

  65 孩子,你先睡吧。谁把我名抠错了我出来改改”

  66 遇到真的裂~~~~

  67 哎呀我去,这不老萨吗,这不兰奇吗

  68 ──哎呀嘛哥,你是不是唱二人转那小子,你叫小沈阳啊?

  ──是怎么地?

  ──哎呀妈呀,你瞅你长得哈,有一种大海的感觉呢

  ──小妹儿你是不是喜欢我呢,是不是爱上我了呢?

  ──哥吖,你别误会,我晕船,我一看到大海吧,我就想吐。

  69 什么姑娘,人家是纯爷们

  70 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71 毕老师,你给我照个相呗~~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16:17 |
现在介绍下长春3个很有名表演2人转的地方.
第一:长春和平大戏院:以完整产业链打造“转星摇篮”
    长春和平大戏院是长春二人转的“老字号”,和平大戏院总经理徐凯泉更是最早摸着石头过河、把二人转当做产业来做的民营企业家之一。据徐凯泉总经理介绍,目前戏院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演出到演员培训,再到音像产品的生产,都有专门的部门来独立完成工作。而且戏院在各地均设有演出小组,演出网络遍及全国,光是将自己旗下的二人转艺人派往不同城市演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令和平大戏院收入不菲。     多年的经营摸索,使得徐凯泉不再只着眼于既得利益。面对二人转市场更新换代快、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和平大戏院成立了中等教育职业艺术学校,为戏院精心选拔培养后备力量,分梯队地推出了青年团和儿童团。继青年团在演出中获得观众的认可之后,徐凯泉又让儿童团的小演员们亮相于春城舞台,这些只有八九岁的孩子,以其出色的表演带给热爱二人转的老百姓们惊喜与震撼。投石问路的成功之举,更加坚定了和平大戏院以老、中、青、少“四代同堂”的演艺特色闯荡二人转市场的决心。近日,戏院正策划以儿童团的演出打开白场这个二人转演出的空白局面。要打造真正的“东北转星摇篮”,和平大戏院要走的路还很长。
01.jpg
02.jpg
03.jpg
发表于 2009-5-9 11:17:04 |
真好看,原来在床春怎么没发现,好怀念长春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19:13 |
第二:东北风二人转剧场:以综合艺术招徕城市主流群体      与和平大戏院放言打造“东北转星摇篮”不同的是,东北风二人转剧场想要通过“赏识性管理”使他们培养的二人转演员具备不断升华自己的信心和能力。后备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是二人转舞台保持常青魅力的源泉所在,也是形成艺术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人才是产业链条上最为关键的一环,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普安深谙此道。     对以表演、舞蹈、杂技、武术等综合艺术见长的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来说,花费高价不断完善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等硬件设备,是吸引观众眼球、带动演员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的必要手段。东北风二人转在节目形式上的大胆创新,使自己的表演脱颖而出,独具特色。团长李云杰告诉记者,有的观众办理了年票,一年365天,几乎要看360天的二人转,风雨不误。这恐怕是二人转“转”进老百姓心里的一个缩影。人们愿意拿出从20元到180元不等的票价走进二人转剧场,说明东北风的艺术定位是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需要来打造的,这种全新的“二人转晚会”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正大跨步前行。     而风头正劲的东北风二人转剧场仅仅是吉林省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产业链条中的一个分支,据马普安介绍,公司旗下有3个子公司、一个专业门户网站和一所专业学校,即吉林省东北风二人转艺术团、东北风歌舞团、东北风影视剧制作中心、中华二人转网站和吉林省东北风艺术学校,并且获封中宣部和文化部授予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于2008年9月成立的东北风影视剧制作中心,主打影视牌,成立之初即与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了26集电视连续剧《把日子过好》,该剧标志着吉林省东北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在向文化产业集团迈进。

[ 本帖最后由 lukeystar13 于 2009-5-9 11:26 编辑 ]
04.jpg
05.jpg
0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23:42 |

回复 #608 小小火车迷 的帖子

呵呵..有时间回来再好好玩玩.就知道长春的美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31:12 |
第三: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店模式打造“本山航母”     2004年,赵本山借刘老根大舞台闯入长春二人转市场,当时关于他意欲瓜分一杯羹的说法甚嚣尘上。2009年5月2日,刘老根大舞台正式进京安家落户,短短5年时间,赵本山不但始终肩抗复兴二人转的大旗,还使他领衔的辽宁民间艺术团走向产业化发展之路。文化产业进入市场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找到进入市场的经营机制,一是要找到市场化的大众趣味。通过在《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关东大先生》等电视剧中成功打造的一系列农民形象,刘老根大舞台培养的一批“草根艺人”催生出了明星效应,这正是适应大众趣味的最直接体现。市场就是戴在经营者头上的紧箍咒。刘老根大舞台以剧场和影视的互动方式提升演员的知名度,同时更刺激了剧场的票房。本山基地的不断壮大,形成了戏剧生产一条龙的蓬勃局面。     回顾长春二人转发展振兴之路,正是因为出现了刘老根大舞台这个外来的“和尚”,本地二人转民营企业才会更加努力地找出路、谋发展,形成了因各自经营理念不同而拥有着不同观众群体的共同繁荣之景象。

[ 本帖最后由 lukeystar13 于 2009-5-9 11:32 编辑 ]
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32:43 |
最后来几张2人转表演照片..呵呵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33:09 |
最后来几张2人转表演照片..呵呵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33:26 |
最后来几张2人转表演照片..呵呵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33:42 |
最后来几张2人转表演照片..呵呵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33:56 |
最后来几张2人转表演照片..呵呵
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1:34:15 |
最后来几张2人转表演照片..呵呵
6.jpg
发表于 2009-5-9 12:23:37 |
:lol 哥们 你这帖子太强大啦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2:50:40 |

回复 #618 东北谈情 的帖子

呵呵.强大就顶咯.哈哈..
发表于 2009-5-9 13:12:41 |
继续支持楼主。非常强大的帖子。
5月12日,中华大地被震动了,但是中华民族却没有被震动,反而更加坚定!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0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